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为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处以上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课。她紧密结合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深刻阐明新时代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鲜明提出宣传文化干部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境界的内在要求和应有追求。
一、坚守信仰信念,做到绝对忠诚
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回首98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正是因为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宣传文化干部来说,我们要让别人有信仰、有信念,自己首先要信仰特别坚定、信念特别执着。这不仅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色,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底色。宣传文化干部必须始终强化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赓续红色基因,确保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绝对忠诚。
要在强化理论武装中坚守信仰信念。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只有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点亮心中不灭的“理论明灯”,理想信念才能历久而弥坚。当前,我们要坚定信仰信念,就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深刻认识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来说,举旗帜是首要使命任务,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高高飘扬,我们首先要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这次主题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理论学习有收获,宣传文化干部要以原原本本、老老实实的态度,以走在前列、作出表率的标准,按照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要求,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谛真义,学出信仰、学出忠诚、学出担当,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要在锤炼政治品格中坚定信仰信念。坚定信仰信念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空洞的,关键要落实到对党绝对忠诚上。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是理想信念坚定的具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坚持的初心,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只有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坚定不移为既定目标而奋斗。对宣传文化干部来说,忠诚可靠始终是第一位的标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党赤胆忠心。对党忠诚,就要在立根固魂上下功夫,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而且要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能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真挚情感和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一点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坚定不移的,容不得丝毫含糊和动摇。对党忠诚,就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绝不能有丝毫松驰懈怠,决不能打折扣、搞变通。对党忠诚,就要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利益矛盾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让党放心。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把握正确方向,保持战略定力,经得住、扛得起政治上的“焠火”考验,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中当好“守护者”“战斗员”,绝不做“骑墙派”“看风派”。
要在赓续红色基因中坚守信仰信念。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实践中孕育的先进思想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精神风范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红色基因代代传”,要求全党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红色基因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一种精神支柱。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谱系,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我们不再需要去抛头颅、洒热血,但革命精神不能丝毫消退,红色基因必须永续相传。宣传文化干部既是革命精神的传播者,也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赓续红色基团,就要看我们能否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能否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能否对工作极端负责,能否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否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当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四个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肩负“十五个字”的使命任务,都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与战争年代相比,新形势下我们很少会直接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血与火的考验了,但仍需要我们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理想信念、忠诚品质、革命精神、奋斗意志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不能丢。
二、树立人民情怀,自觉为民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不管是理论宣讲、舆论宣传,还是文明创建,文艺创作,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宣传文化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情怀,自觉倾听群众呼声,密切关注百姓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只有这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得到群众认可、受到群众欢迎。
一是要热爱人民用真情。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早在陕北知青岁月就开始生根发芽。那时,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当成人民的一员,与群众打成一片、和农民朝夕相处。总书记多次回顾在陕北插队的经历,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周总理一生牢记党的宗旨,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典范。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在《我的修养要则》中写道:“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他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最困难的地方、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对人民的真挚情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突发的、偶发的,而是在长期的为民服务之中逐渐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在内心深处真正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党的宣传工作,不管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工作,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文艺文化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着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去做,用真心真情去讴歌人民感动人民凝聚人民。
二是要扎根基层接地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象是群众、重心在基层,既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现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在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第一条就是增强脚力,要求我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一线体察实情,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文化文艺不接地气不行,要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开什么处方治什么病,首先要把是什么病搞清楚。要把好脉,中国身体什么样,如果有病是什么病,用什么药来治,对这心里要透亮透亮的。号脉都号不清楚,那治什么病?”当前面向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去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展的大调研、今年开展的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都突出强调加强调查研究,真正深下去、沉下去接地气、摸实情,拿出更多务实管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这样,我们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能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三是要为民服务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次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为民服务解难题”,重点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从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来看,娄书记去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为我们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特别强调理论武装“浅表化”、正面宣传“程式化”、用网治网“相对失衡”、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等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思考,为什么那些观点似是而非的文章人们会相信、会转发,是不是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引导文章相对缺乏或者不够及时?为什么一些群众对我们送下乡的电影、建的农家书屋不感兴趣,是不是没有把准群众的需求特点、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要思考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转化,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期待从“有没有、够不够”向“好不好、精不精”提升,我们能为群众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还要做些什么?要始终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只要我们想问题、出思路、办事情,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不忘为民初心,坚持办实事、解难题,就一定能把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接受、认可、满意。
