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动态
学会动态两篇

发布时间:2020-08-24 | 信息来源:江苏社科网

学会动态两篇


“全民防疫中的社区治理”学术论坛在省委党校举行

      2020年8月15日,由省社科联主办、省社区发展研究会承办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列学术论坛2020年第1期在省委党校举行。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桑学成、省社科联副主席尚庆飞等出席会议并致辞。省社区发展研究会会长倪洪兰主持会议。来自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原院长、南京网格研究院院长邹农俭以及南京市鼓楼区、秦淮区、建邺区、栖霞区和无锡市新吴区等地基层社区组织的代表约30余位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围绕“全民防疫中的社区治理”主题展开研讨。

学会动态两篇

      桑学成表示,疫情防控取得的显著成效,全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等得到了充分体现。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也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疫情防控中,基层社区构筑了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全民参与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发挥了强大的功效。此次论坛及时回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社区治理的实践课题,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者展开充分交流研讨,将有助于总结基层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分析社区治理的短板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尚庆飞指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关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区治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区治理功效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密不可分。他表示,做好学会工作、推动社区治理研究,要上接天线、下接地、务实管用。遵循统一部署和安排,注重从一线实践中提炼和概括经验,为党委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要注重加强学会自身建设,让每一个会员都有强烈的学会意识,凝聚起专家学者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学会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陈友华教授在专题发言中认为,自然环境下的社会服务类组织生存较为艰难,主要依靠公益慈善捐赠,很难发展壮大。在中国,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较快发展肇始于政府的公共服务外包。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组织呈现数量多、增长快、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的发展态势,发展中也存在单体规模小、专业服务能力弱、薪酬普遍较低、集聚的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社会组织面临着不少现实困境,如政府政策支持不足、自主生存能力弱、资源获得能力受限等。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需要强化政府性支持,建立社会组织救助基金、实施社会组织内部自救,以转变服务理念来增强市场服务意识,向规模化、连锁化、职业化、专业化转型等。
      邹农俭教授在学术报告中指出,社会治理是多主体共同参与,实现主体之间的互相协调,能够激发大量民间资源,在许多事情上能够有反馈、反映基层的意见。继续推进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要回归理性,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过程,建构起基本制度,在历史长时段中持续发挥作用。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结合、管理与自律有机结合、有序安排与社会适当的弹性有机结合。
会上,南京市鼓楼区、秦淮区、建邺区、栖霞区和无锡市新吴区等地基层社区组织的代表介绍了基层一线的疫情防控经验。省社区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唐建中作了会议总结。
      (省社区发展研究会)

省近现代史学会举办“纪念抗日战争75周年”学术座谈会
学会动态两篇
      2020年8月13日上午,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召开。与会专家以大量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了广泛讨论与交流。会上,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致辞,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孙宅巍、吴先斌、杨颖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分别作《关于南京保卫战研究回顾与前瞻》《抗战老兵口述史的抢救与意义》《从夏淑琴案例谈民间对日索赔》《应该发扬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精神》专题发言。其他与会人员也都作了相应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抗日战争硝烟已消散70多年,但对抗战历史的研究应永不停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抗战史研究系列讲话精神为动力,深入持续地研究抗战史,为人类永保和平作出史学界应有的贡献。
      会后,与会人员在吴先斌馆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
      (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