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奖工作
制度创新 推进公平公正公信——聚焦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发布时间:2011-02-22 | 信息来源:

2011125日,备受瞩目的省第十一届社科评奖终评工作在南京圆满落下帷幕。为期半年,历经初选、初评、复评、复审、反剽窃查询验证、终评等程序后,评奖结果目前顺利进入最后的公示阶段。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作为江苏社科界唯一的省政府奖,是江苏社会科学与文化强省、教育强省的重要标志,既是展示最新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又是发现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社科评奖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指导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届社科评奖,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多次对社科评奖工作给予关心和指示,并对做好社科评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重责在肩,使命光荣。此项政府奖关系到学校、学科建设和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我省社科优秀成果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及在建设文化强省与教育强省中的支撑作用。省社科联把社科评奖列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省评委会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力求推出一批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成功实践、体现江苏特色水平的优秀理论成果,为推进“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提供智力支持。

本届评奖共有部、省属高校和省直单位等申报成果达2570多项,13个省辖市的申报总数超过4340项,均创历届评奖成果申报之最。仅省属高校和省直单位等申报成果比上一届增加了一倍多,申报单位超过100个。如何制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成果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如何加强对评审过程的全方位管理,保证评奖工作健康发展;如何更大范围地保证获奖成果的公信价值,使其发挥正确导向作用,引领促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这是学术界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令人欣慰的看到,省评委会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恪守职业道德,积极探索和创新评奖方式,增强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不仅得到了参评专家学者普遍认可,而且为未来进一步改革与完善评奖工作提供了崭新经验和重要依据。

制度力出执行力,执行力出公信力。以制度设计的创新维护并提升评奖的公信力,是此次评奖工作的最大特色。“我们经过充分酝酿,广泛征求省领导及学界意见,参照教育部、其他省市相关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在评审方式、评奖程序、评委选定、组织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评奖的公平、公正、科学性得到充分体现,也赢得了广大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好评。”省第十一届社科评奖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颢瀚教授说。

改进评奖方式,增强权威性和科学性

评奖方式与程序是关系评奖工作质量水平的“牛鼻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评奖工作勇于创新、精心设计,增加了“背靠背”打分的初评环节,即每项成果由5-7位专家分别独立审读评分,然后汇总评定。这种方式增强了评奖的公正性多位专家独立打分,不交流、不讨论、不偏于一家之言,博采众评,最大程度地客观反映每项成果的学术价值。评审专家王云骏教授表示,这种初评方式,充分利用了每位专家的学术能力,同时也较好的限制了个人学术权力的蔓延,方法科学,结果客观。评审专家任平教授认为,“背靠背”打分,打破了以往一人主审、小组决定基本结果的做法,避免了个人主观性,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性。评审专家王朝军教授说,这是对评委工作的认可和尊重,也免除了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同时,“背靠背”打分也增加了评奖的保密性。“每位专家评审的整个过程都保持与学科组联络员的单线联系,省社科联专门成立评奖监察组,监督评审过程,确保评奖工作的公正、安全,信息不外泄。”省评奖办工作人员介绍。与以往相比,“背靠背”打分是一项跨越性的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传统评分的诸多弊端。据了解,这项新举措不仅是我省社科评奖工作的一大突破,就是在全国也属领先,具有示范意义。

借助信息化手段,实行反剽窃查询验证,有效维护学术成果的品质,是本次评奖工作的另一创举。省评奖办委托省内相关权威机构对本届社科评奖拟获高等次奖项的论文成果,进行了全覆盖的反剽窃查询,并对查询发现的疑问又请相关学科组进行了验证。

充实评委队伍,扩大评委选拔的覆盖面

评奖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评委。承担此次评奖的评审专家主要从各单位各方面推荐的各学科正高级职称以上人员中遴选。首先实行申报回避,评审专家不得申报成果,也不得是参评成果的第二作者或主要责任人。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遴选专家细则,确定了以下七个选拔条件:(1)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基地)带头人(负责人);(2)省委组织部“333工程”入选的专家;(3)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入选的专家;(4)省人事厅高级专家数据库及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的专家;(5)担任高校院长、副院长或系主任以上等职务的专家;(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主要承担者;(7)部、省级社科奖或科技进步奖等政府奖获得者等。此外,还吸纳了省级机关部门的知名专家,主要参与决策咨询类成果评审;初评注重选聘中青年专家,尽量考虑点面结合,扩大参与单位的覆盖面和体现各高校及学科建设特色。

