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简介

发布时间:2013-04-07 | 信息来源:

120001  马克思主义东方学(著作)

    本著作在学界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并且研究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东方学演进与发展的过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关于“东方问题”、“东方专制制度”、“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不要忘记东方”等概念和话语的内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关于俄国、中国、印度、伊朗、土耳其等社会革命与社会发展的理论,还研究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特殊性的理论、东方社会演进态势的理论、东方社会曲折前进的理论、东方执政的工人阶级联合其他阶级、阶层的理论、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西方列强在东方殖民地“双重使命”的理论等等。

    本著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结项时被评定为“优秀”等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七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版),在首篇的位置,以《构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尝试》为题目,介绍此研究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也以《构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尝试》为题目,介绍此研究成果。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王学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发表题为《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的文章,指出:“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国理论界的重大任务之一。可是,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必须勇于和善于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俞良早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王学东在《北京日报》2012年5月21日第20版以《“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研究新探》为题目,肯定性地介绍此著作。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全文转载王学东在《北京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本著作的核心内容,作为论文发表于各种学术刊物上。张宓、李明霞发表文章,高度肯定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研究论文在学界的影响。

 

120002  瞿秋白传(著作) 

    这是一本从2004年开始,历时七年编撰而成的最新的瞿秋白传记。本传吸取了进二十年来学界瞿秋白研究的新成果,引用了大量解密不久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瞿秋白。

    勇猛精进,永不言败,是瞿秋白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波澜起伏,曲折悲壮,是瞿秋白令人瞩目的政治生涯;真诚坦率,温文尔雅,是瞿秋白日常的精神风貌。这是一个可敬的革命领袖人物,也是一个可亲的普通知识分子。瞿秋白的一生可歌可泣,色彩斑斓。

    该书以传主的革命政治生涯为主线,实事求是地表述传主探索真理和中国革命道路、从事多方面革命政治工作的重大贡献,也不回避其偏颇和失误;该书把作为著名文化人、文学家的传主之有关足迹也安排一条线索,有相当分量的叙述,与其政治革命等方面的事迹相结合,把他的诗人气质、温雅气度、文化建树等等与其他政治领袖不同的特色呈现给读者;该书对传主的家庭生活、婚恋、交友、日常衣食住行兴趣爱好等事也不忽略,注意从细小处着墨,颇撄动读者之心;传主有著名的《多余的话》等多种“心史”著作,《瞿秋白传》也很注重对其心灵史的记述,一方面显现其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严于律己的品性、丰富细致的感情等,另一方面也很真切地展现其内心矛盾和某些时候某种程度的如他自己所说的“绅士意识”、“弱者的道德”心理等,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写真、写活、写丰满的追求。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在《瞿秋白传》审读意见中指出,“近20年来,真正反映瞿秋白一生的专著并不多见...王铁仙等编的这一书稿,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缺憾......总之,该书稿应是一部研究瞿秋白的力作。”  2011年6月10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瞿秋白传》首发式上高度评价《瞿秋白传》“全面展现了瞿秋白波澜壮阔的一生......新版《瞿秋白传》不仅是一部研究瞿秋白的力作,而且也是一部进行党史教育的教材......” 6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孟醒文章《史料扎实,观点持平——评人民出版社新书<瞿秋白传>》;新华日报发表沈达人文章《精心磨砺展新篇——写在<瞿秋白传出版之际>》。9月26日,学习时报摘要刊发张秋实文章《有血有肉的革命伟人与文化伟人——读王铁仙、刘福勤主编的<瞿秋白传>》。

 

120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研究(著作) 

    本专著是夏东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7BKS010)的最终研究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全面深入地解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本质要求、精神支柱、必由之路、政治保证、战略任务、总体布局、全球视野等一系列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命题,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由“一观七论”组成,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论等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构成。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中发挥着统领和引领作用,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党的执政理念的新飞跃。而“七论”从不同层面和领域科学解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命题和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的重要理论支撑,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观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理论体系的构建,抓住了十六大以来我党理论创新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概括了这些理论成果的整体理论框架,揭示了该理论体系各个部分的有机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中最鲜活的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指导。

 

120004  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著作) 

    “劳资两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处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政策,由于受到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仅有极少的专著、论文对党的“劳资两利”政策作了蜻蜓点水式的涉及。笔者从2003年开始介入这一课题研究,立足较为丰硕的前期研究成果,本书从中共党史的角度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形成的“劳资两利”政策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剖析这一政策的演进脉络、主要内容、具体实践、成功经验和历史局限,探讨“劳资两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其与新时期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契合点。

    本书的研究成果一是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劳资关系理论主要着眼于对资本的批判和对劳资之间对立和对抗的揭示。当代中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而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和纽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劳资两利”政策。因此,深入研究党的“劳资两利”政策及其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可以系统地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特别是这一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脉络。二是拓宽和深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着内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两者之间的共性内容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从这一意义上讲,加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劳资两利”政策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三是为解决当前私营企业的劳资纠纷与劳资冲突提供借鉴,有助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阶级、各阶层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000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著作)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由4篇、13章和1个附录组成,57万字。本书以经济全球化为研究背景,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总论、我国社会重要领域布局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到我国重要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再到意识形态研究文献述评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研究等,体现了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总论到分论、从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到各个方面实践、从重大的战略对策问题到具体措施与方法等特点。各篇章相互联系呼应,又各自相对独立,力求在研究路径和框架上体现出逻辑严密性和结构合理性。

    本书深入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紧密关系,系统总结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实践形式和基本规律,深入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特点和新挑战,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对策,对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书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表现为:(1)对全球化态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功能及重要作用的新概括,进一步提升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价值认识。(2)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的新总结,对推进新起点上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实践指导价值。(3)对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的深入分析,实践上有助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4)对全球化态势下关于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对策的新探索,对新起点上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5)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重要发展领域布局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策以及对部分重要群体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机制的实证研究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6)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述评和西方发达国家掌控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对于实践上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120006  批判与启示: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流派研究(著作)

    在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相继失败后,晚清学人开始聚焦西方政治哲学,以期通过政治哲学改造国民性,进而实现国富兵强之夙愿。然而,在救亡图存这一工具理性逻辑中,政治哲学的价值理性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必须跳出工具主义泥淖、直接面对政治哲学本身,重点研究下述三个根本问题,即作为独立学科的政治哲学何以可能?由政治哲学至现代政治的生成理路何以可能?异质的政治哲学有效推动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何以可能?本书认为,政治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主要基于人学与现实两个层面的考量:就人学层面而言,政治哲学契合人之“完整性”诉求:政治之人指向了人之事实与经验维度、哲学之人指向了人之价值与理想维度,在人之“政治-现实”与“哲学-理想”两个维度相统一的基础上诞生了政治哲学;就现实层面而言,政治哲学能够回答世界发展“本质的本质”、历史发展“动力的动力”、社会进步“规律的规律”等其他学科难以回答的问题。其次,政治哲学之所以能够导向现代政治,是因为政治哲学本身具有“应用性”的理论品格。其中,政治人性是政治哲学的研究主题,政治哲学对政治人性研究得越深入,就越能为现代政治提供坚实的人性基础;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理性与政治道德有利于型塑现代政治主体、构建现代政治制度、优化现代政治生活;政治价值是政治哲学的精神灵魂,政治哲学从政治价值维度为现代政治规定了理想目标、实质任务以及评判标准。最后,在当代中国,充分发挥西方政治哲学的指导功能,就应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论域与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的实践语境,对西方近现政治哲学尤其是契约论政治哲学、自然法哲学、西方分权学说、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乌托邦政治哲学、保守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后现代政治哲学等十四个流派进行批判性分析与系统性研究,精准滤括出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脉络、理论谱系与精神实质,夯实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观念基础。

 

120007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著作)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的结项成果。此项研究成果属于观念史的研究领域。与西方相比,观念史的研究在中国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学术积累有限。中国学界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研究已有较多的学术积累,但以往相关的研究者(多为史学工作者)大多运用史学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对史实与史料的辨析及相关文本的梳理,而此项研究在充分运用史学方法的同时,尽可能吸收西方政治思想史及当代政治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以一个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来透视民主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与演变,力求对该主题作出更为深刻与合理的解释。

    该书采用文本分析与历史语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生成和流变作了全景式的展呈,凸显本土资源与域外经验的交互影响,不仅在观念史上厘清了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知,且对当下中国如何理解民主、追求什么样的民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鉴于该书较高的学术品味与水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将该书收入“凤凰文库”再版,封底的专家推荐文字如下:

    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副校长林尚立: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强烈的现实关怀,还需要有对历史正确的认知。启动于清末的现代国家建设,与国人对民主的认知有紧密的关联。闾小波教授的《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将文本分析与历史语境结合起来,为我们厘清了中国人民主观念的独特性与独创性,值得反思与回味。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夏东元:闾小波博士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领域耕耘多年,其研究成果既有学术视野的拓展,更有对具体研究对象的洞见。该书努力厘清在中国民主观念历史演变过程中,本土资源与域外资源的交互影响,深刻揭示了中国人对民主为什么会有独特理解的现实背景与历史原因。

 

120008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论文)

    以价值—资源—影响力—交换为核心要素的政府和企业交换关系分析的新框架可以深刻诠释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微观互动。其间,信息控制、自由裁量、制度供给和身份认定构成了转型时期政府和企业交换的基本模式:信息控制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神经网;自由裁量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特质;制度供给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保障;身份认定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助推剂。同时,市场规则、行政趋势、社会规范以及政府与企业交换内在逻辑的相互作用,则推动着政府和企业间包括价值、资源和影响力在内的交换的变迁。

    1.尽管学界已有部分学者将社会交换理论运用到解释政府和企业互动中,对交换的部分动因、主要表现形式及某些特征等进行了探讨,但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等的限制,并没有提出一个基本的研究框架,从而难以推动该项研究走向深入。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性提出以价值—资源—影响力—交换为核心要素的政府和企业交换关系分析的新框架,并以此梳理我国转型时期政府和企业交换的基本模式,不仅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政府和企业的互动规律,而且为我国政企关系的调适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指导。

