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二等奖简介(二)

发布时间:2011-08-05 | 信息来源:

     


    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二等奖简介(二)

     
    110066  中华大典·文学典·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著作)  黄进德(扬州大学)等

    《中华大典》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工程出版规划之首。为控制篇幅,《文学典》不收文学作品,只是以时代为纲、作家为目,形成以时代统作家、以作家统资料的框架结构,汇编成纵横交叉、脉络分明、论述文学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学总集、体类、作家及其作品的大型类书,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编在手、思接千载、信而有征的研究资料渊薮。《文学典》下设六个分典,自成卷秩。《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1997年4月启动,2007年4月出版。 魏晋南北朝,名家辈出,小家林林总总,代不乏人,本书所收588位作家中鲜为人知、现行各类文学史著作未尝道及者居多,数以百计。本书从普查上起三国、下迄辛亥革命存留的大宗文献入手,从中遴选出足资参考的1200余种典籍,逐一筛选、辑录得有价值资料近500万言。然后恪守“大家”求精、“小家”取全的编纂准则,按照既定的编纂体例编纂成集。本书选录资料所用版本择善而从,为杜绝讹误,举凡鲜为人知的善本、珍本、孤本,多通过照相或复印后慎加点校。引书格式也作了必要改进,按照国际惯例,既表明作者、篇名,也昭示出处,包括书名、卷次或子目,便于读者检索、复核。


    110067  楚辞讲演录(著作)  周建忠(南通大学)


    本书凡八编二十七讲,四十五万言。一、二编为“屈原研究”,包括屈原家族、生平、思想研究;三至七编为“楚辞研究”,围绕两千多年来的历史疑难,详解屈原全部作品;八编为“屈原文化传承研究”,以端午节为例,探析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说明“屈原情结”是我们民族性格、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书中汇集了作者楚辞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多年研究的成果结晶,很多见解是其长期思考探索的一家之言,比如,指出将“中国端午节”与“江陵端午祭”完全等同的看法,是不准确的;认为“中国端午节”与“江陵端午祭”完全无关的说法,是违背历史的。端午节早就存在,端午节的所有民俗、仪式均与祭神礼先、避瘟驱鬼有关。是屈原选择了端午节,历史选择了屈原。攻坚克难,对众多学术悬案进行深入浅出地研究。比如,对屈原家族、《离骚》分段、《天问》错简等,都一一考述,有理有据,填补了这些领域的学术空白。条理井然的文风,略带抒情的文笔,构建经典作品的诠释模式。努力避免学究作风,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力,在研究与普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比如对《离骚》首八句原型的考述,对《涉江》、“二湘”的探索,对“浪漫主义”的剖析,既给学生以学术的厚重,训练他们的理性思维方式,又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美感,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与兴趣。


    110068  人类设计思潮(著作)  翟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陆少游(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


    本课题的视角是——从批评包豪斯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工业社会设计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史,分析作为设计“经典”理论——包豪斯的历史价值、历史局限及对当代设计教育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以工业时代为历史基点,向前追溯到农业时代、渔猎时代,向后延伸到信息时代,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东西方设计文化、设计理念的演变和发展,力求使设计思潮的研究植根于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哲学、美学发展的大环境之中,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探寻设计思潮的深层根源,理清其文脉和发展态势。作者认为,在进入信息社会后,应该在对中西方设计思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优良基因的互补和融合,由 “工业设计”走向“信息设计”,实现从刚性设计向柔性设计,从批量设计向个性设计,从理性设计向感性设计,从人本设计向生态设计,从实体设计向虚拟设计的转化,以及向“体验设计”和“感觉设计”的发展,亦即在高层次上向“手工设计”精神的回归。在全球意识和人类类文明胸怀的大前提下,实现中西方设计文化的互动双赢、异质文明的融汇创造,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全新的“有机设计体系”。


    110069  图像的意义——中国美术史研究文集(著作)  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