三、发扬担当精神,矢志拼搏奋斗
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原动力,鞭策我们砥砺前行、担当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对我省来说,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化。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来说,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前列就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具体化。在去年召开的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前列的工作方案》,鲜明提出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目标要求。“三个高地”建设,体现探索性、引领性,要求高标准、高水平,是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这“三个高地”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建成的,都需要我们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一步一个脚印付出艰苦努力。要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把“三个高地”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敢于负责、勇于作为,确保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前列,交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2015年以来,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有关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指示要求,着力推动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专门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在理论武装、社科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管理上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高地建设迈出了比较坚实的步伐。今年4月,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深化思想文化引领高地建设三年计划》,对高地建设作出新的安排部署,可以说内涵更深、标准更高、任务更重。能不能把新任务新要求落实好,把高地建设推向新高度,对我们的担当精神和能力水平提出新考验。我们要时时检视自己,在高地建设上我们的站位有没有相应提升、视野有没有更加开阔、工作有没有探索性创造性,是不是还留停于过去的老标准、依赖于过去的老经验?深化思想文化引领高地建设,需要我们在高举思想旗帜上有更大作为,在“进”的基础上解决好 “深”的问题,在“知”的基础上解决好“行”的问题,更好地用新思想引领新实践;需要我们在建设社科强省上有更大作为,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评价体系、话语体系创新,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在重大课题研究、重要平台打造、重点工程建设上取得更多高质量成果;需要我们在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上有更大作为,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隐患,着力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战略主动仗,有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高举思想旗帜,就要把理论武装抓得更深入。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融会贯通这个基本方法、知行统一这个基本要求,深化新思想的学习教育,着力破解娄书记指出的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的问题。要建好传播矩阵、创新传播方式、改进传播话语,更好发挥“百姓名嘴”等宣讲骨干作用,建好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阵地,让新思想更有效地“传”入千家万户、“播”进百姓心中,真正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建设社科强省,就要在创新发展上再突破。要把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紧盯重大战略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推动理论探讨与实际工作同向发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频共振、突破学术前沿与解决重大问题相辅相成。要在平台载体建设上创特色创品牌,着力把社科理论工作“四大平台”、新型智库、文脉工程等重点平台载体建得更实、更强、更好,不断提升凝聚力引领力影响力。去年,省委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印发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认真抓好落实,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就要推动引导管理工作上台阶。要持续加强辨析引导和舆论斗争,针对各种错误思潮和似是而非的观点,针对思想理论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住时机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推出阐释引导文章,旗帜鲜明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澄清理论是非、廓清思想迷雾,引导人们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防范化解,突出抓好高校、宗教领域和网上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各类阵地和队伍管理,善于见微而知著、防患于未然,不断提高意识形态领域管理水平。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要始终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把各项管理措施抓得细而又细、落得实而又实,决不能因为责任不落实、把关不到位出现“跑冒滴漏”甚至出现意识形态事件。
四、提升境界追求,始终保持本色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确处理公和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等8组关系,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塑造灵魂、引领风尚、建设精神家园的工作,心正才能身正、律已才能树人。宣传文化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勇于自我革命、敢于修正错误,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热爱宣传事业,乐于奉献。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往大处说,这个精神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小处说,这个精神就是道德修养、人生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这句话,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克难制胜,成就事业。这次主题教育,省委提出要引导领导干部学“周恩来精神”、基层干部学赵亚夫、广大党员学王继才,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我们宣传文化干部来说,学习赵亚夫和王继才,最突出的就是要学习他们对事业的坚守和热爱,学习他们的奉献和奋斗精神。宣传文化事业是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是凝神聚气、塑造灵魂的事业,能不能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取决于每一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是不是热爱这份事业,有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能不能倾注全部的心血去不懈努力。有了这份热爱,就能乐于为事业奉献,乐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为了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献出自己全部的精力乃至生命。作为宣传文化干部,党交付的工作应当作为一项事业去追求,而不只是当作一个职业、一个饭碗来对待。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学习先进典型,不能只写在纸上、讲在嘴上,而应该身体力行,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要坚守道德情操,勤于修身。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中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吾日三省吾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养吾浩然之气”等等,这其中蕴含着中华文化极为深厚的道德力量。宣传文化干部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努力学习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从中汲取思想精华,为自身道德修养提供丰厚的滋养,以此来陶冶道德情操,养成浩然正气。在新时代,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道德风尚高地建设,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我们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时刻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防微杜渐、善始善终,做崇德向善、知行合一的引领者、践行者,以坚如磐石、纯如金玉的道德力量赢得群众信任、成就一番事业。要坚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流转,淡泊处事,静心思考,磨练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和政客的区别,就在于怎样处理权力、地位与集体、事业的关系。周恩来总理说:“我们是立党为公,不是立党为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辈子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和人格魅力。
要保持清正廉洁,严于律已。干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宣传文化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会面临贪与廉的考验,不义之财拿不拿,不当之利争不争,不法之事为不为,每一次选择都需要让理智战胜贪欲。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古诗“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意在说明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内心都控制不住,怎么能够战胜客观世界。只有管理驾驭好心中的欲望,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友,腰杆子才能硬起来。要经常检视自己,检点和把握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锤炼党性、磨炼心性,“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感”,在任何时候都能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利用这次主题教育的时机,把“改”字贯穿始终,不要等到犯了错误才幡然醒悟,在思想上真正筑起一座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既要讲家庭亲情,更要讲家国情怀,以德传家风、以廉继后人。要净化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做到讲友情不错位、重感情不越界,绝不能为情所累、为情所伤、为情所误。“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宣传文化干部自身在清廉自持上过得硬,才能教育引导其他人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