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二等奖简介(一)

发布时间:2011-08-05 | 信息来源:

 

     
    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二等奖简介(一)
    

    110031  共和传统的历史叙事(论文)  张凤阳(南京大学)
    面对强势的“民主”和“自由”,应该怎样测量“共和”的思想温度,并把握其在现代公共生活中的平衡功能,是本文着力探讨和尝试解决的理论问题。1、逻辑地勾勒了共和主义治国纲领的“理想类型”。本文认为,“公共性”乃共和主义的价值中轴。围绕这一中轴,古典共和传统衍生出两条交叠互补的治国路线。一是“德治”,即通过美德教育,引导公民对公共利益做出优先选择;二是“法治”,即通过混合均衡,防范公共权力蜕变为操控在个别人或个别集团手中的私器。2、历史地考察了共和传统的现代转型及其与“民主”、“自由”的思想差别。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申并发扬共和传统,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3、比较分析了共和主义的精神气质及其当代价值。本文认为,激进民主的诉求过“热”,而消极自由的逻辑则太“冷”。与之相比,共和传统讲究的是勿过勿不及的“中庸”,推崇的是对“中间”的恰到好处的“命中”。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重要任务的当代中国,如何开辟并拓展“共和”的话语空间,以缓解“民主”的压力、弥补“民主”的不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10032  行政学(著作)  张永桃(南京大学)等


    本书是在2003年版《行政管理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鲜明特点:1、对原书的基本理论体系做了进一步扩展,补充了相关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使本书具有了前沿性和前瞻性;2、密切联系中国公共行政的现实问题,因而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3、紧扣时代主题,如“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等,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行政与行政学;第二章、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第三章、行政组织与行政结构;第四章、行政职能与公共服务;第五章、行政领导与领导体制;第六章、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第七章、人事行政与人事体制;第八章、公共财政与公共预算;第九章、行政监督与依法行政,包括行政监督概述、行政监督的类型和体系、依法行政与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完善;第十章、行政文化与行政伦理,涉及行政文化概述、行政文化建设、行政伦理与行政伦理制度化;第十一章、行政效率与绩效管理,包括行政效率概述、行政效率的测定与评价、行政效率与行政公平、行政绩效管理与指标体系;第十二章、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包括行政改革理论及其发展、中外行政改革实践和政治发展与行政发展。 


    110033  论主导价值观(著作)  陈章龙(扬州大学)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尤其是转型社会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合理性的主要依据,成为人们社会信念、社会信仰和社会理想的灵魂。本书试图在理论界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探索社会转型的社会学内容和哲学意蕴,分析价值观的内在结构,尤其分析价值观变革对社会转型、社会发展的内在价值,思考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基本规律;从社会转型引起的价值观变化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探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深入分析主导价值观确立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从矛盾分析方法和比较方法入手,认清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即集体主义的深刻内涵,并微观地探讨集体主义价值观实现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全书立足于变化着的人类生活,着眼于人类的未来发展,在扬弃人类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为人类生活提供主导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价值体系。在实践上,社会主导价值观应从舆论引导、社会奖惩、社会教育、政策调控和法律约束等外部制约机制以及认知接受、道德制约和利益调节等内部机制加以完善,从而让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往、对话、理解,最终达成共识。


    110034  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第二版)(著作)  李滨(南京大学)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1.介绍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和当今各个学派的思想渊源以及它们的方法论基础与特色。 2.分析全球市场体制是如何塑造的、变化的,各国、各阶层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如何,以及它们在这些市场体制下权力与财富的分配关系,这些国际市场体制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目标性规范,以及这些体制的运行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革的最终动力是什么。 3.具体分析国际贸易体制、货币与金融体制、跨国生产方式的塑造、运作和内在的机制,以及它们内在的权力与财富分配关系。 4.分析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及其可能的选择;发展中国家各种发展战略的评估,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 5.经济全球化过程给国家带来了双重影响,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措施可能带来的政治经济结果;全球化与国际和平与稳定的关系;以及各类国家追求怎样的国际经济秩序。