    本书是一部研究图像及其意义的系列文集。收录的11篇文章,多以作品为直接研究对象,通过风格分析并辅以史料考证,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原创性阐释。此书的辑集出版,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为五点:一、强调“图像”在美术史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该书借助于图像分析的若干个案,旨在表明:研究绘画史,无论是“实证论”还是“观念论”,必须广泛地从各时代之作品里抽引结论。研究者只有通过对图像及其风格的历史原境分析,才有可能把握图像在整个文化脉络中的实质意义。二、将“空间”问题引入到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并进而探讨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宫乐图》一文,通过画幅中心长条桌呈现的形状分析,指出中国绘画普遍存在着一种“近小远大”成像原则,这种“反透视现象”是中国画家空间表现主观性和能动性的具体体现,是独立于西方“焦点透视”之外的一种心理空间图式。三、对《簪花仕女图》的断代、作品归属提出质疑,并重新诠释其图像意义。四、运用图像心理学方法,分析图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或画幅制作语境。五、通过图像文本探讨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110070  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著作)  居其宏(南京艺术学院)、乔邦利(常州工学院)


    本书采用上下编的结构。上编为纵向的历史脉络梳理,以交代背景、各家观点争鸣、作者简要评析的模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紧密结合新时期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和音乐学研究的实际状况,分为拨乱反正时期的音乐思潮、阵痛与转型时期的音乐思潮、曲折与回流时期的音乐思潮、恢复与重建时期的音乐思潮、多元争锋时期的音乐思潮等5个发展阶段,对新时期不同历史时段出现的音乐思潮进行了“速写”,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一幅音乐思潮的“全景图”。下编为横向的专题研究,分为思潮回顾、围绕思潮所引发的论域及论点的梳理、作者评价三个板块,对新时期出现的代表性、曾引起音乐界广泛关注和论争的事件,如“流行音乐中的思潮与论争”、“‘新潮音乐’中的思潮与论争”、“音乐批评及其学科建设”、“对现当代音乐史的‘回顾与反思’”、“美学思潮及其论争”、“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重写音乐史’的理论与实践”、“当代音乐史写作中的思潮论争”、“关于‘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论争”、“市场经济与新世纪音乐思潮”等10个专题进行深度挖掘与浓墨“素描”,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近景画”,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评价和观点。


    110071  中国服饰百年(著作)  廖军(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许星(苏州大学)

    本书是对上世纪初至今的一百年间中国服饰发展和变迁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是一个“衣冠王国”,五千年的历史赋予了服饰太多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服饰一直被统治阶级作为分贵贱、辨尊卑的标志,这种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礼制在20世纪初才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结束。民国时期取而代之的是体现进步的中山装和西风东渐的洋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服饰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物质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崇尚简朴;文革十年,部队的绿军装、绿军帽曾经是最令人羡慕的时髦装束;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最初的盲目接受,简单摹仿,到今天的各取所需,多元纷呈,这一切都表明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书以年代为主线,将这一百年分为五个历史时期来进行研究。在广泛收集资料(包括老照片、老服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服装及饰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由表及里的研究,找出发展的规律,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将一百年来中国的服饰变化和其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生动而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喜爱和关心中国服饰文化的人都能从中回味和体会中国人的服饰文化情趣。


    110072  石刻刻工研究(著作)  程章灿(南京大学)


    本书为石刻刻工研究的第一部专著。石刻是中国书法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每件碑刻都离不开刻工的精雕细凿。遗憾的是,由于古代刻工社会地位低下,相关文献记载极其稀少而零散,历代关注者更是寥若晨星。本书作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从事石刻文献,遍检100巨册《石刻史料新编》、100巨册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资料汇编》、《北京图书馆藏画像拓本汇编》、《千唐志斋藏志》、《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新中国出土墓志》等诸种石刻文献丛编及众多方志、诗文集、笔记、考古简报等资料,辑录历代刻工逾4000名,征引碑目4500多条。本书下编将这些刻工以年代为序,并详注其相关信息及碑目文献出处,成《石刻考工录补编》,并附人名索引,便于检索。在广泛辑佚的基础上,本书上编对石刻刻工群体展开专题研究。上编共8章,从学术史回顾及研究方法总结开始,从历代刻石官署建制及职员构成、刻工家族化与地域化组织、刻工地位及身份认同、刻石工艺与书法碑帖的艺术表现、刻工与书画篆刻家、刻石与刻印等多个专题角度,作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涉及碑刻文献、碑帖制作、书刻制度、石刻艺术等诸多领域,综合使用了文献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方法,时代上跨越从汉到清二千多年,论述视野开阔,论证严密,征引宏富。


    110073  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著作)  王咏(南京大学)


