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号下午,省社科联联合省历史学会、省中共党史学会、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省哲学学会、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省经济学会、省城市经济学会、省保险学会等10家社团在南京共同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分开幕式、大会交流、分论坛研讨交流3个单元进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教讲话,10家联办社团负责人和论文作者近150人参加会议。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振教授主持开幕式。本次会议经过广泛发动,共收到论文153篇。与会专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和不同的层面,系统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关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全面总结了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深刻阐释蕴含在我们党成长、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内在逻辑,研究范围宽广、内容丰富,学术观点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深度诠释百年大党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诞生与壮大是历史的必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为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指出方向。
省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常州大学朱成山教授对催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三种力量进行了探讨,朱成山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苏俄十月革命成功实践的榜样力量和五四运动焕发出中华民族的觉醒力量是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三种主要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交集融合,产生了质变,从根本上嬗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屡遭挫折与失败的局面,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而为中华民族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和积聚了前行的动力。
省社会科学院崔巍研究员对民国初年马克思主义在江苏的传播进行了梳理。崔巍认为,民国初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广泛传播,江苏地区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快速传播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在江苏的传播促进了江苏当地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融合,也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在江苏早期组织的出现,是江苏文化史和政治史上的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结果。
常州市委党校叶德跃教授对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叶德跃认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融合,以此确保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深度融合我国的发展实际,实现中国化。深入研究建党10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经验启示,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的深度融合,使理论创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有效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省委党校孔陆泉教授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及其价值。孔陆泉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的独特而杰出的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未来社会不再存在商品经济,斯大林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超越了斯大林,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冲破教条主义和习惯势力的顽固堡垒,攻克了经济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在世界上第一个高举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大旗。在今后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始终采取科学态度,学习领会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南京医科大学金功辉教授从世界历史视野下对中国道路进行了探索。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大历史性飞跃,更可贵之处在于,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不仅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清醒认识基础上,而且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历史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以世界历史理论为框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而且为世界后发展国家探索出一条非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全面总结百年大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基本经验
与会专家从党的领导优势、党的历史经验、基层组织建设、反腐倡廉斗争、党风学风等角度全面总结了百年大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基本经验。专家们一致认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的重要优势。
省社会史学会会长、泰州学院副校长周建超教授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自身优势生成的内在逻辑。周建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高度的理论自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高度的集中统一、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广泛的社会感召力、不懈的自我革命和无私的政治品格。这一优势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赶考路上历史地生成的,是党与人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历史和现实比较而获得的政治认同和经验总结,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在思想理论、组织制度、价值取向和自我革命方面所具有的鲜明特质。
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布成良教授《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基本经验》布成良教授认为,党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历史辉煌的根本原因。在诸多宝贵的经验中,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是中国共产党保证百年辉煌的三条基本经验。
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孙肖远研究员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基层组织建设的奋进历程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孙肖远认为,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一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党坚强有力的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党的基层组织始终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部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辉煌的一部发展史。回顾百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奋进史,揭示其蕴含的内在逻辑,总结其形成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梁月青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反腐倡廉的宝贵经验。梁月青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把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首条经验;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把握反腐倡廉正确方向的重要经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方针,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经验;坚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效、长效的重要保障;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法宝。
南京理工大学陈明胜教授探讨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优良学风的形成过程。陈明胜指出,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自觉学习马列经典并主动用其分析中国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初步尝试;随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产生与盛行,反对两种不良倾向、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成为贯穿苏区时期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的一条红线;而向群众学习的提出,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新发展,其有效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催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从“向书本学习”到“向实践学习”再到“向群众学习”,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的历史演进符合中国革命的现实需求,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然。
南京财经大学陈翔副教授等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探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伦理。陈翔、温潘亚指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有力而深刻地形塑着我们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和样态,蕴含着调节制度环境的德法手段、规约生活形式的伦理秩序、衡量政治行为善恶的道德尺度、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等政治伦理。
全方位梳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及其辉煌成就
与会学者全面梳理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实践及其辉煌成就。他们一致认为,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创造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关键因素。
