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二等奖简介(三)

发布时间:2011-08-04 | 信息来源:

     

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二等奖简介(三)

     
    110101  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论文)  龚怡祖(南京农业大学)

    本文提出,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推动和完善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配套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把高校推上了依法自主办学的轨道,大学治理的社会需要与历史条件已基本具备。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契约性管理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高校办学经费筹资结构多样化趋势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日益广泛化,大学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属性从模糊走向清晰。本文认为,在内部,大学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建构能够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要的决策权结构,只有将决策控制权合理地分布于多元的治理主体手里,大学才能体现以社会为本的现代精神,从而有效行使大学的法人权力,形成充分吸纳当代办学资源的制度安排,真正激发大学的创造力;在外部,则大学治理结构可为重塑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进一步落实高校自主权、再造政府对大学的管理流程(包括问责)提供建立新范式的可能。


    110102  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著作)  高德胜(南京师范大学)


    本书是全面、深入探讨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德育的时代遭遇的专著,将道德教育的实在境遇凸显出来,为道德教育回应时代挑战做出了有益探索。本书从当代道德教育所遭逢的媒介环境、生存空间、生活方式的变化出发,全面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影响,阐明了这些变化所引起的人性和社会演化,论述了由此给学校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研究了道德教育在面对电子媒介、网络、全球化、城市化等等时代遭遇时应如何安顿自身姿态,如何进行时代转向,如何在危机中获得新生等时代课题。本书站在时代的高度研究道德教育,为道德教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几十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研究沉浸在德育本质、目的、价值、功能、课程、方法等等“老话题”之中,应该承认关于德育本体论的一些话题具有恒久的研究价值,但并不能囊括一切。因此,本书关于媒介与德育、网络与德育、全球化与德育、城市化与德育、家庭变迁与德育、环境与德育、生命与德育、休闲与德育、性别与德育的研究,开辟了道德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110103  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著作)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


    在第三部门框架下,本书内容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第一,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对世界范围内公私立大学制度的兴起、发展与变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传统”与“当代”两部分对公私立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进行进一步概括。第二,从学术与社会背景、历史与哲学基础等四个方面对第三部门的兴起以及第三部门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与诠释;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第三部门发展与现代大学重新定位”,提出了“现代大学属于第三部门”,并对“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进行了详细展开。第三,从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两方面着手,对我国(建国后)公私立大学制度的历史、现状以及变革目标进行了较为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着重探讨了以前较少关注的单位制度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提出了从总体性社会到公民社会、从事业单位与民办非企业单位到非营利组织、从自然人、法人均可办学到公益法人办学、从合理回报到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业单位到智力城、从创收到盈利等改革建议。第四,从一般意义上提出了本书的核心论点,即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必须超越制度的公私两分,走向第三部门;并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理想类型的三个共同的核心观念,即自治、非营利与非政府。 


    11010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  张红霞(南京大学)


    本书首先从方法论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从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比较的视角,对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然后,通过具体的研究实例对实验法、调查法、人类学方法、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的原理、过程及适用条件分别进行讨论。最后,针对学生论文中的常见问题,对不同类型的研究论文的写作方法及其原理进行阐述。本书基于十几年独立、系统的教学经验,超越不同学派的简单对立,使全书内容逻辑一致、体系完整。考虑中国学生的基础和认知特点,从对人文思维和科学思维的比较角度切入,让学生首先明白自己学习研究方法的起点和困难。本书以实证思想贯穿全书,强调不同方法之间的比较和联系。作者对几乎所有研究方法种类都有意识地进行过实际的尝试,并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使本书的内容言之有物。本教材还创造性地将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的章节中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剖析、反复比较,深受学生欢迎。通过注释的方式区分作者自己的东西与前人的成果、区分较确定的东西与尚不确定的东西。这样做不仅为学生严谨学风的培养起到示范的作用,还有利于学生了解研究方法的知识也是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而不是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这样做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同化知识。


    110105  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著作)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姜飞月(东南大学)