    本书以江苏省吴地(苏州、常熟)的民间琴社——“今虞琴社”、“吴门琴社”为具体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直至2002年古琴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止。结合整个宏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变化(涉及到民国、建国初期、文革期间、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性时期的文化-政治政策)考察了民间琴社的社团运作、传承群体、风格题材的变化。以江苏省古琴艺术场域为平台来研究“国家-社会”的关系,以传统艺术变迁和传承为研究切入口来关注国家、地方力量与民间艺术群体间的互动形态。本研究主要关注了传统艺术的失落、复归与国家的行政干预以及文化建设政策之间的关联程度,在看似普通的传统艺术发展变迁的表层问题下,隐藏着微妙的政治程序。通过运用社会学“国家与社会”的理论对吴地古琴艺术的变迁、传承、古琴实践者与国家、地方政府的互动行为进行微观政治分析,以希冀能进一步拓展、丰富学术界对传统文化载体与象征系统的全息认识,凸现出传统艺术作为一种隐形意识形态在各种不同的历史时段中的表达方式。专著试图论证:在不同阶段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者与国家意志、地方力量之间存在着和而不同的博弈关系。


    110074  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著作)  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1985年编写出版了《中国画论辑要》,经过20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在《辑要》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补充与调整,编著成《中国历代画论》上下卷(简称《新本》),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一、《新本》框架结构明显不同于《辑要》,共分九大部分:中国画本质特征论、起源发展论、功能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范畴论、风格流派论、评赏论、中外绘画比较论。试图勾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其二、《新本》不仅字数、插图多了一倍,更补充了不少新的内容,如中国画的本质、特征、起源、美丑、雅俗、文质、比德、中和、理法、欣赏及中外绘画比较等论说。在本质论中,首先揭示中国画特有的哲学本质——画即是道。功能论中,将过去认识、教育、审美功能的提法,改为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又补充了审美调剂功能。其三、《新本》增加了近现代部分,主要是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鲁迅、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高剑父、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俞剑华、宗白华、潘天寿、丰子恺、林风眠、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石鲁、黄胄等人的画论。让传统画论与近现代画论在同一理论体系下得到梳理,更完整地、清楚地看出传承与发展的脉络。


    110075  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著作)  孔六庆(南京艺术学院)


    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述明代以前的院体花鸟画,其余五章各从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成因、成就、衰落之因、影响、史学意义诸点进行研究。主要观点:明代帝王,是明代院体花鸟画发展与衰落的总因。本著关键词的“院体”概念,有以实现皇帝审美意志为内涵而随时代动态发展的特点。紧紧抓住“院体”概念的“帝王审美意志”本质特点,同时注重特定时代的外向性因素与艺术自律内在性因素进行研究,去完整标示历史的明代院体花鸟画特点及前后关系。从一般美术史家少关注的古文献如《高皇帝御制文集》、《大明宣德帝御制文集》等第一手资料中,研究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其他代表性皇帝的审美观与绘画审美思想,去打开明代院体花鸟画“院体性”的深门。第一次标出朱元璋尚“雄、猛、力”的审美观与绘画审美的作用;第一次指出林良狂猛之气的笔墨不但是朱元璋“雄、猛、力”审美的视觉表达,而且有匡扶正义交战邪恶的时代图像意义;第一次探究了朱瞻基绘画审美与“御前画史”孙隆花鸟画的密切关系;第一次考证出林良至少在“景泰六年八月”前就成为了宫廷画家;第一次对明代院体花鸟画的衰败作出全面阐释;第一次明确了明代院体花鸟画有工笔、粗笔没骨、水墨粗笔三种形态及其创新意义等等。


    110076  《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著作)  刘迎胜(南京大学)


    《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是研究回族形成史与明代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双语资料,有各种刊本与抄本传世。因传抄与刊刻者波斯文水平的不同与其他原因,各种本子之间互有不同,均包含错误。18世纪以后逐渐流传到海外,为各大图书馆和私人收藏。作者以北京图书馆本、柏林国立图书馆本与北京图书馆所藏袁氏抄本为底本,校以其他善本,并采用波斯文原文、汉译与汉字音译之间互校的方法更正单靠不同刊本、抄本之间比对不能解决的讹误,并将波斯文原文逐字拉丁转写,且作诠释,以为现代研究者提供一个可信的文本与研究资料。成果内容包括:   一、前言:中国古代伊朗语文与波斯语文教学简史、明中期以前我国双语字书编写简史、本课题研究史、《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概述,版本抄本介绍与撰写说明。二、校释与考证:(一)“四夷馆本”,(二)“四夷馆本”增续,(三)“袁氏本”(上述三种文献均包括原件图片)。三、小结:(一)研究有得进处。(二)存疑内容。四、引用书目。五、回回字索引。