    2. 本文对基于价值-资源-影响力的政企交换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剖析腐败发生的深层根源并进而通过规范政企交换关系来有效治理腐败,提供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

    3.本文认为,作为一种主流观点的政府和企业的“互补论”内在地排除了外部强约束的可能,不仅不能规范政府和企业的互动行为,弥补对方不足,反而会强化交换动机,巩固政商关系,形成政经一体化,腐化政府官员,损害政府公信力,弱化并扭曲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因而,唯有借助外在于政府和企业的社会力量,特别是成熟的社会组织和普通的社会公众,打破政府和企业持久交换结成的藩篱,才能较为有效地规范政府和企业交换行为。

 

120009 中国佛教通史(15卷)(著作)

    本书共15卷,约700万字。是国家“985工程”(二期),“宗教与文化”创新基地重大研究成果;国内外第一部完整的《中国佛教通史》。全国高校和研究所22位学者、5年多的集体攻关;全面记述了佛教从两汉初传至1949年近两千年的历史面貌。内容涵盖中国佛教(包括汉传、藏传、南传三大系统)的人物、典籍、教义、制度、仪轨、礼俗、艺术乃至三教关系、对外交流等,对以往研究较为薄弱的西夏、辽代、金代及近代以来台湾地区的佛教,也做了系统阐述;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原创性和重大的文化意义。

    第1~4卷: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史(共23章),其特点是佛教的传入和交流发展。第5~8卷:隋唐五代时期的佛教史(共22章),其特点是“另辟蹊径,自造家风”,以“六经注我”的精神“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张扬各自宗派特色。第9~11卷:宋辽金元时期佛教史(共29章),其特点是佛教呈现逐步交融汇合的趋势,不仅在内部提倡禅教一致,而且在外部出现儒释道三教合流。第12~15卷:明清民国佛教史(共39章),其特点是佛教在居于统治意识形态的理学压制下走向衰落,至清代、民国时期,出现居士举旗作为先驱的佛教复兴,导出人生佛教的潮流。附录  人名索引 参考书目

    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等主流报刊和媒体给予了大量报道和高度评价。《光明日报》(理论学术版)》用了一个整版刊登了杜继文、陈兵等7位著名学者的书评;《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宗教》、《探索与争鸣》等核心刊物刊登了黄夏年等著名学者的书评,对〈通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填补空白性质的重大研究成果”,“完成了近百年来几代学人的夙愿”,“是中国佛教通史研究的新坐标”,“提升了中国佛学研究的国际形象”,“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通史”,“具有重大的原创性”。佛教界、宗教管理部门广泛关注,相关佛教媒体作了大量的报道,给予了高度赞誉与肯定。2011年12月,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120010  中国伦理道德报告(著作)

    本书是由10位教授、2位副教授,历时五年多调查研究的成果,94万字。主题:四大调查——伦理关系、道德生活、伦理道德素质、伦理道德发展的影响因子和经验教训的大调查;对象:六大群体——政府公务员,企业家与企业员工,青少年,青年知识分子,新兴群体,弱势群体;抽样:四省两类——江苏、广东、广西、新疆,分别代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抽样近万人,可称“万人大调查”,其中江苏是主体;研究方法:主要是精神哲学的方法。

    全书由上下两编构成——  上编:13份调研报告,包括3份总报告;下篇:16个数据库,包括综合调查数据库和两类地区的比较数据库;长序: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理论形态。

    主要贡献和创新表现为两个方面:发现和诊断伦理道德的“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战略”。

    1)伦理道德的精神元素与结构形态:四元素,梯形结构。当前我国伦理道德大体是以“市场经济道德”(40.3%)为下底、“西方道德影响”(11.7%)为上底、“社会主义道德”(25.2%)和“中国传统道德”(20.8%)为两边、具有等腰性质的近似梯形结构,它是一种多元文化类型,最大特点是不稳定性。

    2)伦理道德发展态势:二元聚集,十字路口。伦理道德正由多元向二元聚集,在许多重大问题的认知与判断,如德性与公正、义利、德福的关系等,二元对峙,一种“二元体质”已经开始呈现,它是伦理道德走到十字路口的重要征兆。

    3)伦理—道德演进的规律:反向运动趋势。道德上走向现代,“新五常”的蜕变率是60%;伦理上守望传统,蜕变率20%;对道德生活与伦理关系的判断,道德上基本满意,伦理上高度不满意。

    4)公民道德素质的最大缺憾及其影响因子:最大缺憾:“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行动”,诊断率达80%;四大影响因子:网络媒体、市场、政府、大学及其文化。

    5)伦理道德问题的哲学诊断及其“精神战略”。三大诊断:伦理道德精神链的断裂;伦理精神形态的哲学改变;道德同一性力量的危机。三大战略:“精神回归”战略;“精神家园”—“精神生态”战略;“精神同一性”战略。

    6)研究方法与成果形态。创造两个“第一次”:第一次依六大群体、两类地区进行伦理道德的万人大调查;第一次建立六大群体和不同地区伦理道德状况大型数据库。研究方法上,将社会学调查研究与精神哲学的理性思辨结合,努力打通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120011  治世的至理——先秦儒家“分”之伦理研究(著作)

    本书试图立足于“分”这一独特的视角对先秦儒家治世之道进行解读,从本原性意义上反思“价值合理性”问题,并以之解释传统社会何以有“超稳定结构”。

    本书内容由六章构成。第一章,通过对先秦儒家典籍中“分”的不同义项之梳理,抉发出其核心内涵——“等级、秩序”,进而析出“分”之伦理的内在逻辑脉络。第二章,通过对先秦儒家天人关系理论、人性理论及人群理论的三维解读,从道德哲学的高度阐发“分”之合理性依据。第三章,阐释了“名分”之于“分”的原点意味。辨析了“名”、“分”、“名分”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先秦儒家以“名”作为秩序建构的原点,以“分”(伦理义务体系)作为秩序认同之价值路径。依此思路,从家庭、社会、政治三个层面解析先秦儒家具有“二分性”特质的“名”之体系,并进而揭示了与“名”相应的“分”之体系,论证了“名分”对于秩序建构的支持。第四章,阐释了“分”与“人伦关系”的内在关联。辨析了情感、人伦与秩序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先秦儒家是以人情的自然等差说明人伦秩序的合理性,又以人情在践行过程中的差序说明了伦理义务在践行中的差序,并以此作为人伦秩序建构的内在支持。依此思路,从家庭、社会、政治三个层面解析了先秦儒家所设计的人伦关系网络,展现了伦理义务体系的差序图景。第五章,阐释了“分”与制度伦理的内在关系。通过对“分”与先秦儒家的社会控制模式、行政制度、分配制度等制度设计理念之间内在关系的解释和评价,从制度伦理的层面阐明了“分”之伦理的内在意蕴。第六章,阐释了“分”与“和”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和”之内涵进行全面梳解的基础上,解析了“分”之伦理与“和”之目标的密切联系,论证了儒家由“分”而“和”的伦理重构思路。

    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结合现实深入思考秩序、和谐与文化的内在关系。

 

120012  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互文性研究(著作)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报纸新闻互文性的比较研究(2004-2007;批准号:04BYY040)的结项成果,是国内第一部把互文性理论应用于非文学语篇的分析研究,为国内话语研究和修辞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改造” (Bakhtin, in Kristeva, 1986: 37)。克里斯蒂娃(Kristeva)把语篇的这一特性称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互文性’这个概念的提出对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使我们能够在某一语篇与其它语篇的相互关系中来分析和评价该语篇结构成分的功能以及整个语篇的意义和价值。

    “互文性”历来是一个内涵丰富、含义广泛和颇受争议的概念,任何对其进行全面或穷尽的描述和研究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我们的比较研究只能有选择地首先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简单梳理,包括其历史渊源,定义、分类和研究方法等;然后对汉英新闻语篇中的各种形式的引语以及来源未加任何说明的他人话语进行了有限的比较分析;最后回归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对话性的角度比较研究了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互文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全书共分十六章。第二与第三章着重理论梳理,旨在明确互文性理论的理论渊源、发展现状以及我们对于这个概念的特定理解:互文性在保持其理论概括力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回归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这种回归对于新闻语篇分析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仅更好地认识新闻语篇中各种互文中介活动的本质,而且能够对于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所发挥的语篇和语用功能获得更为清晰的理解。在对于互文性理论的上述理解指导下,第四与第五章重点探讨了源语篇的意义是如何在通过新闻等公共语篇的互文传播过程中进行重组和发生变化的。第五至第十二章则集中探讨了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言语问题:前两章首先回顾评介了转述言语研究的历史和几种主要理论,并提出了观点和建议,随后的章节则旨在对比分析两份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背景中的英文报纸在转述言语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异同以及转述言语在汉英报纸新闻中的语篇和语用功能。第十三章至十六章则着重探讨了英汉报纸新闻语篇的对话性,尤其是转述语言在这种对话性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20013  中国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30年(1978——2008):回顾与反思(著作)

    1978-2008年,我国外语类辞书的大规模编纂出版既推动了中国当代辞书事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形成了泥沙俱下的辞书出版生态。对这一历史时期外语类辞书的编纂出版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将有益于我国未来辞书事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除零星的论文外,我国尚未见有关改革开放30年外语类辞书发展状况的全面系统研究。本研究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因缺失第一手数据而无法开展历时性系统研究的空白。本课题研究属于辞书学研究中的辞书史研究范畴,是对改革开放30年这一特定时期内中国外语类辞书发展状况的断代史研究。本书作者历时三年,充分利用信息管理领域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尽可能搜集有关辞书出版的原始数据并辅以认真细致的人工筛查校对,构建了“中国大陆纸质辞书出版信息动态数据库”,力图通过扎实的研究数据来再现1978-2008年中国辞书编纂与出版事业的一个真实面貌,并为今后的全国辞书编纂与出版规划以及相关的辞书编纂与出版研究提供第一手可靠的数据资料。本课题研究内容也较为系统全面,涉及到我国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诸多问题,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30年外语类辞书事业发展的全貌。此外,该课题研究方法也很有创新性,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研究,两者有机结合。它借助课题组成员的多学科背景,融合了语言学研究、词典学研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外语类辞书发展状况进行细致的梳理,并着重对未来我国外语类辞书发展的前景及趋势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尤其是为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全国辞书规划的相关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本课题研究成果为学术专著,全书33万2千字,共分为七章,即绪论、第一章(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30年概述)、第二章(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的规划建设)、第三章(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四章(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事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结语。