    110035  世界的新民主治理——终结邪恶的战略选择(著作)  钮汉章(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等

    美利坚的帝国霸权、国际恐怖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世界民主主义三大思潮与三股基本力量的互动与撞击,形成了当代世界新的战略格局和战略态势。如何终结美利坚的帝国霸权和国际恐怖主义两大邪恶?如何避免国际冲突失控?如何争取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古往今来的战略家们的思路无非是三条:帝国、霸权统治的思路;革命、大同的思路与和平共处、民主治理的思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当今世界多极化形势下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向世界人民展现了在全世界根除邪恶的战略选择:广泛吸纳各种全球治理的合理因素,走出西方主导的“民主治理”的误区,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实行世界人民逐步掌握自己前途和命运的“新民主治理”,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书论证严密:导论对全书整体把握;上篇对美国霸权的形成、发展与特征加以梳理;中篇对国际恐怖主义何以成为社会公害的历史、社会、心理以及个案的分析,揭示终结国际恐怖主义之路;下篇从世界民主的历史发展揭示世界新民主治理的必要性与历史发展趋势。


    110036  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著作)  桑学成(江苏省委党校)

    按照什么是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执政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逻辑思路,本书从六章构建了研究框架:第一章从探讨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以及执政党先进性与革命党先进性的不同要求和路径差异入手,阐明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内涵与认识方法。第二章分别从历史和时代两个视角阐述了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根据与时代价值。第三章到第六章,把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途径:一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创新工程;二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核心工程;三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基础性工程;四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保障工程。针对党执政后头29年惯用运动的方式开展先进性建设的弊端,以及重视教育忽视制度等缺陷,提出要走一条既依靠群众又不搞群众性政治运动、既靠教育更靠制度的先进性建设新路子的对策建议。


    110037  政府伦理研究(著作)  高晓红(东南大学)

    本书共七章,分上、下两篇,上篇分析了政府伦理的道德哲学基础,下篇探讨政府伦理的逻辑结构与现实建构。政府不仅是行政组织而且是政治组织,还是伦理组织。政府的伦理本性体现为政府本身所具有的某种道德价值目标和伦理内涵,具体言之,政府内含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蕴涵着制度伦理的支撑、包括着组织伦理的内容。因而,政府不仅是一个政治实体而且是一个伦理实体,政府伦理的建立也就具有了内在必然性。政府是一个伦理的实体,是社会共体的灵魂,作为组织的政府还是一个道德的主体。在政府中蕴涵着“政府伦理精神”,而“政府伦理精神”是公务员个体与政府组织整体相统一的、作为实体的政府的伦理意识与伦理意志的复合。政府组织的道德责任就是实现其公共性。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属性和价值取向,因而实现公共性不仅是政府组织的政治任务,而且也是政府组织的道德责任。政府组织是由政府制度、公共行政(政府行为)和公务员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化有机结构,所以政府伦理的逻辑结构是由政府制度伦理、公共行政伦理和公务员道德所构成,政府伦理的现实建构也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110038  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著作)  孔繁斌(南京大学)

    本书作为对多中心治理运作机制的一项探讨,在深入系统的研究中梳理了多中心治理的含义和形态特征,准确地把握了其在社会治理历史进程中的属性,阐述了其历史合理性和价值正当性,并对其运作机制的理论模式给予了阐释。“多中心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逐步占据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学术议题,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治理转型必须直面的一个结构性实践课题。社会治理中“多中心性”问题,实质是人类合作理性的扩展,是民主治理的一项策略。因而,“治理革命”的主题在于多中心治理的不同主体间如何建构合作关系,形成不同于“中心—边缘”的治理结构。本专著以公共性再生产为基本命题,将研究视点聚焦于多中心治理运作中的合作机制建构问题。这一研究将规范政治学、历史类型学和建构主义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叙述框架;从古典政治哲学中合理地借取了“相互承认”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层层递进的阐释;从当代实践哲学的“事实与规范的紧张”命题中获取方法支援,为行为层的合作机制寻找“思维机制”的家园;在公共行政日益接受现代性重建的整体规划这一前提下,对合作治理的角色规范给予了后现代解释的尝试,将“他在性”引入合作机制建构的理论阐释与论证之中。


