苏简字第3011号
学会动态
7月4日,省历史学会谱牒与家族文化研究分会在南京成立,来自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南京师范大学、省方志办、南京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姓氏谱牒研究爱好者近30人出席活动,省历史学会会长周新国出席会议并讲话。研究分会成立后将致力于推进江苏谱牒与家族文化资料的采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7月26日,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主编的《江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报告(2017)》由省委宣传部和省供销合作总社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张妙奇在发布会上对此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7月2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举办,省中华诗词研究会承办的第三届“童心里的诗篇”少儿诗会优秀作品咏唱会在常州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文明委主任王燕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专家视点
江苏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的鲜明特色
省人大原秘书长 顾介康
回顾和总结40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既要从全局上宏观上把握改革开放的普遍规律,更要正确把握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实践发展中呈现出的鲜明特色。主要有以下六点:
第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的崭新道路。乡镇企业为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对外开放与外商合资、合作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乡镇企业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民致富的崭新道路;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崭新道路;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性实践;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造农民小生产者的有效途径。
第二,各类开发园区的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显著的集聚、辐射效应。江苏对外开放,最显著的特色是各类开发区建设。实践证明,以开发园区为对外开放的平台和载体,有利于节约土地,减少基础设施投入,降低开发成本;有利于要素集聚、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有利于集中管理、集中服务,提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吸引力。
第三,民营经济的后发优势,给江苏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无穷活力。江苏民营经济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产权清晰,机智灵活,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强,有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对形成全民自主创业的新格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由国有企业和集体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民营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国内国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
第四,不断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开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长期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全国最小的,这是江苏一贯重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从1983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市管县”的体制,到2000年明确提出城市化战略,再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制定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四化联动”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开创了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五,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筑了重要的基础和增长极。40年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在全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百强县评比,前10位中江苏占了6席。进入新世纪后的百强县评比,前10位中江苏占了7席,昆山市多次位居榜首。在40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文化底蕴的不同,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
第六,在改革发展中注重创新,为江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40年来,江苏十分注重以创新来推进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科教兴省的战略和较早提出建设创新省份的目标,明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培育自主创新的主体,不断提升基层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使江苏科教发达、人文荟萃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使江苏的经济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并为今后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南北合作的经验总结
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吴先满
南北合作一直以来都是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的重要手段。从单项扶贫到项目合作,从“四项转移”到共建园区,从南北挂钩到“城市联盟”,江苏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南北合作的方式,深化南北合作的内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1.形成推动,政策扶持。江苏省通过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倾斜性财税与金融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扶持苏北的积极性。一方面,建立了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制度转移”和苏南各市县、省级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部省属大型企业与苏北经济薄弱县“五位一体”的挂钩帮扶体制。另一方面,在省级层面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苏北发展工作制度,从而为南北合作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上的双重保证。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1984)”到“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2005)”,江苏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方针中始终都包含着分类指导的思想,从各区域的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实行差别化的调控与政府援助政策。为充分发挥苏北优势,江苏根据苏北5城市的特点,出台了“一市一策”的针对性帮扶政策,在帮扶过程中江苏更加注重扶持政策的激励效应、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3.增强互动,合作共建。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江苏南北互动增强,合作方式层出不穷、多种多样,不断创新,有科技合作、教育合作、干部合作、劳务合作、农业生产基地合作等;合作层次从低层次、单一化加速向高层次、多元化迈进,从初期的地级市层次合作,逐步深化到县级市层次,并继续扩大到乡镇村层面的基层合作;合作内涵不断提升,通过南北共建开发区,江苏将苏南的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优势与苏北的土地、劳动力、环境承载力等优势进行深入融合,既有利于苏北“筑巢引凤”,加快工业化进程,又有利于苏南“腾笼换鸟”,加快产业升级。
4.不断创新,提升内涵。一方面,从单项扶贫到项目合作,从“四项转移”到共建园区,从南北挂钩到“城市联盟”,每一次转变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突破。另一方面,江苏能够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与时俱进的深化区域共同发展的内涵,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应的战略目标从经济总量提升转向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整体协调与优化,区域合作从过去单纯的对口支援、挂钩扶贫转变为经济、技术、文化、组织制度的全面融合,把政策的倾斜转化为能力的培养,把经济发展与区域文化交融、组织变革、制度变迁结合起来。
(根据作者提交省经济学会“江苏经济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上的论文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报:省委宣传部
送:省有关部门、省社科联常务理事、相关高校社科处、省级社科类学会(研究会)、市县(市、区)社科联、外省(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