 

120014  英汉全功能词典(著作)

    由刘纯豹主编、译林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的《英汉全功能词典》,全书长达3008页,有400多万字,收录了英语五万多常用单词和常用短语,书中一个完整的词条可向读者提供17个方面的信息,其中特立独行的几项是:【同义词图表辨析】、【文化涵义】、【用法说明】和【学习提示】等。另外,书后还增设了34个附录,数量可谓中外空前,其中大部分是词汇学习中的“零玉碎金”,实用价值很大,学界反响热烈。

    该书的编写成员全是长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内有教授和特级教师5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助教4人。他们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精心收集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前后历时10年,最终将其以词典这种清晰、便捷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英语师生。

    《英汉全功能词典》融汇了当代国际上最新的教学理念(Lexical Approach,词汇法,亦译为词块法),特别注重汉语言和汉文化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兼收并蓄了中外英语教学界前人的经验,在双语词典中独树一帜,形成了四个鲜明独到的特点,即,选材得当、实用性强、创新多多和信息准全。

    该书在编写试用时和首季发行后,根据读者----尤其是许多英语教师----的反映,出版社和作者专门将书中最广受肯定的4项(即,文化说明、同义词辨析、学习提示和特色附录)抽取出来,出版了一种《英汉全功能词典(特色项版)》。结果,3000本抽印本和8000本全书都在一年之内销售殆尽。这在当下电子词典热销而纸质词典相应滞销的情况下,确实不为多见。它间接地说明了,此书已基本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1年7月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双语词书第九届大会上,中国双语辞书学会主席章宜华教授在其开幕词中,特地称该书为“我国学者针对中国学生学习特点和难点专门研编的创新型词典”。

 

120015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上、中、下)(著作)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含刊名目录、内文目录)索引工具书。凡三卷,逾715万字,收入中国现代(1919-1949)文学相关期刊657种。本书是迄今规模最大、收录数量最多、编制也最全的一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索引专业工具书。

    本书编撰结构、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收入自1919年至1949年期间出版的中文文学期刊、与文艺有关的综合性期刊篇目,并以原刊目录为基础,参照原刊正文,进行必要的校勘、补正和整理,编制馆藏索引和注释。

    二、在篇目、馆藏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原刊进行基本描述和概括的基础研究,扼要说明期刊的一般倾向、主要特色、作者构成、重要作品或文学活动以及沿革、流变等情况。

    本书创新特色价值:

    一、内容全面,收录完整  本书覆盖现代文学的整个历史阶段,全面、完整体现文学史上的期刊原貌。与文学相关、相邻的艺术、电影、戏剧和综合期刊等,也酌情予以收录。在绝无重复收录的前提下,本书所收期刊数量达657种。在专业领域内规模最大、最为完整。

    二、编制精细,考订翔实  在编制形式上,与同类著作相比,增加了史实考订和刊物特色及概况介绍,既体现了本书编撰的工作量和专业难度,也显著增强了本书的学术创新成分和多方面的利用价值。本书目录包括所收期刊的篇目目录汇编(含总目和细目)和馆藏索引。期刊目录以原刊目录为基础,参照原刊正文,以加注的形式进行校勘和补正。每种期刊均附有《简介》,稽考史实,对该刊的诞生缘起、历史沿革、基本倾向、主要特色、重要作者、作品和活动等,都有酌情涉及。其他包括主办者、编辑者、出版发行者及相关的变动,如创刊、停刊、复刊、终刊或合刊的时间,卷期号、出刊地点、开本、版式、定价等,也都有扼要说明。这种内容体例有助于充分呈现历史现场实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4期发表《反思与共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生态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出版研讨会综述》,与会专家严家炎、张福贵、何锡章、陈国恩、凌宇、孙郁、吴义勤、朱晓进教授等高度评价了本书的多方面学术贡献。

 

120016  金圣叹全集(全六册)(辑校)

    金圣叹是古代江苏重要的文学批评大家,本书最大特色是:以坚实充分的文献史实研究为基础,将古籍整理与深度研究紧密结合,强化了整理性学术著作的研究内涵。与以往出版的金圣叹著述相比,此书整理追求前沿性、学理性和原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次为整理性著作注入个人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彰显整理之作的研究特色。如前言所论金圣叹早期扶乩降神与形成其文学批评特点的内在关系,是作者学术独创,《总集》首次考述有关经历(第6册“年谱”p20-31),介绍了扶乩降神对金圣叹的影响(前言p16-17)。被评为“走在金圣叹研究前沿的前言”(《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书评p111)。

    二、首次依照现代学理,科学分类编排各体著作,以适应研究需要。金圣叹现存近20种著作,内容繁富纷乱。新编全集,将现存已知著述250万字归结为三大卷,是以学理为依据、以方便研究为目的的富有创意之举。“全书编排允当,层次明晰,从中可见辑校整理者的良苦用心……对中国古代其他作家作品的搜集整理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书品》书评p35)。

    三、首次对金圣叹所有著述,均以现存最早版本为底本,参校后出的主要版本,加以校勘。因金圣叹著述曾遭禁毁,原刻本甚为稀见。本书以充分的文献调查为基础,网罗其著述的现存最早版本,其中大多数是原刻本,解决了一些向来悬疑的问题。有关校理已非单纯的文献比勘所能做到,“而是整理者同时又是研究专家的身份,在古籍整理过程中特有的优势呈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书评p111)。

    四、首次收集整理了20万字的《小题才子文》、搜录散佚诗文35篇,首次在正文后编著了近19万字的《附录》,分为《年谱简编》、《著作序跋》、《传记资料》、《“哭庙案”史料》四个系列。分类得当,方便研究。其中《年谱简编》约4万字, “对金圣叹生平、交游、创作等各个方面的事迹搜罗完备、考订翔实,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中国新闻出版报》书评),为金圣叹研究提供了许多新史料。

 

120017  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著作)

    本专著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09YJA751076)的最终成果。

    一、主要内容:

    本专著在开放的视野中将台湾当代文学置于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加以系统考察,细致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文化以及欧美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对台湾当代文学的影响。既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台湾当代文学的“中国情意结”,及由此衍生出的中国文化精神,又深入剖析由于特定时空背景而形成的台湾文学的特殊性,在全面把握中整合台湾文学的文化品格。

    本书的重点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台湾文学的母体性影响,台湾原住民文化对台湾本土作家与原住民文学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台湾文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大众文化对台湾文学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建构台湾文学的文化研究模式,使台湾文学研究由单纯的文学研究走向复合的文学—文化研究,从而深入地挖掘处于东西方文化强力碰撞和交融中的台湾文学的文化价值,以进一步凸现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特殊组成部分的地位。

    二、特色和创新

    1、视野宏阔,微观切入。采用了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研究路径,努力探寻文学与文化的契合点,在宏观与微观、“共相”与“殊相”中开掘台湾当代文学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既有文化视野的高屋建瓴,也有点面结合的微观开掘。

    2、方法多元,征引丰富。运用了文化生态学、主题学、类型学、叙事学、族群学、民俗学、比较文学、原型批评等多种方法,从广度、深度等方面探讨台湾当代文学的文化构成和影响因素。资料翔实,征引丰富。

    3、观点新颖,理论精深。梳理了台湾当代文学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展现出来的艺术追求,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思潮等多个领域,既有光复以来台湾文学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文化影响的纵向阐释,也有同一时期多重文化同时作用于台湾文学的横向缕析,提出了许多富于新意的观点,颇有理论深度。

 

120018  审美文化学导论(著作)

    本著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美文化学的定位与理论》的最终成果,为“优秀”等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文艺学”中,列有“审美文化学”这一主要研究方向。但是,“审美文化学”在理论上目前还未得到应有的论证和界定,尚缺少“原理”或“概论”一类的一般理论著作对其加以界定和论证。目前国内外尚鲜见专门的审美文化学著作。总的说来,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成果为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建构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有利于推进“审美文化学”这一新兴学科方向的建设和发展。

    本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和四篇,其中每篇五章,共二十章。

    “前言”介绍了审美文化学的提出;审美文化学的结构和机理;提出了审美文化学研究的原则。第一篇“审美文化涵义研究”。共五章。对于审美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审美文化的内在构成、审美文化的历史演进等进行释义、分析和界定。第二篇“审美文化范畴研究”。共五章。对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如快感、形象、神话、表征、认同等进行解析和诠释。第三篇“审美文化关系研究”。共五章。对于审美文化与其他文化领域如宗教、道德、政治、经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考察。第四篇“审美文化问题研究”。共五章。本成果界定的审美文化“问题”,是指在审美文化中出现的亟需研究和讨论的突出矛盾或难题,包括男性话语与女性忽略、私人审美与公共审美、严肃与泛娱乐、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等。

    本成果关于审美文化学提出了以下重要观点:审美文化学研究放眼审美文化的历史过程;审美文化学研究倾重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审美文化学研究守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审美文化学研究着力阐扬审美文化的中国经验。

 

120019  五百种楚辞著作提要(著作)

    本书从海内外现存800余种楚辞著作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00种作专题学术提要,坚持“楚辞研究”与“楚辞研究之研究”同步进行,力图从广阔的学术视野、较高的理论层次、丰硕的研究成果等方面,构建新一代的大型学术工具书,既补前贤之未备,又集楚辞著作之大成。