省社科院骆祖春研究员梳理了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等革命根据地的货币简史,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江淮银行、盐阜银行、淮南银行、淮北地方银号,解放战争时期华中银行、北海银行等银行的设立及职能,及北海银行币、冀南银行币、华中银行币等货币等价流通政策,认为根据地金融实践,在稳定根据地货币的“币值”取得群众信任,取得对敌货币斗争胜利、繁荣根据地经济、稳定根据地金融秩序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政治上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在军事上保证了军队的给养 ,在经济上发展了工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金融工作积累了经验。骆祖春研究员还指出,革命时期江苏的金融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因地制宜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今天江苏金融业发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提供无穷的精神动力。站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新起点上,江苏金融行业续写时代华章应从整理与挖掘好江苏革命根据地货币史料、服务好江苏经济发展大局、激发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为江苏金融业发展走在前列、做好示范。
省社科院徐志明研究员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及江苏的反贫困实践。他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的基础上,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代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实践和总结,逐步趋于成熟。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以消灭绝对贫困为底线标准,着重关注社会中的贫困群体,坚持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动社会力量带动社会中后富群体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江苏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连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多轮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聚焦经济薄弱地区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脱贫攻坚奔小康工程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创造了江苏经验。
省社科院胡国良研究员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提升长三角创新力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胡国良认为提升长三角创新力的基本路径,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创新力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产业集群档次;二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率,激活人才红利;三要增强企业实力,强化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四要加强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更加完善的退出机制;五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提升长三角创新力需要尽快出台一系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如共建区域创新平台、搭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组建跨区域行业龙头、推动自主品牌建设等措施。
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吴先满研究员对党百年来领导下的中国金融历史性成就作了梳理及探讨。吴先满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金融理论指导、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公有制在金融中的主导地位是中国从金融弱国到比较发达金融大国转变、走出具有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道路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走入新时代,中国金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改善宏观调控与管理、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等方面攻坚克难,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深度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向发达的现代化金融强国迈进。
省委党校储东涛教授通过百年来江苏人民的生活巨变,探索了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侵略、疯狂掠夺和统治下,江苏经济形态由完全的封建经济逐步演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江苏人民由此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新中国成立之初,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建设,江苏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明显改善,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由于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及文革“十年”造成的巨大破坏,江苏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人民生活状况改善甚微;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新时代,江苏人民根据习近平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指示,不断攀登高峰,取得重要进展。江苏人民生活的百年巨变,促使我们加深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改革开放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深刻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深入探讨百年大党治国理政智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与会专家认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法治建设、从严治党,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制度优势提升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国家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责任共同体”下的大国担当。
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从中国共产党百年使命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责任共同体”的建构过程。毛维准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战略的主线,并显著影响了当今国际社会。该理念对我国实施二十年的“负责任大国”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国际责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和理念支持,我国“负责任大国”政策应在实践层面上更新和升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广与建构,展现我国在新时代国际共同体中所扮演的负责任大国角色。
扬州大学蔡宝刚教授深入探讨了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法治意义。蔡宝刚指出,处理好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重要论述为正确理解和践行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方向和基调。新时代依规治党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具有重要贡献,依规治党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依规治党为依法治国提供政治保障,依规治党促进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以及法治实践建设。通过依规治党促进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新时代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和宝贵经验,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力和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生命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勤教授等对新时代如何将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进行了探索。张勤、艾小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强大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发展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百年历史经验,系统梳理党史学习的基本历程,探究党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总结党史学习活动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效,积累的经验,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实践的新征程。制度为体,治理为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制度自觉到治理自觉,从制度功能到治理效能,从制度优势到治理转化。
东南大学李天莉副教授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法治效益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治国必先治党,依法管党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但制度执行者法治意识淡漠、制度执行条件复杂、制度文化的负面困扰以及制度监督力度不足,削弱了从严治党法治化程度,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法治化的效益,就要强化对制度执行者的教育激励,优化制度执行生态,提高制度执行的监督效力。从主抓“关键少数”的管理与监督、加快基层乡村党组织法治化和重点领域与行业法治化三方面进行突破,切实推动从严治党法治化的进程。
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省社科联联合业务主管学术社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理论发展、奋斗历程与历史经验开展学术研讨会,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书记张新科教授指出,此次会议对推动全省社科学术社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研究、阐释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为我省奋力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时代答卷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社科理论工作者应当牢记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到唱响主旋律,更好地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追求真情怀,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聚焦新使命,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甘坐冷板凳,坚守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
(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张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