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8日,省社区发展研究会在南京市栖霞区委党校召开“新质生产力助推社区治理”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列学术活动2024年第2期。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与社区治理”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在社区治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定位与治理模式的适应性转变、治理能力的提升等领域展开充分研讨。会议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陈友华教授主持,栖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沈芸致辞。
在主旨发言环节,东南大学王宁教授首先发言,他从中国男足怕受伤不敢踢、小学生因课间不让自由活动产生的“厕所社交”、数字化监视与隐私保护的矛盾等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切入,提出了一个具有原创性的社会学分析框架,即“算计与赋值:社会治理的双重过程”。他认为现代社会治理要重构算计与赋值的关系,应避免关系错位和失衡所导致的“理性化铁笼”。
南京社科院副院长周蜀秦研究员就“新质生产力和未来社区”的发言,从可作为5G基站底座的南京路灯智慧灯杆,到“五网融合”;从数字化创新的“中科大脑”,到分布式能源与分布式算力,以及“具身智能”和自动驾驶、城市更新与要素供给等层面展示了未来社区发展的新景观。
第二环节的交流发言共分两个单元。在第一单元,南京工程学院社工系主任张志鹏教授指出,“服务也是新质生产力”,并依托 “共享养老”、加强社区服务等创新举措,用新质生产力驱动社区经济发展。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唐文浩副研究员针对“乡村振兴实施战略中的‘形’与‘行’”问题,分析了“盆景工程”“留痕主义”“数字官僚”这些“形”的具象与危害,并对如何“尊重遵循发展规律、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等可“行”的路径或破解之道作了深入的思考。
第二单元的交流发言中,南京市栖霞区委党校桂竹妍老师从加快南京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视角,提出通过改进评价激励机制、重塑管理服务机构、促进校企合作等对策,以此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张杰副教授作了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和社区治理的哲学意蕴”的发言,从经济生产、社会结构、上层建筑的维度,论述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身份地位变迁过程,认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关注 “七个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戚晓明教授从“国家—社会”的视角,阐释了作为“治理术”的社区教育,如何作用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机理,通过共识凝聚等机制作用,提升治理成效。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卫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姚兆余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邹农俭教授,分别就主旨发言和交流发言作点评。省社区发展研究会会长倪洪兰教授作总结,她表示,本次年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背景下举办的,会议立足学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学术交流既有理论深度与学术高度,也有直击社会治理中热点、痛点的现实案例,体现了社区研究学者的基层情怀。
(省社区发展研究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