    一、编纂体例。本书所收著作的时空范围是西汉至2004年,其编纂体例主要包括:1.作者;2.内容;3.影响;4.版本;5.论文。另设“附录”《非楚辞著作中的楚辞成果目录》、《楚辞楚文化著作总目》两项,突破“楚辞著作”体例上的局限。

    二、学者评判。本书强化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弱项”——学者研究,全面汇集楚辞学者的研究资料,介绍生平事迹,突出学术评价,弥补传统研究之不足。

    1.条目调整。增加“学者”研究内容,包括:时代、姓名、字号、生卒年、籍贯、生平事迹、主要著述、传记资料、楚辞研究方面主要学术观点及其评价。

    2.条目处理。对于古代近代学者,尽量增加“年谱”或“评传”的种类及出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来源。

    三、学术论衡。本书十分注重对楚辞著作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以免“各照隅隙,鲜观衢路”、“私于轻重,偏于憎爱”的弊端,从而客观地评判其学术价值。

    1.纠正讹错。本书基本采用一手资料,纠正现有的楚辞著作研究的专著、论文存在的版本著录、原文转摘等方面的错误,力求准确性、科学性。

    2.追踪前沿。学术界的楚辞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本书则关注和把握学术研究的最新进程,及时将有价值的新观点吸收进来,供学术界进一步研究之用。

    3.揭示传承。本书努力揭示出某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同时尽量勾画出学术史的发展与演变。

    4.调查争端。本书对著作权发生争执,不予回避,尽量客观介绍争执内容;对一些历史疑点一时难以作出定论,则尽量阐述争论的由来、背景以及各家的主要理由。

    5.突出热点。本书从学术史的角度,弄清了各个热点的由来、内涵以及争鸣的症结,为学术界客观公正的讨论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平台。

 

120020  敦煌南朝写本书法研究(著作)

    作为融合了写经书法和南朝书法的特殊体系,百年来从敦煌、吐鲁番等西北边陲出土的南朝写经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非同寻常,它弥补了传统书法史南朝写本史料不足的缺憾,再现了隶书在楷化过程中的蜕变与选择,是敦煌、吐鲁番早期写本断代赖以依据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入南朝书法研究的基点和最关键环节之一,对全面了解中国书法进程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敦煌南朝写本书法进行了论述:

    1、本书首次把敦煌南朝书法文献作为研究专题而加以甄别收集、分析考察、述说评论,使读者能够初步看见敦煌南朝书法的概貌,为中国美术史、书法史的描述与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本书在对敦煌南朝写本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将之分为两个部分:题记为南朝写本和题记未注明为南朝写本、但有可能为南朝写本。前者计24卷,后者计43卷,并辑录了敦煌南朝写本叙录,对每一卷写本的书写内容和书法风格进行了简要评述,附图于其中。

    3、本书试图综合运用文献学、考古学、图像学、形式分析等方法对东晋南朝时期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5个写本作了个案研究。这5件写本包括东吴建衡二年写本《太上玄元道德经》、东晋纪年写本《法句经》、南齐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梁天监写本《大般涅槃经》和陈写本《佛说生经》残卷。

    4、本书以敦煌南朝写本书法研究为主线,尽量梳理了南朝为数不多的书法作品,并将之与敦煌写本进行比较,在对敦煌南朝写本研究的同时,也为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南朝书法作了铺垫。

    本书分为七章,分别从敦煌写经书法略论、敦煌南朝北朝写本书风差异论、敦煌南朝写本概况、敦煌南朝写本书法特征来源考、敦煌南朝写本的书法特质、关于一卷北朝写本书法的个案研究、从敦煌南朝写本看南朝与北朝的交流来对敦煌南朝书法进行研究。本书既有对整体敦煌写本的综述研究,又有个案研究;既有书法本体研究,又有相关的社会文化研究。

 

120021  中国印论类编(上、下卷)(著作)

    《中国印论类篇》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分类形式整理的古代印章艺术理论资料汇编,是当代整理古代印学文献的重大成果。该书在对古代印学专著、印谱序跋、文集墨迹、印章边款等史料大量搜集整理的基础上,依类选辑,从多角度对历代印论加以细致分类,通过辨伪考证、校勘、句读进行了系统整理。全书百万字,该书从初始搜集资料到问世,花费了近三十年时间。

    本书共分五编。其中《论印章源流》、《论印人流派》、《论印谱》、《论篆刻创作技法及印材工具》,是讨论这门艺术的独特规律的。而《论印章审美》分列宗法、印与诗文书画一体论、摹拟与反摹拟、自然天趣说、笔意论、印如其人说、巧拙与雅俗、寄托、情性、兴到、写意与传神、印从书出论、印外求印论等十八个专题,既体现与其它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相通,又反映印章艺术自身的艺术规律,可视为作者对印章审美观念的全面概括,也构建了古代印论中关于印章审美认识的基本框架,从而体现了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消化古典理论的理念。本书的出版,既对印章艺术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文献资料,也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

    该书采用分类汇辑的选录方式,系统分明,是编者学术思想的全面展示。该书每一类别的要义,均在各类目的《提要》中阐明了学术观点。本书附有《印论作者小传》、《人名索引》、《印谱索引》,以方便研究者使用。

    本书与一般同类编著不同,有以下创新特点:1.注意了图像的作用。配合文献,起到图文互证的作用。2.对文献来源底本上的错误,在校勘后加以更正,并出以校记。3.出于分类的需要,考虑到一文多义的特点,一小部分资料不避重复。4.从研究者的不同需求出发,贯彻理论与史料并重的主旨,尽量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凡节录者均加以标明。并保持文献的历史语境,不避异体字、通假字。5.重视辨伪与考证,经作者考辨凡剽窃他人之作、伪托之作,一概不收。该书出版以来,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被称之为印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价值含量极高的艺术理论基础研究,是近二十年来古代印学文献整理、校勘、分类的重大成果。

 

120022  共和国音乐史:1949—2008(著作)

    本书是一本为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当代音乐史教学编写的教科书,其任务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史实第一性的治史原则和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不虚美、不掩过的史学精神,以专业音乐创作为主线,忠实记叙1949年共和国成立至2008年我国音乐艺术各领域的发展历史,将60年来的各个历史阶段,我国音乐家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与批评、高等音乐教育等各个主要专业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按照历史递进顺序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让学生对共和国60年的历史上我国专业音乐艺术所走过的光辉而曲折的历程及其来龙去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熟悉其中有较高成就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的作品、人物、事件和文献,并鼓励学生对书中关于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诸多思考和结论持有各自的独立见解。

    通过本书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而且也能从中体味到前辈们音乐创造的艰辛与欢乐,并为他们的光荣和劳绩感到骄傲,更要从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正反历史经验中汲取养料,将自己锻造成一个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创造意识兼具的优秀音乐家。

 

120023  中共江苏地方史·第二卷(1949—1978)(著作)

    《中共江苏地方史》第二卷记述反映的是从1949年江苏解放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间江苏地方党的历史。该书全面记录了29年来江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客观反映了党领导江苏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出现的失误和挫折,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江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全书共设4编21章。

    第一编为“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4月—1956年9月)。本编主要围绕在党的领导下,江苏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进程而展开。全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江苏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江苏大地呈现出的万象更新、蒸蒸日上的景象。

    第二编“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探索前进”(1956年9月—1966年5月)。本编如实记述了党领导江苏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但所取得的成就仍是这个时期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第三编“十年内乱及对‘文化大革命’的抗争”(1966年5月—1976年10月)。这一时期,江苏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内乱。本编主要围绕江苏广大干部群众在经历了“文革”的狂热和大乱后,开始觉醒,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抵制和抗争,在逆境中坚持抓经济建设,保持了国民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

    第四编“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历史性的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这一时期,江苏开展了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斗争。在思想领域、经济领域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开始拨乱反正,整个社会在徘徊中前进。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江苏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中共江苏地方史》第二卷是第一本全面反映江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江苏党史的著作,对推动江苏党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20024  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上、中、下)(著作)

    《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一书为8开本,共计3大册,共收20世纪出土玺印六千多枚,全面介绍玺印的出土地点、质地、尺寸、形制、年代、印文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在本书之前,尚没有类似的著作出现。本书为历史学、文物学、古文献学、博物馆学、古地理学、古文字学、玺印学、篆刻学及其他文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

    本书为作者近三十年工作的一部出土文献集成式巨著,其内涵丰厚,所附20余万字前言《考古学对玺印文化的贡献——<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引言》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印章百科全书式的文献,是中国古代玺印文化在21世纪初叶的最高总结。本书在体例上有所创新,资料均原大套色、具有近似实物的真实感,全册检索纵横经纬有序,使用极为方便,为传统的金石学、铭刻学著作的编撰开以新例,本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国学”专著。

    中国古代玺印是重要的考古学遗物、重要的文物遗存。玺印可以成为断代、区别地域、区分级别的标准器,对于历史考古、文字艺术等学术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对于传统古籍文献,有重要的印证、补充、纠错作用,成为“读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书之一。本书是20世纪出土玺印的大型汇编,中华书局方面认为:本书是继甲骨文、金文、陶文、简牍合集之后,又一部反映地下出土资料的重要考古文献合集。

 

120025  身后损害的法律拟制——穿越生死线的民法机理(论文)

    近代以降,人格、权利与利益等基本的法哲学范畴均以具有生命的自然人为描摹对象,形成传统民法的“现世性”特征,身后损害问题游离于法律的边缘地带。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让法律长期只关乎活人的世界。当逝者归去的时候,他们或许长留于人们的记忆,却不得不从法律的视野中消失。本文使用“身后损害”(posthumous harm) 一词来统称对死者利益的各种侵害,期冀解说一个中心命题:当生命体已不复存在时,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究竟指向何处?这无疑是法学理论的模糊地带,它像个黑盒子,一端连着死者利益,一端连着生者权利,却很少有人诘问: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法机理把二者连接起来?实践中,未经坟主同意迁移甚至铲除他人祖坟以作开发,或违背死者生前意愿移植其器官,皆打着维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因此,简单诉诸公共利益的抽象概念,难以令人信服地确立身后损害的法理基础。