    110077  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上、中、下编】(著作)  崔之清(南京大学)等


    本书分别从政治理念、权力结构与权力斗争、社会结构、党务体系及其活动等层面切入,考察和分析了国民党在各个时期的结构形态及特征,揭示了其对政策面产生的复杂影响,进而探究国民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就国民党专制政治及其运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诠释。本书以纵向的时序分期为骨架,横向的结构形态分析为肌体,相互有机结合,组成较为严密的论述体系,是国民党史研究从陈述史学向结构史学转变的初步实践,在方法论上具有新意。本书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导向,以历史学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论述内容,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透视国民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形态,探究其演变特征、规律,分析导致结构变动的复杂多元因素,求证国民党结构形态演变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以及对国民党及其政权造成的复杂影响。本书文献资料征引丰富。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台湾国民党党史会等处的原始档案为基本史料,还包括民国报刊、民国人物文集、日记、函牍、回忆录,以及学者著述等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增强了研究的客观性。


    110078  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著作)  刘进宝(南京师范大学)


    敦煌归义军政权(848—1036年)是建立在西北一隅——敦煌的一个地方小政权,但传统史籍对其记载非常有限,而敦煌文献的发现,使我们能够对归义军的历史进行新的探索。本书除引言和附录外,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土地制度及有关问题”,对归义军时期的土地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第二章“赋税”,对归义军政权的赋税征纳作了详尽解说,考察了归义军政权的税率和赋税制的特点。第三章“徭役”对敦煌文献中所涉及的徭役作了分析探讨,并将其纳入晚唐五代中原王朝的制度下给予解说。第四章“敦煌的种植业”,则选择了目前学术界研究比较薄弱而作者又有新的看法的两个部分,即棉花和红蓝做了个案探讨。本书将归义军经济史的研究与唐宋之际经济的传承与演变紧密结合。“唐宋变革论”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而归义军政权正处于这一历史时期,因此通过对归义军经济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研究唐后期五代的经济史,使我们对唐宋之际经济的传承与演变有一更加清晰的认识。 本书主要利用敦煌文书,并与传统文献记载相结合,可以说,采用“二重证据法”,即地上文献与出土文书并重,并以出土文书为主,是本书最突出的特点。


    110079  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著作)  陈晓律(南京大学)、于文杰(南京大学)等


    本书是关于英国发展历史经验的研究性专著。英国能够从一个偏远的岛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主要原因在于它始终沿着法治化、民主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化的轨迹前行。首先,英国独特的法治传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最初的习俗开始,经由习惯法到普通法,再由议会掌握立法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英国宪政体系和法治传统。其次,英国在光荣革命后的政治“贵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创造出了一系列现代的政治游戏规则: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内阁制、首相制、政党政治、合法反对党、言论自由、出版与结社的自由等等,使英国的民主从理念到现实逐步地充实起来,并在民众中形成了一整套民主的程序与惯例。第三,民主的基础是一种实质上的平等原则。只有每个公民都具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民主的本质才不会走样。英国最终在二战后建立了福利国家,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化的目标。要保证这种发展轨迹不被扭曲,还需要一些十分重要的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支撑与配合。这些东西与“三化”一起,构成了一种我们称之为“英国式”的传统,并且在这种传统的左右下,留下了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这种发展的轨迹,从一种大历史的视野考察,有很多发人深思之处。


    110080   “个人”的法哲学叙述(著作)  胡玉鸿(苏州大学)


    本书为国内首部解构法律上的“个人”问题的专著,涉及法律人的概念定位及其意义、人的尊严与法律关系的关联、个人的法律意蕴与法律维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全书将“法律人”视为法学研究的基点,阐述法律的人学原理,体现法律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及其内涵。全书除导言外,分为三篇:第一篇“人的尊严:现代法律的伦理总纲”,把现代法律的价值基点定位在人的尊严之上,论述了人的尊严的成立根据、人的尊严的法律内涵、人的尊严的指涉范围、人的尊严在现代法律上的地位等问题;第二篇“个人的法律意蕴”,阐释了个人的法律概念和基本定位,从自然性、政治性、社会性、独特性等方面论述了个人的法律特性,同时,以国籍、户籍、姓名、住宅等作为个人在法律上的存在形式。第三编“个人的法律维系”,从自然情感、弱者地位、个人联合等层面,阐述了法律应当尊重人的自然情感、关注弱者的法律境遇,并为人的政治联合提供畅通的渠道。本专著虽为一部典型的法哲学著作,但坚持从法的历史和部门法中取得经验素材,相关内容涵盖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社会法、诉讼法、国际法等诸多法律领域,以期为法律的人学解构提供扎实的经验基础。