    110039  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 (著作)  李永刚(南京大学)

    本书以传播为入口,以政治学为工具,以社会发展为旨归,对互联网民意表达和政策管理视域中的重要问题予以了细致梳理和深入检讨。本书认为,互联网的活跃表达及其严格监管,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特殊景象。设身处地考察,中国政府目前的处境是:一方面必须努力追赶信息技术的时代潮流,一方面又要努力规避新技术带来的政治杂音;一方面乐意见到民众在线表达和参与给社会带来的活力,一方面又试图节制对民族国家长治久安不利的狂躁情绪。本书认为,从政府的角度看,互联网监管思路的演变是一个政策学习的过程。从多层级的角度看,现有的互联网监管体系至少可区分出四种不同角色,即充当主导者的中央政府、充当执行者的部门与地方政府、充当协作者的运营机构以及充当自律和相互监督者的网民。不同角色的行动逻辑各不相同。本书突破现象描述和线性思维的局限,建构了一个多阶层-多偏好的分析框架,准确阐述了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过程中的多方互动关系,对“防火墙”这一政策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合理的观察分析,对行动背后的制度与结构因素展开了有深度的探寻,有助于全方位了解监管政策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传统。


    110040  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著作)  李承贵(南京大学)

    本书以佛教观为中心,以宋代主要儒家学者为线索,对他们关于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分辨、整理、研读,以使他们对佛教认知、理解和评价的内容全面而系统地展示出来,并对每位儒家学者之佛教观的各自特点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宋代儒士佛教观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探索,形成以下基本观点:1、宋代儒士佛教观是考察、研究、确定宋代新儒学与佛教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2、宋代儒士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值具有“本位性”、“实用性”、“隔膜性”、“否定性”、“多样性”等五大特征;3、宋代儒士所展开的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其基调是批判的、否定的,其目标则是儒学的复兴;4、宋代新儒学与佛教的基本关系是“儒体佛用”的关系;5、宋代儒家学者的佛教观及其特点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复杂影响;6、宋代儒士认知、理解佛教以重新建构儒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上启示。


    110041  组织伦理:现代性文明的道德哲学悖论及其转向(著作)  王珏(东南大学)

    本书对组织的伦理探究,既从伦理世界的逻辑进路,也从生活世界的现实建构双向展开,力图给组织伦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作者主要循此理路展开研究,具体内容的陈述分为上、下两篇,共计六章。 上篇“伦理世界中的组织”,主要是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对组织进行伦理研究。这部分内含三章内容:第一章,揭示组织的伦理本性,指出组织是实体与个体、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的统一体,组织伦理的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性。第二章及第三章的主旨在于揭示组织的伦理特征。道德哲学视野下的组织,既是一个伦理实体,也是一个道德主体。但它与自然性伦理实体及个人道德主体不同,是一个创生性的伦理实体及实体性的道德主体。下篇“组织的伦理异化与组织伦理建构的哲学基础”,主要分析和揭示组织伦理异化的缘由,并试图从道德哲学角度揭示组织伦理的“拯救”之途。第四章,旨在阐明严格意义上的组织作为人类智慧的创造物,是现代文明的结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分离产生了现代组织的悖论,并使得伦理异化、道德遮蔽。第五章和第六章着重对组织伦理建设进行道德哲学的探讨。