    本文作者另辟蹊径,以中国司法实践中的裁判文本为切入点,围绕人格、人格权、人格利益基本范畴,反思身后损害之逻辑证成,以求破解该问题的方法论僵局,为新世纪中国民法典的相关制度提供理论预案。本分析表明,中国司法实践中关于身后损害案件的裁判立场徘徊反复,引发死亡赔偿金性质、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涉坟纠纷等具体问题的理论纷争。死者利益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与道德、习俗及社会政策纠结在一起,立于其后的解释论机理是法律拟制。为遵循内在体系的逻辑要求,正在起草的中国民法典应采“最不坏”的法益保护模式,以此构建相应的制度规则。《中国社会科学》匿名专家评审意见:第一,这篇文章在对身后损害的权益的保护从案例入手,提出了用“法律拟制”的方法一揽子解决问题方案,具有学术的独到之处,这是这篇文章的核心贡献。第二,从通篇的观点的归纳提炼的角度的选取和资料的剪裁看,文稿的学术含量比较厚重。第三,对现实问题的把握方面,比较好地符合社会、国家的整体的价值观和趋势,比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处理的趋势。第四,逻辑推理在文中的运用比较好。第五,文章最后对未来中国民法典的立法考量的若干的建议,是很有建设性的,比如,价值序列、诉讼担当都是富有新意和具有启发的立法建议,这对于日后民法典的起草亦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120026  论正犯理论的客观实质化(论文)

    如何准确区分正犯与狭义共犯是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难题。纵观正犯理论的发展,呈现出物理性到功能性、主观性到客观性和形式性到实质性的轨迹,最终形成当今正犯理论主流学说即客观实质的正犯论。至于在实质的客观说中具体主张何种理论,以主张根据对结果的发生是否起重要作用来区分正犯与共犯的重要作用说较为可取。我国宜提倡客观实质的正犯论,它有助于实现问题思考与体系思考的双重目标:在前者,它有效解决了间接正犯及幕后支配者作为共同正犯的合法性等具体问题;在后者,它有效克服了我国犯罪论体系的缺陷,避免了将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构成主体要素时所造成的共犯处罚漏洞,也给正当防卫等可罚性阻却事由确定了位置,并与当前我国犯罪论体系的改良论即实质的犯罪论形成了体系上的圆通自洽,使后者得以通过共犯论这块犯罪论体系的试金石而顺利建立。在客观实质正犯论中的四种学说中,宜采重要作用说。从客观实质正犯论出发,在正犯体系的选择上,无论从遵循刑法研究的方法理论而言还是从解决正犯与共犯的区别以及量刑等实际问题而言,易反对单一制而提倡区分制。

    客观实质正犯论是我国刑法正犯理论在寻求问题的解决与体系的解决的冲突与对峙之间所获得的相对稳妥的一种理论,它是正犯与共犯的认定在摸索了实务规律与解决了犯罪论体系难题之后形成的类似于为共犯的成立设定根据的理论。如果只寻求问题的解决,形式的客观说无疑更好操作;如果置重于体系的考虑,也许主观说更有优势。然而,当致力于推动能解决问题的体系的发展时,客观实质化的正犯理论无疑是最有优势的:它不是全部依靠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完成正犯与共犯的认定,而是佐以客观上是否具有违法性的判断,以及对实行行为规范价值的考量,从而实现了问题的解决与体系的完善的双重目标。

 

120027  权利·权力·监督(著作)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权利时代。然而,权利的生成、培育和维护需要有多种权利以外的因素。因为权利不可能独自生成,更不可能独自成长。与权利相对应的是权力。这个权力特别是公权力对权利来讲至关重要,重要到能对权利生杀予夺。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维护权利监督权力而绞尽脑汁寻找良方。直至近代才有智者指出,予权力以监督而且是有效的法律监督,才是权利的真正保障所在。这是本著作定名为《权利•权力•监督》的重要原因。当然,权利、权力、监督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予以研究。就法学角度而言,还可以从不同部门法的视野去考察。但就公法而言,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自然是首选视角。

    本书基本可以分为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几个部分,内容涉及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行政诉讼等几乎所有行政法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以及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其中,既有宏观的思考,如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一些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等;也有微观的探讨,如《反垄断法》中行政法问题的探讨、行政诉讼证据制度方面的一些研究等;既有纯理论方面的研究,如宪法基本权利、行政法(学)发展趋势等;也有对现实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完善等方面的探究,如《行政程序法》的制定、《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等。

    本著作具有主题明确、内容务实、实践指导等特征。全书的主线是权利保障和权力监督。因为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以“权利—权力”为核心而演绎其理论体系并展开其全部规范活动的。全书41篇文章均围绕我国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即使形式上是纯理论的文章,实则也是实践很强的热点问题。正因为如此,本著作的研究成果对我国行政立法、行政执法以及司法审查具有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120028  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论文)

    持续规模化的流动已成为农民家庭变迁的重要结构性力量。流动带来的去地域化侵蚀和破坏着血缘、地缘关系高度重合的中国父权制家庭,但其所致的家庭制度变迁,不仅具有解传统的作用,而且也是一个传统重构的过程。文章提出了谁需要父权制家庭、在现代化各种解传统要素的广泛冲击下,父权制家庭制度何以能够延续和重构的问题。文章分析指出,父权制家庭之所以在不断被解构过程中仍得以延续和重构,除了市场和国家这两种外部结构性力量外,父权制家庭自我延续的需要以及流动农民自身生存发展之需,是第三种维系和重构的力量。故父权制家庭的重构是体制约束、市场主导和父系父权自身延续动力三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今日的农村家庭父权制是流动的父权,这一流变的家庭形态不仅为“身在城市、根在农村”的流动农民提供了低成本生存发展的基础,也以其特有的弹性适应能力,成为应对农村社会因变迁而生的矛盾冲突的缓冲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到了消解社会紧张的作用。

    本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第4期)摘登、《家庭与性别评论》(第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第1-23页)全文转载,并译为英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英文),本文除了英译本外,还被全文译为韩文和日文。

    作者2011.10应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邀请,2011.5.13应韩国“韩中日文化比较研究所”之遥,在“现代化变迁中的韩中日家庭”(2011.5.13,韩国首尔)会议上,做“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的专题报告。

 

120029  江苏城市文化的空间表达——空间特色·建筑品质·园林艺术(著作)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空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本书以城市文化的空间表达为主题,以江苏城市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江苏城市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了江苏城市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亚文化分区,在借鉴全球化时代城市特色塑造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文化特色塑造三个主要方面——空间特色、建筑品质和园林艺术,提出了提升策略、改进方法和实施路径。

    本研究立足于江苏历史进程的系统回顾,梳理了江苏地域文化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将江苏省地域文化类型划分为苏锡常吴文化区、宁镇金陵文化区、扬淮泰淮扬文化区、通盐连苏东海洋文化区、徐宿楚汉文化区五个分区,总结归纳出秀美灵动的吴文化、大气雍容的金陵文化、繁华古朴的淮扬文化、汉韵楚风的楚汉文化以及开放多元的苏东海洋文化的特质,揭示出江苏内涵丰富、多元包容、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格局,并分别就每个分区的自然基底特色、文化演进模式、建筑风格机理、空间营造手段等进行了详实的剖析。其次,从追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保存历史文化记忆、创造当代城市文化等几个方面,对于国际上各类经典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在国际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与特色塑造方面的各类经验借鉴,如尊重城市已有的历史特色,重视规划设计的引领作用等。第三,研究跨学科、系统性地提出了从空间特色、建筑文化、园林艺术等多个维度“三位一体”地进行传承历史、创造时代精品的基本路径,进而构建了城市文化空间表达的系统框架。尤其是在空间特色塑造方面,提出“找出来”、“秀出来”、“连起来”、“串起来”、“活起来”等具体措施,将文化资源保护、特色空间塑造与居民生活改善、城市活力增强等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了文化以全新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对当前江苏城乡空间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国内外其他区域传承塑造文化特色和提升空间功能品质均具有突出的借鉴意义。研究成果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认同并获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为“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的重要政策依据。

 

120030  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著作)

    本书以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为例,对水污染中人的行动、人行动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试图解释水污染的社会历史根源,并反思当前的治水策略。首先,以江浙边界发生的重大水污染事故为例,以利益相关者分析为角度,分析在污染冲突中各方的态度与作为。其次,历史地回顾了水污染的发生发展历程,分析了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的社会文化逻辑。再次,从长时段来看深层社会结构与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或约束人的行动,给出环境污染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历史解释——因追赶式现代化而产生的普遍性的“次生焦虑”。最后,针对治水(污)策略中的三种主要范式进行分析与反思。

 

120031  传媒低俗化对策研究(著作)

    本书认为,传媒低俗化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即伦理道德约束机制、法规制度控制机制、舆论监督机制和媒介素养教育机制。首先是进一步完善传媒的伦理道德约束机制,从三个不同层面的途径入手:即在宏观层面,传媒行业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如成立新闻工作者联盟,制定整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成立行业评议组织,加强新闻传媒道德教育和研究等;在中观层面,每一个传媒机构都应建立道德/业务准则和自律机制,包括建立内部的职业规范、工作守则,在新闻机构内部设立督察员,规范媒介行为;在微观层面,每一个传媒从业人员都应加强职业意识和道德自律,它来自传媒工作者的个人操守、专业认知和专业教育。其次,需要建立健全传媒低俗化的制度控制机制。除了制定和完善传播法以外,还有一些针对具体传播领域的不同情况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和管理传播内容,从而对媒体的低俗化倾向进行一定的限制和治理。具体来讲,包括建立公共广播电视制度以提供高品质的节目;建立电影、电视分级制度以规范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发行;建立和完善报刊审读制度以遏制报刊业发展的种种不良倾向。再次,需要我们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机制。基于公众舆论监督的媒介批评就是政府管理和法律监督的有效补充,是“新闻媒介系统内部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一种监督形式”。媒介批评是抵制传媒低俗化的有效的“他律”途径,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众都会对媒介的不良行为作出自己的评判。也只有当全社会都“觉醒”的时候,传媒低俗化的恶疾才能得到彻底的根治。最后,应加快构建媒介素养教育机制。当今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介发达的背景下,青年亚文化成为消费文化的时尚先锋,如何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特点,展开媒介素养教育,主动而积极地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媒介,正确地看待媒介文化,也进入该书作者研究的视域范围。