据统计,从近1600人的评审专家库中产生初评、复评专家。聘请的评审专家从上届的90人增加到本届的430多人,是上届的近5倍,覆盖了省内文科院校和部分省直机关,同时大幅度提高了中青年专家参与评审的比例。其中,初评专家来自60多个单位,360人;复评专家来自40多个单位,75人;外省复审专家来自10多个单位,21人;终评专家即省评奖委员会委员来自20多个单位,26人。

此次评奖不仅大幅增加评委人数,而且全面覆盖省内文科院校和省直机关,尤其大幅提高中青年学者的比例。人数增加的背后是人选结构的优化,体现了评审工作者的权威性和公平性。评审专家闾小波教授坦言,评奖规则趋于合理,评审队伍选拔科学,杜绝了跑奖、要奖、少数人说了算的弊端。评审专家张远鹏研究员、余达淮教授认为,通过评审,中青年学者可以把握研究方向,既教育本人,又带动本单位科研。评审专家卞咸杰教授、叶昌友教授也都深有感触:中青年专家参与评审,不仅是种责任,对自身发展、本院校的学科建设也有促进作用。

提高组织程度,推进评审程序科学规范

评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安排、合理规范的组织程度与评审程序至关重要。

在初评工作开始前,省评奖办分别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和高校社科处长座谈会,反复征求对评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集思广益,对初评工作进行了科学设计。特别是在初评评分表的设计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斟酌。评审专家顾黔教授、徐雁教授、王卫星研究员一致认为,评分表设计得好,要点准确,繁简适度,四个梯度便于操作,60分的起点控制了打分的弹性,较教育部的评分表更加科学。

复评工作分为12个学科组和1个各市成果组分别进行。复评项数为1109项。经共同讨论、共同评审,最终通过无记名投票向终评会议推荐547项,为本届获奖指标的121.5%,其中一等奖建议项目43项,二等奖建议项目144项,三等奖360项;共有57个单位入围:一等奖入围单位17个,二等奖34个,三等奖46个。复评工作借鉴了高考招生划档录取的形式,按照初评专家打分的结果,分别划分一、二、三等奖的分数线,每段分数线均按获奖指标的2倍进行选取,既保证评奖选择的公正性,尊重初评专家的评审结果,同时,又给复评专家组以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和比较余地,做到优中选优。对此,评审专家何永康教授、张强教授、吕乃基教授都认为,本届评奖创新系统规范,在评选规则设计与组织程序设置上,都开省级人文社会科学政府奖评选之先河,具有较高的创新价值,对建立完善的社科评价体系,推进全省社科事业发展意义重大。评审专家张权教授也表示,本届评奖具有创新性,组织规范,实属全国一流,建议总的办法不要变。

在外省专家复审环节,省评奖办委托上海市社科联组织21位上海著名专家,对本届社科评奖拟获高等次奖项的41项参评成果进行复审。其工作流程包括:专家独立主审和召开综合复审会议两个阶段。在独立主审阶段,每项成果请2-3位评审专家,分别用3天时间独立主审,填写《复审意见表(初稿)》;在复审会议阶段,由学科组专家共同讨论,形成最终的综合复审意见,填写并共同签署《复审意见表》。

完善联络员制度也是本次评奖的一个亮点。各学科组安排一到两名联络员,负责该学科的组织联络工作。由各组联络员负责单线通知、单线联络、单线收取评分资料,避免打分泄密。此外,为了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初评工作启动前,每人都签订了“保密承诺书”。对于如此缜密的组织程序,评审专家贺云翱教授认为,不折不扣按照《实施细则》和评奖程序规定,严格把握选任评委、专家审读、学科组评议等具体操作环节,严格执行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回避制度、票决制度、意见反馈制度,创设了一个优良的评奖环境。

整个评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组织工作繁杂而有条不紊。评审专家周新国教授、彭坤明教授等都认为,评奖工作量如此之大、社会关注度如此之高,但由于初评工作基础良好,复评工作更进一步创新完善,能将如此复杂的工作顺利推进非常不易。评审专家刘克希、叶美兰教授等表示,这届评奖公正性、创新性、规范性都很好,组织方法科学,省里应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应认真总结提高,并通过修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使之长期坚持下去。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