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4日—30日,省第十一届社科评奖初评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360位省内知名学者、专家用7天时间,分12个学科组对2160项申报成果进行了初评。
这次评奖初评工作,经过充分准备,根据省领导、省委宣传部的要求,广泛征求学界意见,同时参照教育部等评审方法,对评审的体系、机制及评委选定、组织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收到了预期效果,得到参评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一、改进评奖方式,增强公正性和科学性。自本届社科评奖开始,在评奖方式上我们积极探索改进,增加了评审专家“背靠背”打分的初评环节,即每项成果由5位专家分别独立审读评分,然后汇总评定。这种方式一是增强了评奖的公正性。多位专家分别独立打分,不交流、不讨论、不偏于一家之言,最大程度地客观体现每项成果的学术价值。南京大学原新闻学院院长丁柏铨、南京财经大学法律系主任刘超、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华桂宏等一致认为这种方式更公平公正,独立判断的自由空间更大。南京大学政治系主任、统战部部长王云骏也表示,这种评分,充分利用了每位专家的学术能力,同时也较好的限制了少数人所谓“学术特权”的蔓延,方法科学,结果客观。许多专家还反映,“背靠背”打分,打破了以往一人主审、小组长决定基本结果的做法,避免了个人主观性,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二是增加了评奖的保密性。每位专家评审的整个过程都保持与学科组联络员的单线联系,各项评分资料由纪检组集中保存,确保评委的工作成果安全,信息不外泄。不少专家对此评价很高,认为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尊重,也免除了不必要的后顾之忧。三是体现了评奖的创新性。与以往相比,“背靠背”打分是一项跨越性的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传统评分的弊端。有专家认为,这不仅是我省社科评奖工作的一大突破,就是在全国也属领先,具有示范意义。
二、充实评委队伍,扩大评委选拔的覆盖面。主要做法为,一是大幅增加评委人数,人数比上届翻了两番。由于本届评奖申报数量大幅增加,又新增了“背靠背”打分的初评环节,因而评委人数由上届的90多人增加到本届的360人。我们对入选评委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提出了七条选拔标准。许多专家反映,制定这样的标准,入选评委有理有据,在全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二是全面覆盖省内文科院校和部分省直机关,广泛吸纳了省内本科院校中优秀学者和省机关部门长期从事研究的专家参与评奖工作,更加体现了评审工作者的权威性、代表性和公平性。三是大幅提高中青年学者的比例,既更新了评审队伍,又推进了中青年学者队伍建设。对此,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远鹏、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余达淮等认为,通过评审,中青年学者可以在今后科研工作中把握研究方向,既教育本人,又带动学校。盐城师范学院档案馆馆长卞咸杰、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昌友也都深有感触:有幸参与评审,不仅是种激励,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评审,了解了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和发展方向,对自身发展、本院校的学科建设都有促进作用。
三、提高组织程度,完善初评程序。一是加强初评工作的整体设计。在初评工作开始前,我们分别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和高校社科处长座谈会,反复征求对评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集思广益,对初评工作进行了科学设计。特别是在初评评分表的设计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斟酌。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王卫星认为,评分表设计得好,要点准确,繁简适度,四个梯度便于操作;60分的起点控制了打分的弹性,较教育部的评分表更准确、更科学、更有操作性。来自苏州大学、河海大学和扬州大学的评委反映,评分表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设计,既简约又管用,表示要把评分表带回学校,作为今后科研与评奖的借鉴。二是完善联络员制度。各学科组安排一到两名联络员,负责该学科的组织联络工作。由各组联络员负责单线通知、单线联络、单线收取评分资料,避免打分泄密。此外,为了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初评工作前,社科联每位参与评审的工作人员都签订了保密承诺书。三是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对此次评审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为每位专家提供舒适、安静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分组负责,服务责任具体到专家个人,及时解决专家评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许多多次参加评奖的专家对会议的服务十分感慨,一致认为,省社科联的工作人员服务周到,态度热情,工作高效,整体工作作风有了显著提升。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徐大明参加过教育部等多种评奖,他认为,这次评审,准备充分,保障到位,方法科学,公平公正,在目前国内应该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