 

120032  集体性知识: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学解释(著作)

    本书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的理论新发现和实践新解释。一是建构一个独特的概念话语和解释框架:“集体性知识”,使之成为具有某种创新性和本土意义、对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具有解释力的新概念和新构架;二是提供一个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的解释系统:呈现国家、地方、学校在教育改革中的思想观念、精神承载、生产方式、关系格局,在“集体性知识”的本土语境和整体观照中,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因何复杂”、“如何复杂”进行规律性探讨和把握。

    第一部分:建构概念话语和解释框架。核心问题:如何在历史阅读与文化关联中,建构一种具有本土特质、对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概念话语和解释框架?1、“集体性知识”概念话语和解释框架的发现和规定;2、解释框架本土元素的研究;3、方法论建构。

    第二部分:整体把握。核心问题: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三大主体的国家、地方、学校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具有怎样的整体关联?1、教育改革复杂性的历史与文化根由;2、国家、地方、学校利益博弈的复杂镜像。

    第三部分:分类阐释。核心问题:国家、地方、学校在教育改革中各自想做什么?做了什么?如何实现想做和已做?1、“需要至上”的国家“集体性知识”;2、“因时博弈”的地方“集体性知识”;3、“效用生产”的学校“集体性知识”。

     本书创新:1、“集体性知识”的概念话语与解释框架的原创性。一是“集体性知识”概念提出的原创性;二是“集体性知识”作为解释框架对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解释的原创性。2、“集体性知识”解释框架的本土气质的原创性。以“家国一体”的价值逻辑、“中”的行动规则、改革秩序的集体情结,为“集体性知识”解释框架的三个本土元素,形成由价值逻辑到行动规则、再到集体情结的历史类型和现实规律。3、对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关注视角的创新性。着力呈现教育改革中错综复杂的诸多可能与不确定性,以及精神、行为、心理、情感的多元变异,更着力“因何复杂”与“如何复杂”的本土阐释。

 

120033  差异与共生——多元文化下学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著作)

    本书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最终成果。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现代与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多元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也赋予了教育引导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新使命。

    本书理论上界定了当代中国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厘清了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江苏省20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把握当代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的实然状态,分析他们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生活方式发展的新态势,提出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导策略。

    文化也通过价值观影响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本书在探讨多元文化对学生生活方式影响的基础上,进而深层地转向对多元文化下价值观的探讨。在调查中学生价值观多元的实然状态后,分析了中学生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生态。作者认为,多元文化并非导致相对主义的多元价值,在多元文化下必须确立和坚守核心价值观。通过对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借鉴,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价值观教育的双重任务,探索了具有中国元素的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

    本书立足于多元文化的视野,理论上开拓了教育学对生活方式研究的新领域,弥补了教育学对学生生活方式研究的不足;实践上对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对于学校道德教育应对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20034  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确立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论文)

    1.“大学去行政化”绝不等同于取消院校的行政级别。大学的“行政化”固然与实际存在的院校行政级别有关系,但“去行政化”却又并非淡化或取消大学领导行政级别就能见效或完事的。重要的问题还在大学管理高层的价值取向。

    2.大学“去行政化”也绝非取消或取代行政管理团队。现代大学已是“复杂的巨型系统”,它一方面要循着学科专业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又应按照行政事务的程序决策行事。现代大学都已形成学术与行政管理的两个系统、两支队伍、两种逻辑,就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一样不可或缺。

    3.大学“去行政化”:重在防止管理层的越权和“异化”。我们所决心革除的“行政化”弊端,并不是指正常的、必须的行政管理事务,而是指行政权力的越位、专权与“异化”,即管理人员的文化与大学组织文化的主流——学术文化相背离,并出现了“独特的利益”和“利益集团”。他们将行政管理的权力无限扩大以挤压学术权力的空间,甚至变相“寻租”、牟利。大学“去行政化”必须明确行政团队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大学的整体利益之外不能有自己的“独特利益”。

    4.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确立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现代大学已经不再是少数精英学者的集合与“基于闲暇好奇”的探索与追求,而越来越与公众利益、社会需求甚至国家战略目标密切相关。因此,国家的关注、支持和管理、问责不可缺失。但前提是尊重大学组织的特性和大学活动的特质。大学“去行政化”的要义之一,就是既承认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必要性,更强调大学的行政管理有别于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特殊性,在大学组织文化的“场”内确立行政管理的科学性。

    5.大学校长的职业化,与淡化、取消大学领导行政级别,是大学“去行政化”的两项互为表里的举措。其实质即大学领导的价值追求不是“仕途晋升”,而是要修养、历练成真正理解教育、钟爱学生、尊崇学术、精通管理的教育家。

 

120035  理科课程标准之适切性(著作)

    本书中“理科课程标准”系指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标准文本及其在江苏省实践情况为研究载体,作者对基于标准的理科课程改革实践问题进行理论思考。

    为改变以往静态的、单一地进行课程理论研究的状况,本书从标准“文本”和实践的“文化哲学”背景两个视角,就标准中西之“差异”、古今之“演变”及内外之“关系”三种方式展开研究。“差异”主要是指中外文化哲学观念的差异,着力透析标准研制背景的差异、实施背景的差异,以此分析实施状况的成因;“演变”是指要以变化和发展的观念来研究标准,着力把握标准文本背后哲学观念的历史“演变”机理,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当前理科课程改革的大系统、大背景中来认识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的适切性;“关系”是指着力厘清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共性的问题,对理科课程目标——科学素养、决定课程内容的根本——科学本质、标准的实施方式——科学探究这些理科学科课程标准重要内容之间的一致性、适切性分别进行考察研究。以此就理科的角度对理科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的、客观的、综合的研究。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三个“结合”。一是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间的结合。跳出具体学科课程标准,兼收了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共同问题;二是理科学科课程标准实施与文化哲学的结合。立足于理科学科特征,又结合理科课程标准实施背后的文化哲学背景剖析理科学科教育问题,以克服理科学科教育研究视野狭窄的弊病;三是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方法的结合,既把握中外理科教育历史及研究进展,又使并行的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横向互作参照。

    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前二章,探讨标准在预设和实践中的不同状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七章,是对标准文本及其实施的文化哲学背景的适切性分析;第三部分即第八章,总结理标准文本有待改进之处,归纳制约理科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因素。

 

120036  经验的描述——意动心理学(著作)

    《经验的描述——意动心理学》除导言与结语外,共分十章。导言界定了意动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全书正文系统阐释了广义的意动心理学的五种理论形态。第一、二章分别考察了作为自由探究真理的“智者”布伦塔诺的生平传记及其狭义的意动心理学体系,第三、四章阐述了作为布伦塔诺“最年长”的学生斯顿夫的生平传记及其机能心理学体系,第五章介绍了布伦塔诺的另一著名学生胡塞尔的描述心理学思想,第六、七、八章分别梳理了布伦塔诺的再传弟子厄棱费尔、迈农、威塔塞克和贝努西为等人的形质心理学思想,第十章评述了屈尔佩和麦塞尔的二重心理学思想。结语介绍了中外关于意动心理学的研究情况和比较评析。

    本书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破解了“布伦塔诺之谜”。布伦塔诺开创了不同于冯特的科学主义的人文主义路线心理学,但他却被埋没了半个多世纪,成为学术史上的“隐身人”,造成学术界的“布伦塔诺之谜”。本书从历史背景、布伦塔诺的研究风格、著述和思想传承等方面,破解了“布伦塔诺之谜”的原因,恢复了布伦塔诺的学术地位。第二,重新界定了意动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从研究对象上看,意动心理学主张研究心理的意动,而非内容。从研究方法上看,意动心理学主张直接体验的描述方法。从研究主题上看,意动心理学以意向性作为核心主题。从研究领域上看,意动心理学不仅研究基础研究领域,也延伸到各种应用领域。第三,界定了意动心理学的理论形态。本书区分了广义和狭义的意动心理学。狭义的意动心理学是指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而广义意动心理学是指以布伦塔诺所为代表,包括斯顿夫、胡塞尔、厄棱费尔、迈农、威塔塞克、贝努西、屈尔佩和麦塞尔等人在内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学研究取向。第四,提出西方心理学历史发展的两条路线。本书把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分别视为西方人文主义心理学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开端,自此,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各自相对独立发展,两者之间少有相互交流和彼此借鉴。

 

120037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著作)

    本专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7&ZD00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研究”(71073076)的阶段性成果。本专著以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为基础,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经济发展为现实背景,研究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本专著主要由导论和四篇内容组成。第一篇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与微观机理,主要关注的是现有发展方式形成的初始条件、路径依赖及其微观机理。第二篇从外资技术转移、技术外溢、自主创新等方面研究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与发展方式转变。第三篇研究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第四篇研究经济结构转换、相关制度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

    本专著的特点在于:一是以转型理论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为依据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二是立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进行实证研究,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专著的一大特色是研究风格和分析方法与国际惯例接轨。

    本专著对中国经济研究的启示是:1、研究对象要本土化。中国现实的经济增长是结构转变和体制转型双重演进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在这一背景下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合理的解释,而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研究又必然促进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2、研究方法要规范化。本专著采用了规范化和符合国际惯例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进行经验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120038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来自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报告(著作)

