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动态
“市场一体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学术沙龙在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9-10-14 | 信息来源:江苏社科网

“市场一体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学术沙龙在南京举行

近期,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省内全域“六个一体化”。926日,由江苏省社科联主办,江苏省市场经济研究会与江苏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承办的“市场一体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学术沙龙在江苏省委党校召开。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省内有关高校和党校系统的100多位专家参加会议。省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委党校教育长孙文华教授主持会议。

省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教授认为信贷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抓手。他从信贷资源一体化现状入手,分析了金融机构跨区经营面临的风险,特别是缺乏公共信息平台是制约长三角地区信贷资源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他提出,通过搭建信贷资源有效流动载体、创造信贷资金流动的产品链,打响品牌,来推动信贷一体化,并用信贷一体化来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围绕聚力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科技创新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市场开放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和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阐释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科学内涵。他提出当前需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即加快形成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需求的法规和标准、抓紧培育统一的土地市场、建立统一指标的空间规划机制、推动长三角金融市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立调动各方主体参与的体制机制。

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康宁教授指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变革先行,长三角地区具有打造成为全球型创新空间的基础。打造全球创新空间,必须突出产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他建议,推进制度改革,联合发布促进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引领指南白皮书;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技术交易市场,真正打破省市之间的行政区界限;以市场化为原则,促进长三角内企业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鼓励长三角地区组建多形式、多机制的大学合作联盟。

省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蒋伏心教授结合实地调研,从微观的企业角度分析不同主体对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认知差异。他进一步提出,一体化不是目标,而是手段,一体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何通过制度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冲突是关键。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要依靠区域的力量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通过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进一步促进要素的合理充分流动。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周金刚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政治考量、核心定位,重点阐述了江苏如何推进产业创新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绿色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省内全域一体化,如何紧扣一体化核心内涵和高质量目标趋向,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从而抢抓战略机遇,做好长三角一体化这个系统工程。

省统计局刘兴远副局长提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发展监测平台,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引导长三角区域树立标杆和信心,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提供重要抓手。

苏州市吴江区政协李斌主席提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提高显示度,要给老百姓看到最直接的好处,特别是养老、保健、一卡通等是重点领域。另外一个方面是建设统一的推动机制,放大示范区的经验意义,为江苏全域一体化发展探路。

在自由发言环节,扬州大学秦兴方教授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扬州面临的机遇,提出要科学界定好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形成协同共治的合力。省委党校李宗尧教授从利益协调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他认为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是初级一体化,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是更高级的一体化,可以实现优质的公共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里面让更多人进行分享的目标。

徐之顺副主席对会议进行总结。他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应当更多从国家视野展开研究,在讨论一体化的问题中,要科学的认识和把握一体化的本质特征,正确处理上海对江苏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效应的关系,花大气力培育一体化的动力主体和动力机制。


(省社科联学会部)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