    110081  行政裁量的治理(论文)  周佑勇(东南大学)

    行政的生命在于裁量,行政法的核心则在于通过法治实现对行政裁量问题的有效治理。本文从分析行政裁量与法治的关系入手,通过考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关于解决行政裁量问题的治理模式,着眼于我国当下社会变革的要求和未来法治发展的趋势,试图探求切合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在研究路径上,从裁量的“控制”到“治理”,率先在我国提出一个更加宏大的话题——“行政裁量的治理理论”,并针对中国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思路。在理论观点上,针对传统规范主义控权模式之不足,本文首次提出并着力倡导一种以“原则”为取向的功能主义建构模式,即在法定、均衡和正当等行政法原则的统制之下,通过行政规则、利益衡量、意志沟通和司法审查等功能因素的有效发挥达到行政裁量的最佳建构,以实现行政裁量的法治化治理。在制度创新上,科学创建行政裁量法治化治理的新框架及其运行规则体系。通过作为行政裁量法治化治理模式的四个环节即“作为规则之治的裁量基准”、“实体上的利益衡量”、“过程中的利益沟通”、“对裁量的司法审查”展开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应当构建与创新相关制度,包括规则化的行政自治制度、均衡性的利益衡量机制、实质性的利益沟通机制以及过程性的司法审查机制等。


    110082  中国大陆行政法的革命——契约理念的确立及其展开(著作)  杨解君(南京工业大学)


    借助契约理论资源及实践经验,将契约理念引入行政法之中,实现权力理念与契约理念的创造性结合,依此建构当代中国行政法的新理念乃本书之要旨。全书主要由九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确定论题的思路,阐释了理念、行政法理念及行政法契约理念等关键词,通过对行政法权力理念与契约理念的比较探讨二者之整合。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对契约理念的变迁做了简短透视,从文化渊源上对中西方契约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比较。第三章多角度论证了在行政法中引入契约理念的正当性理由并指陈契约的局限性。第四章论述了行政法的平等理念,主要围绕平等理念确立的基础、理由及其内涵等展开。第五章论述了行政法的自由意志理念,具体就行政自由裁量、行政参与及政府与人民间合意作了分析。第六章论述了行政法的诚信理念,从历史、现实欠缺及内涵展开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剖析。第七章从契约视角论述了行政法上的义务责任理念,从概念、观念和原则三个层次对行政法的义务与责任理念进行了详细阐释。第八章关注的是行政法上的和解理念,探讨了在行政纠纷中契约理念及契约化方式的引入与应用等问题。余论部分则对行政法契约理念的具体化作了初步展望,主张推行契约的普适化、制度化与多样化。


    110083  论竞争法中的法定赔偿:制度变迁个案的解剖——基于不正当竞争案例的整理与研究(论文)  李友根(南京大学)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案件中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既无充分证据证明原告损失、也无法认定被告所得的情况,没有相应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为了解决此类案件,法院进行了各种探索,并逐渐确立了定额赔偿制度。但此种制度一直受到合法性的困扰。而法学理论界对这一制度变迁并未能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与关注,是法学研究值得总结的教训。本文通过对我国司法案件的类型化整理,对这一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研究。论文全面梳理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所公布的有关不正当竞争的指导性案例,并以其他法院的同类型所有案例为参照,针对法官如何解释法律、填补漏洞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以制度变迁为视角,分析与总结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法定赔偿制度的确立过程,有助于从历史与整体的角度把握法律的实施问题,并对法律的完善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以某一制度为素材,在研究制度变迁之外,还总结了法学研究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强调了法学研究应当关注司法实务,论证了法学界存在的脱离司法实务、不关注中国本土问题的弊端。


    110084  形式作为而实质不作为行政行为探讨——行政不作为的新视角(论文)  黄学贤(苏州大学)
    近年来,行政行为在理论研究和立法规范方面均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与实践需要相比,行政行为的某些方面的研究仍然显得落后,如行政不作为。如果说划分作为性行政行为和不作为性行政行为有利于明确行政行为的范围,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基于实践从既有的行政不作为理论中进一步揭示出形式作为而实质不作为的行为,是行政不作为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发展以及秩序行政向给付行政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形式作为而实质不作为行政行为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