    110042  财经信用伦理研究(著作)  郭建新(南京审计学院)等

    本书立足于现代财经信用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现代信用危机实质上是经济关系及其伦理或价值关系的一种失衡,提出信用从本质上说是经济关系与伦理关系的一种价值同构和规范互补;针对现代信用是经济关系与道德关系相互博弈的一种历史性的均衡,提出信用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是经济律与道德律在规范意义上的一种关系同构。两者各自植入自身的价值以支撑和维系信用的良性运作。由此,提出信用是一种经济伦理实体。完整的信用机制必须包括信用制度体系、信用价值体系与信用信息体系三个方面。综上所述,信用是一种经济伦理式的信用。信用伦理是对信用中所存在的这种经济伦理特性的描述和刻画。伦理道德在信用一般中所体现的这种道德价值在信用机制中的质量及其含量决定着一个财经信用体系的完备情况与稳定程度。由此,财经信用体系中应该全方位地融入伦理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建设与制度文化环境建设把信用伦理价值衍生到各种信用活动中去,从而减少信用机制的失信、失真风险。在具体的财经信用领域,从金融信用、会计信用、财税信用、审计信用、企业信用等方面进行伦理相关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性建议。


    110043  中国三论宗通史(著作)  董群(东南大学)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最早成立的宗派之一。本书是佛教宗派研究专著,虽然说是研究一个具体的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但此宗思想的实际形成是在南北朝时期南京的摄山栖霞寺,因此,本书不只是对于三论宗本身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江苏的佛教文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突显了江苏,特别是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本书的内容,依照三论宗思想本身的历史线索,以江南的般若学派、陕西的关河三论学派、南京的摄山三论学派、吉藏对三论宗的实际创宗而形成的嘉祥三论、唐代三论宗发展的多元形态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构成的三论宗发展史为主要线索,辅以般若学和三论宗所依据的相关经典的翻译为副线索之一,关河三论学派重要代表僧肇的思想诠释史所形成的“肇学”为副线索之二,由此一主二辅的线索构成全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本书比较全面而深入地揭示了三论宗的发展历史、思想演进、相关人物的主要观点,其中有些人物的思想是第一次在汉语学术界的佛教史研究中被详细论述。


    110044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著作)  郭广银(南京大学)、杨明(南京大学)等

    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课题的最终成果。本书系统反思了我国高校几十年来特别是二十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广泛借鉴世界各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立足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发展的实际,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以新时期大学精神为灵魂,建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系统,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全书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一)历史传统的反思。回顾与总结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与传统、国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初步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到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二)基本理论的分析。界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地位,确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动力和功能。(三)实践系统的建构。提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在深入领会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政策、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考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的背景下,试图突破前人、有所创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一些基本理论与创新成果表达出来,使此书具有了前瞻性、操作性。


    110045  现代化原点结构:冲突与转型(著作)  夏东民(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本书在发展哲学领域创立了社会转型原点结构理论: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原点结构对其转型方式、过程和类型有着先在的制约性和影响力。一是任何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都有其原点结构,包括了原点的国内外条件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要素;二是偏态分布的原点结构导致社会转型过程往往也呈偏态。滞后要素与前行要素之间构成一种独特的社会张力结构;三是这种张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要求调整滞后要素与前行要素之间的关系,由此会产生四种调整方式:(1)当前行要素的力量远大于滞后要素的力量时,会形成一种超乎寻常的革命,引发社会动荡。(2)滞后要素力量远大于前行要素的力量时,会形成“复辟”式或退行型变化。(3)当两者拉力相当且急速加剧拉力间的强度,会导致张力弦断裂,转型社会失败。(4)当两者的拉力相当时,通过不断完善后续条件,不断消解或弱化滞后要素的制约牵制力,保持适宜的社会张力,此时的社会转型呈健康发展态势。影响上述社会转型危机和成功的内在机理均呈现出对原点结构的路径依赖。在社会转型中,以原点结构理论为指导,有助于规避危机路径,使社会转型遵循良性发展的规律,沿着正确方向和成功轨道推进,从而实现成功的社会转型。


    110046  自由的尘世根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究(著作)  曹典顺(徐州师范大学)


