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日,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组织省内著名专家学者,面向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举办专场云端系列学术讲座。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网络直播及西部高校的线下会场同步进行,三百余人参与交流和观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杨金才教授、西藏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家红、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卢国荣出席讲座并致辞。
本次讲座分上、下半场进行,邀请江苏省七位专家学者参与学术讲座。内容涉及新时代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翻译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学会秘书长吕洪灵教授主持上半场学术讲座并作点评。杨金才教授在《英美文学名著的阅读与理解》专题报告中针对文学虚构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以及在移情的功效之外内敛的意识形态工具性,提出了由主观印象、文本细读与学理思考,到做出独立、客观评判的阅读文学三步骤。他指出,高校外语教学要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立德树人、把握中国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以开阔的视野深入英美历史文化、审视英美文学中的隐史面纱,以辩证、客观的态度深化对英美名著的理解。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姚君伟教授在《副文本与翻译研究》报告中以具体例证指出译者、副文本对文学翻译和研究的重要贡献和独特价值。他认为,当下副文本关注度的上升折射出译者主体性与认可度的提升,译者缺席的现状也逐渐得到改变。同时译者序跋、译注等副文本对助推译本的传播、增进对原作者和源文本的了解,建构译者的文化身份,便于读者理解与文学研究等具有多重功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李建波教授在《英汉诗歌音韵表意比较》学术报告中认为,诗歌翻译需要译者在损及原意的前提下,努力通过“转移”和意译依据源文本进行再创作,从而实现原诗意义的生发与“复活”。盐城师范学院薛家宝教授在《现代性视野下的英国荒岛文学》报告中介绍了哲学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和社会现代性的三重维度,并提出现代性视野下英国荒岛文学九点三线的叙事图式。他认为,英国荒岛文学叙事具有二元特征,即现代人对现代文明的眷恋与对自然生态的崇尚间的矛盾心态,以及对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超越。
下半场学术讲座由学会副秘书长杨靖教授主持并作点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杰教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报告中认为,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人类社会在享受智能给自身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也是实证主义科学研究的危机。我们要通过技术和思维,解决人工智能的问题,最终走出困境。他提出人类思维方式要从二元对立走向二元融合,从正反两个方面研究历史、文学、语言、哲学、教育和经济等,并最终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人类智慧的整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何宁教授在《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报告中认为,新时代外国文学教学要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的确立,立德树人,突出中国的外国文学学者的本土意识,紧密关联外国文学教学和外国文学学科研究,同时要重点关注课程思政的建设,夯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外语运用能力。要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中,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加快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创新,深化文科专业改革,同时加强教学手段的融合,课程内容的更新,文科教学跨领域、跨学科,积极关注时代思潮、社会动态,做好批判思维的培养。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朱新福教授在《美国生态文学——基本信息、研究内容和主要问题》报告中介绍了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哲学和文化思想基础,强调了其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介绍了美国的社会生态学和生态文学批评的文学基础,即自然写作和荒野描写,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生态诗学的创建。他提出我们应该从东方传统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
(省外国文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