    一、产业互动机制存在问题(1)产业互动机制较弱。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2007年江苏省五大支柱产业对新兴服务业的消耗接近韩国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产业升级速度受到限制。(2)服务业投入依然不足。江苏服务业投入远低于制造业投入增长水平,限制了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提高。2003-2007年间制造业固定资产年均增幅在25.4%,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7.7%,但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足10%。(3)服务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从服务业调入调出看,江苏净调出为4个,8个部门为净调入;浙江3个部门为净调出,9个部门为净调入,而上海所有服务业行业均为净调出。表明上海事实上是区域服务业的中心,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向苏浙两地辐射,因此江苏服务业特别是苏南地区服务业受上海挤压较大。(4)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整合政策支持力度较弱。江苏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很低,行政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多,竞争不够充分。企业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致使所提供服务的规范和内容均难以满足制造业需求。

    二、建立产业良性互动机制的政策建议(1)改变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均衡发展模式,明确重点发展区域。由于苏锡常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过于依赖上海供给,站在全省一盘棋的高度,突出南京作为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的地位,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宁镇扬一体化的市场规模效应,带动苏北和苏中制造业升级。(2)以港口物流、科研及信息产业为抓手带动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密切跟踪江苏沿江制造业布局、沿海开发战略,发挥江苏制造业和港口优势,加快与皖江港口资源整合;以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为出发点,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3)推进存量服务业资源优化整合。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整合和集聚发展等措施促使已经分离出来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性业形成产业间的“垂直联合”;放开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升服务业的国际化参与程度。(4)创新集群式产业互动机制。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契机,整合外部专业生产性服务,依托现有大城市,规划建设一批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20039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研究(著作)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开放度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研究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作者对开放经济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开始于1997年7月。当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客座教授,正逢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出于自己的专业兴趣,开始关注这一命题。1997年至2001年,围绕“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这一主题,对通货紧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形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在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中,作者对通货紧缩的研究是以封闭经济为隐含的研究对象。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通货紧缩的研究就不能不考虑外部国际因素。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博士论文完成后就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国际货币主义为主要理论支撑,从金融货币层面对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对通货紧缩以及通货紧缩国际传导机制这两个具体现象的研究,是具有同样的思维形式的具体研究。从认识论角度来讲,作者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具有同样的思维形式的具体研究中抽象出共同的、一般的认识。也就是引入开放经济和制度转型这两个因素,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形成了《开放经济货币政策研究》。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研究》一书通过对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量、利率、汇率与价格和产出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汇率制度的选择及本外币政策的协调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开放经济的最优政策规则。该书始终将对我国货币政策问题的研究放在经济开放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高度重视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在研究中合理地纳入了制度性因素,努力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对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进行分析论证。在当前经济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本书是开放经济货币政策研究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也为开放经济下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0040  第一资源——科学人才观简明读本(著作)

    《第一资源——科学人才观简明读本》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科学人才观的著作。本书15万字,分12章,其中第一章阐述科学人才观的历史本源和重大战略意义;第二至第十一章分别对科学人才观10个方面理念进行阐释解读;第十二章阐述用科学人才观统领人才工作,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本书着眼世界、面向全国、立足江苏,具有系统性、开放性、战略性、实践性、通俗性的特点,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形式活泼、体系完整,融理论性、知识性和通俗性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第一,重要的理论价值。本书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中国篇”,党的人才理论的“创新篇”,科学发展观的“人才篇”,对科学人才观十大重要理念进行了系统阐释。

    第二,重大的实践意义。该书以科学人才观为主题,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江苏近年来人才工作实践为范例,全面介绍了党和国家在人才工作方面的重要决策、重大工程和重点举措,深刻阐明了人才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于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新颖的形式体例。采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精心挑选了34个“典型案例”、65个“相关链接”、7个“政策连线”,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增强可读性。每个章节还提出了一些人才发展中值得全社会“共思同究”的重点、热点问题,让读者掩卷深思。

    该书的编写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进行,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永贤同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颢瀚同志具体组织编写,省内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社科院等十多所高校院所近30名专家教授集体撰写,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等从事人才工作的实践部门参与编写,是江苏省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密切协作的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既是科学人才观在江苏实践的系统总结和集中展示,也为全国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提供了生动教材。

    该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科学人才观的专著,首次印刷20万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120041  长三角地区研发的行为模式与技术转移问题研究(著作)

    本书以制造业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能力研究范式为基础,来探究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演化机理、技术转移与技术学习的内在规律;从而指导中国企业作出明智的R&D发展决策,避免企业被锁定在技术的拿来主义与技术依赖——技术能力发展的低级化道路上。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篇,长江三角洲地区R&D的行为模式。从国际、国内、长三角地区角度对R&D行为模式进行多维度的比较观测,根据国内外关于影响R&D行为模式的理论文献,对影响长三角R&D行为模式一般经济因素进行假设,在1998-2008年全国30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从地区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政策启示。

    第二篇,长江三角洲地区技术转移。设计了一整套评价技术转移的客观指标体系,在构建技术转移一般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包括FDI、进出口贸易、产学研、科技服务、集群内技术流动等多重技术转移渠道对区域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影响,全面揭示长三角地区在开放条件下技术转移绩效、模式与技术学习的内在机制。本篇打破技术转移研究的传统二分法,建立一个更为系统的框架来综合考虑多种技术转移渠道对企业技术能力和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在理论上有较大突破。

    第三篇,政策与案例。首先对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进行了分析。多年以来,中国企业经常发送虚假的“创新类型”信号以获取政府R&D补贴, 对这一重要现象尚无学者进行建模分析,本篇建立了一个企业与R&D补贴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动态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力图刻画企业获取R&D补贴的策略性行为及R&D补贴的激励效应。填补了本研究领域的空白,其结论为甄别企业的真实创新类型提供了可信的方法。其次,本篇借鉴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典型中小代工企业三丽帽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历程研究,得出案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一般轨迹,概括出中小代工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20042  接入定价、渠道竞争与规制失败(论文)

    1、研究问题

    由于现代零售商既是网络产业,也是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竞争性交易平台,进场费的费率就是供货商接入零售商网络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时的接入价格。本文提出问题要是,第一,政府规制在什么情况下会造成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形成规制失败;第二,现代大型零售商之间存在为争夺消费者和供应商而发生的渠道竞争问题;第三,零售商竞争与价格自发调节机制运作方式如何,接入定价如何实现;第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是在最优价格已然形成时实施的过度规制。

    2、研究方法

    利用需求函数计算价格弹性,得出随着零售平台竞争的加强,零售平台收费的价格水平会不断逼近社会福利最大化情形下的拉姆齐价格结构;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研究维度,得出有实践意义的结论;通过计算消费者对于零售商的偏好强度,得出消费者在选择零售商平台的行为上的差异性。

    3、研究结论

    本文认为,零售商设置较高的通道费将会得不偿失,因为过高的通道费降低了供应商对零售渠道的需求,由于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供应商数量的减少又将使光顾零售商的消费者数量减少,最终导致零售商的交易量大大降低;本文通过考察消费者和供应商对零售商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变化,以及消费者对零售商的偏好强度的变化,证明了零售平台收费的价格水平会伴随着竞争的加强而不断逼近社会福利最大化情形下的拉姆齐价格,限制收取通道费,是对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破坏,会使市场机制变得迟滞;这使我们对于通道费有了新的认识。

    4、研究意义

    本文提出,零售商对制造商的约束是零售商演化为交易平台的直接后果,解释了零售商竞争对通道费费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零售业政策、避免规制失败、增强规制效率提供了准则;本文的研究思路不仅为以后研究大型零售业的市场行为开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解决双边市场的规制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120043  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理论与应用(著作)

    本书是国内社会科学领域计算实验基本理论与应用的首部学术著作。

    本书在充分分析社会系统是复杂系统及社会科学问题具有多方面的系统复杂性后,论述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计算实验方法这一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重要创新的基本原理、社会问题研究的可计算性、计算实验模型结构与研究框架、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研究路线、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研究范式等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并对有关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在此基础上,本书充分注意到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对作者及其研究团队近十年在社会科学计算实验领域中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企业管理及运营中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基于不确定信息的供应链协调、基于人工供应链模型的供应风险控制、供应链网络设计、投资者市场行为、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选择、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文化基因与组织行为的演化、软件产品的扩散及知识产权保护、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社会谣言形成与传播扩散等社会管理问题,通过计算实验方法取得的多方面的系列成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些内容不仅在国内,有些在国际上也具有首创性与学术前沿性,其中部分内容是首次公开发表。

    在此基础上,本书回顾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历程并依据复杂系统科学的基本思维,提出了关于当代社会科学“定性定量、科学实验、虚实结合、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体系。这一体系既是对已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凝练,又吸收了新方法的优势,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增强了体系释放出来的综合能力。本书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现代管理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的关键技术。,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社会科学计算实验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的学术专著,具有学术原创性和前沿性,对我国复杂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对管理科学方法论的创新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120044  组织复杂性管理(著作)

    面对组织内外部复杂性的不断提高,组织如何适应和得到发展,是近时期各类组织管理者面对的紧迫而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传统的组织管理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作者近十年先后申请获得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组织变革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编号:70572047)、“网络环境下多智能体组织沟通的复杂性研究”(编号:70172012)、“组织复杂性管理的环境匹配理论及实证研究”(编号:70872041)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复杂适应组织的沟通问题研究”(编号:03JB63001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组织复杂性管理”(批准号NCET-05-0453)的研究支持,围绕组织复杂性管理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汇集整理成了本著作。

    本著作内容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创造性地提出了“复杂适应组织”的概念,并对这一组织的主要运作机理——复杂适应性机制进行分析,其结论对当前企业实施组织变革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2、实证与探索研究获得了企业成长模式应该与复杂适应类型相匹配,企业的不同成长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复杂适应类型等观点,这些成果对于企业的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选择性决策有重要指导价值。3、对诸如“组织边界”、“集权-分权模式”、“员工激励”、“知识与权力的匹配”等问题,利用多主体模型构建方法和StarLogo模拟工具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在组织管理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4、提出了衡量组织复杂性与环境复杂性两者匹配效果的组织有效性指标——组织复杂适应性,提出组织适应力概念,界定了组织适应力的内涵,给出了判断企业适应力的维度。5、对组织中诸如哪些复杂性要增强或简化,如何增强或简化,以及如何控制、利用等组织复杂性管理问题,通过构建多主体-多界面组织模型,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研究。