    本书以自由问题为切入点,对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重要著作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首先把黑格尔的法哲学置入近代以来的哲学史上,并对其理论背景进行了学术上的清理,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深层课题是要克服现代性自由观的困境并重构自由原则。以此为背景,本书探讨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真实动机,即揭示黑格尔法哲学中所表达的思辨自由观的内在理论缺陷,并试图为自由寻求现实的基础与道路。围绕这一主题,本书对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理性思维方式及其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国家观的批判、国家权力体系设计的批判,作了专题性的研究。书中认为,在马克思看来,“国家”并不具有黑格尔法哲学所赋予的自由功能,国家只不过是在思辨理性思维方式基础上构筑的虚幻共同体,以国家理念构筑的权力体系,不但消解不了个人与社会共同体的矛盾,反而使得思想史上的自由之光,重新蒙上了天国的灰暗。本书最后阐明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110047  翻译批评学引论(著作)  吕俊(南京师范大学)、侯向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翻译批评学专著。翻译批评学是以价值哲学为哲学基础的,以评价理论为指导的。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哲学正是引进了主体这一轴,改变了原来翻译批评只关注客体一轴,把原作与译作的等同性与语言的对应性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错误倾向,它将主观合目的性与客观合规律性结合起来,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把翻译活动同满足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这一宏大目标结合起来。这对翻译的实践批评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也开拓了译学研究的视野,把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填补了我国译学研究这方面的空白,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本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了价值哲学与评价理论在翻译批评研究中的指导意义,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等重大原则问题;第二编是翻译活动的要素批评,其中涉及到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中介与环境的几个重要因素的性质与特征,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厘清了一些重要概念,批判了一些错误思想,对译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编是方法论批评,指出了当前以关系实在论代替实体实在论的时代精神特征以及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指出翻译研究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性。


    110048  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著作)  杨柳(南京大学)


    本书以接受美学的研究范式为主,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翻译理论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1955-2006)在中国的接受、内化、批判、否定和重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理论接受效果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并对中国翻译界面对西方学术理论的强势霸权所应采取的对策做出尝试性回答。包括八大内容:西方翻译对等论在中国的接受,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流布,多元系统论在中国的位置,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遭遇,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解构,阐释学翻译理论在中国的阐释,以及口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作者选取了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典型的翻译理论进行考察,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将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模式的转型问题与西方译论的接受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一方面既可深化对西方译论接受过程的内在动力的揭示,另一方面也可深化对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模式的转型的内在矛盾的揭示。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西方译论对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模式转型的影响,二是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模式的转型对于中国接受西方翻译理论所产生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参照,构成了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接受史的独特景观。


    110049  认知视阈下英文小说汉译中隐喻翻译的模式及评估(著作)  张蓊荟(徐州师范大学)


    本研究采取语料库法、问卷法和归纳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主要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原型理论对隐喻翻译的意义建构和情感激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自建语料库(45部英文小说语料库及其汉语译文),发现了隐喻翻译中意义建构的模式。通过对隐喻翻译过程中意义建构的统计和描述,作者发现隐喻的意义建构在大到框架和认知模式方面,小到关键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变译。当英语原文中的认知模式与汉语中的认知模式完全不同时,译者多半是抛弃原来的认知模式,而用中国人认知语境中相应的认知模式加以取代。至于关键关系变化,作者发现有大部分变译译文在范畴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发生了变化(第四章)。为了研究情感激活,作者制作了语义原型情感维度模型的问卷英汉各一份,并且建立了英语熟语语料库和汉语熟语语料库,在统计分析问卷和研究语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动物语义原型情感维度模型,并推演出一个拓展的语义原型情感维度模型(第五章)。为了评估隐喻翻译效果,作者又建立了一个含有63部中文当代小说的语料库,并从中发现了中文作家使用隐喻的倾向(第六章)。在总结隐喻翻译的意义建构和情感激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隐喻翻译的模式并设定了相关参数。


    110050  叶玉森甲骨学论著整理与研究(著作)  叶正渤(徐州师范大学)


    本书是一部全面整理、研究叶玉森甲骨学论著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对叶玉森生平事迹作全面研究与介绍的著作。叶玉森不是专业甲骨文研究者,但在甲骨文研究的早期就写出了五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在当时影响很大。本书的主体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叶玉森甲骨学五种著作的校读,第二部分是对叶玉森古文字考释方法和对甲骨学研究所作贡献的总结,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在第一部分,本书作者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