    本著作中反映的研究工作大多属于开创性工作,取得成果不仅是对组织管理理论上的发展与繁衍,也对现实组织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120045  股票价格波动:风险还是价值?(论文)

    基于市场参与者异质偏好假设,本文运用无套利原理和期权博弈思想建立了考虑现金红利条件下的股票波动性价值模型,将股票的波动性价值表现为一对波动性收益期权和波动性损失期权的博弈,并运用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分别描述了常波动条件下股票波动性价值的分布特征。指出独立于流动性价值,波动仍是股票价格及收益的可能影响因素,且波动性价值的取值可负可正,即股票价格波动不仅可能表现为风险(负价值),也可能表现为价值(正价值)。

    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①波动性价值的正负取决于股票现金红利率和波动率水平的共同影响,且同等条件下,现金红利率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大;②现金红利率越高,波动性价值越小,并随着红利率的升高最终由价值转化为风险,根据现金红利水平的不同,具有异质偏好的市场参与者将选择满足各自不同需求的股票进行投资,低红利股票的持有者多为市场型参与者,对其而言波动主要表现为价值,而高红利股票的持有者多为价值型参与者,对其而言波动则主要表现为风险;③波动率对波动性价值的影响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态势,但在不同的红利条件下,波动率对波动性价值的影响方式不同,因而可以得到不同现金红利率条件下的最优波动率曲线,表明一定程度的波动率水平对市场参与者有益,能为他们带来最大的收益或最小的风险;④时间参数也是波动性价值的影响因素之一,波动性期权的有效期越长,波动性价值也就越大,但时间参数不能改变波动性价值的方向。⑤波动性价值与可交易股票的初始价格无关。

    此外,本文还对市场参与者异质性条件下波动性对股票价格的具体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波动性通过蕴含在股票价格中的波动性收益期权和波动性损失期权的博弈,直接影响股票的价格行为,且这种博弈归根结底表现为异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博弈。

 

120046  中国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研究(著作)

    该研究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研究”(04BZZ035)等为依托,围绕“体制”障碍与“政策”绩效,自2004年至今对耕地保护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在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和系列高水平论文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研究》(专著)成果。该研究以耕地数量、质量及时间、空间变化为切入点,以我国现行耕地保护的体制和政策为研究重点,着重探讨了我国耕地变化及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深入剖析了我国耕地保护失灵的体制障碍与政策绩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不同类型国家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国际比较研究,进而从经济、行政与法律三大方面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

    该成果的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体现在:(1)以“体制(障碍)--政策(绩效)--制度(安排)”为研究主线,构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基于体制和政策的耕地保护的理论分析框架。既能够有助于在理论上解释耕地保护的体制动因与政策绩效逻辑,又能够从实践上认知我国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体制障碍与政策困境,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2)率先从全国与地区两个尺度开展了耕地保护政策绩效与效应的研究,深刻揭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障碍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尽管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总体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与政策设定的目标相比耕地保护政策“低效”或“失灵”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与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地方竞争体制和行政管理四大体制固有的障碍密切相关;(3)创新性地开展了“三种类型”国家(地区)耕地保护体制与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耕地消耗呈现“经济水平-增长速度-资源消耗”不同组合的“三阶段”特征,并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与耕地保护经历相吻合,从而能够充分借鉴国外类似国家不同发展阶段耕地保护在体制与政策层面的有效举措与成功经验。

 

120047  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

    本调研报告立足于新时期江苏“两个率先”的新目标及新任务,着重探讨目前苏北究竟处在什么发展阶段?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如何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制定并实施哪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和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一、跨越发展新阶段,全面小康冲刺期。依据国际通用的理论模型、划分标准及计算方法,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结合苏北实际,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分析,认为当前苏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从城市化水平考察,处于城市化中期的快速扩张阶段;从小康实现程度监测,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的冲刺阶段。但苏北五市间所处发展阶段具有较大差异性,呈现三个序列:徐州为第一序列;盐城、淮安和连云港为第二序列;宿迁则为第三序列。二、围绕七大重点任务,推动跨越发展。按照全省“两个率先”的总体部署和各市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十二五”时期,确定苏北跨越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为适应问题导向性和阶段赋予性的双重发展需要,苏北应着力完成七大重点任务: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2、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新型城市化水平;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整体水平;4、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高民生幸福水平;5、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水平;6、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7、加强区域分工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三、突破四大瓶颈制约,实现跨越发展。为确保又好又快完成重点任务,急需解决四大瓶颈问题:1、人才资源匮乏;2、创新能力不足;3、资金短缺;4、市场化程度低。四、完善六大政策措施,保障跨越发展。1、完善区域联动发展政策;2、完善产业转型升级政策;3、完善科教支持政策;4、完善城乡一体化政策;5、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120048  加快构建江苏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决策咨询报告)

    本研究报告系2011年江苏省政府重大招标课题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研究课题(11EYA007)的研究成果。

    报告首先从总体上对江苏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描绘。阐述了江苏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结构以及总体布局,并运用CGE模型预测了江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六个方面的目标。在系统分析江苏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江苏“十二五”期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紧抓国际和国内经济格局变化给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调高、调优、调强产业结构;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各主导产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通过优化产业内容与产业空间布局来构建和谐的区域产业体系;加大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支持力度;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的金融支持机制;构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整合区域发展战略和突破传统区域行政划分,等等。

    报告有如下主要特点:①理论分析贴近学术前沿。首先探索性地将现代产业体系区分为区域产业体系与国别产业体系,并根据国际通用的“产业增加值率标准”、“恩格尔效应标准”、“鲍莫尔效应标准”、“资本深化效应标准”、“阿明顿效应标准”、“风险/收益比标准”,对江苏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描绘。②突出问题导向,研究方法注重深度调研。通过对江苏产业演变规律的总结,通过对江苏现有产业政策的梳理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查找出江苏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③对策突出可行性、操作性。为了进一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课题组对2011年上半年在省委党校学习的172名处以上领导干部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进一步明确了制约江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七个方面的主要障碍。同时,紧扣江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的实践提出政策建议,力求对江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120049  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对苏锡常地区社会影响计量研究(决策咨询报告)

    本成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事件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这一事件对社会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及其货币化计量研究,可为太湖流域环境长远规划及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为我国同类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提供借鉴:

    ①分析了蓝藻事件对社会影响的机理。蓝藻事件对无锡地区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从居民生活质量、居民身体健康、心理状况、居民环境意识、就业、公共服务、社会系统和谐度七个方面,分析了蓝藻事件对无锡社会影响的规律性。

    ②建立了太湖蓝藻事件对无锡地区社会影响的多Agent模型。以Repast-simphony为平台,建立蓝藻事件对居民收入水平、相关产品价格、居民生活水平、社会支持、环境因素和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影响的模拟模型,并在运用JAVA语言编程的基础上,将事件对居民收入水平、价格、生活水平三个方面影响的模拟模型在Repast-simphony平台中进行运行。社会影响的货币化计量开创了社会学领域定量研究的先河。

    ③对上述社会影响进行货币化计量。在对各种社会影响进行损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影响损益的计量模型。经过实地调研的大量相关数据,计算得得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损失和收益,说明短期内蓝藻事件给无锡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从长期看太湖水环境的治理又会带来大量的社会效益。

    ④对事件影响社会系统的和谐度进行了测量分析。借鉴顾客满意度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包含6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的社会系统和谐指标的统计评估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统计评估,结果表明蓝藻事件对社会系统和谐产生一定的影响。

    ⑤对策研究。研究提出了健全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环境资本升值、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医疗卫生监控、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开展危机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促进环境保护行为、推动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与行为的统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持续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市场化建设,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机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提升水环境管理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120050  政府网络发言(著作)

    政府网络发言,既是一个在政治传播、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等学科交叉领域应当予以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在各级政府的网络问政具体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书在对全国网络发言人工作特色鲜明的做法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围绕网络发言人的工作机制建设,重点从政府网络发言人的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组织架构和效能保障等方面,作了跨学科的应用研究,致力于推出有分量、有深度、有价值的应用对策性成果,构建政府网络信息发布、网络问政承接、网络形象塑造的实施途径,为党和政府应对网络工作和决策提供服务。

    本书主要特点:1.注重研究的原创性,创新理论运用。《政府网络发言》既传承了传播学的理念,又借鉴了政治学、物理学等相关及非相关学科的概念。它借鉴了政治学的概念,将网络发言人的主体特征定位于政府的网络代言者、网络问政的承接者,在传统新闻发言人信息发布、形象代言的基础上做了拓展。将网上舆论生态的变化描述为意见参与原子化、舆论涨落随机化、舆论共鸣圈层化、舆论延展持续化、舆论主张行动化,则是传播学与物理学的融合深化。2.注重研究的针对性,立足政府传播。面对5亿多网民,政府应当如何发言才能有效地与网民沟通、交流,成为制度运作中最重要的课题。本书立足强化政府网络传播的角度,研究如何增强网络发言的主体意识,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通过网络空间充分表达政府声音,与民意表达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为各级政府网络发言提供较为成熟的制度框架和运作模式。3. 注重研究的实用性,提供现实路径。《政府网络发言》的研究,始终致力于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对网络工作的认识问题,剖析网络舆论环境、网上舆论聚合特点、网络问政与政府网络发言现状,研究网络发言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二是解决政府网络发言的机制问题,着眼于为政府网络发言提供现实制度和配套的问题解决机制。三是解决政府网络发言的方法问题,加强网络发言的能力提升与制度建设,避免“网络官腔”和打“太极”,做到网上反映、网下解决。本书的研究成果,将为政府网络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为政府网络发言活动、网络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网络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有效途径。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