    本书以导言开篇,分析了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班杜拉一生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正文共分为九章内容,其中第一、二两章为自我效能的理论观点:先论述了从社会认知理论到自我效能理论的转变;后而进一步阐释了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自我效能的概念、性质、结构、测量、信息来源等问题。第三至九章是自我效能的应用研究,分别论述了自我效能理论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在健康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在生涯领域的应用、在组织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应用和集体效能理论及其应用。本书突破了国内对自我效能研究的瓶颈,系统阐释了自我效能的基本理论,并详细分析了自我效能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建构了一个合理的自我效能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是我国自我效能研究领域的第一本系统著作。本书不仅评介国外的自我效能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还充分反映了国内的本土研究成果,特别是作者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本书不仅注重理论建设,更注重应用研究,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整合,解决了许多实际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在第三至九章中附有不少可用于实践研究的量表,这些量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110106  国民教育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教育政策(著作)  魏所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这是一本系统论述国民教育基础理论、发展历史和推进策略的专著。全书围绕建立和完善国民教育制度的重大主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政策研究结合起来,在世界文明的广阔背景上探求国民教育的思想渊源和本质规定,在大国兴衰的历史长剧中梳理国民教育的发展脉络和运行规律,在峰回路转的改革进程中思考国民教育的方向选择和政策走向。作者发掘浩如烟海的教育思想史料,系统论述了国民教育的思想渊源和本质规定,指出产生于启蒙运动的国民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国家为国民提供教育,其价值堪称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作者收集200年来世界教育发展的统计资料,系统分析了国民教育推进历程的基本脉络及价值显现,以令人信服的事实和数据说明:国民教育推进历程与大国崛起历程存在紧密互动,教育是文明的基石和发展的引擎。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完善国民教育制度的政策建议,阐述了完善国民教育制度过程中国家责任和市场法则的关系、政府埋单和成本分担的关系、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的关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关系,剖析了泛市场化教育思潮对国民教育的危害。


    110107  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著作)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

    本书立足政治哲学试图在理论上对教育公正中的形上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做出系统的回答。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公正与教育公正”,概括了公正的内涵与特点,指出公正是教育的内在品质。第二章“教育公正的哲学基础”,探讨了“功利主义”、“自由平等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群主义”视野中的公正观和教育公正观,丰富了对教育公正的多维认识。第三章“教育公正的理论建构”,依据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自身的特点,探讨了教育公正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分类探讨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公正原则,制度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公正原则。第四章“政府、市场与教育公正”,分别探讨了政府和市场在实现教育公正中的责任与限度。第五章“人性与教育公正”,指出人性是教育公正的主题和核心,也是教育公正特殊性的表现,提出教育公正的归宿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六章“教育制度公正”,探讨了教育制度公正的内涵和教育制度公正的四个层次,分析了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的偏差,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的策略。第七章“教育自由与教育平等”,探讨了教育自由和教育平等的特殊性及其限度,指出了公正与自由之间的矛盾,提出教育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110108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著作)  汪霞(南京大学)

    全书共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理论研究,主要探讨课程的本质、课程研究的范式、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和课程研究的走向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课程开发、实施技术研究,从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行动研究等方面讨论课程发展中的相关方法和技术问题。第三部分是中外课程改革及比较研究,运用国际的视野,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检视中外课程改革的特点、现状和问题。本成果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访谈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地探讨了课程理论领域与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普遍存在和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揭示现象的本质、问题的特点,并针对课程实践中的一些困惑,进行对策思考,同时及时关注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动向,比较研究课程改革的现状与特点,提出深化课程改革的设想和建议。作者认为,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需要取长补短,超越现代与后现代,从而走出课程研究的困境;课程开发除了包括目标、内容、活动、方法、资源及媒介等各种课程因素外,还包括了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包含了课程决策的互动和协商;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转化而不是强制,每一个人都是课程改革的动力,课程改革应植根于实施的组织和结构之中,课程改革呼唤“合作文化”。


    110109  中国古代足球(著作)  刘秉果(徐州师范大学)、赵明奇(徐州师范大学)

    本书为国内第一部中国古代足球史专著,第一部中国古代足球史料集成。主要内容: 一、中国足球史论(一)中国古代足球的发展演变:1、蹴鞠名称与起源2、蹴鞠的发展演变;(二)中国古代足球的方式:1、双球门直接竞赛2、单球门间接竞赛3、不用球门的蹴鞠;(三)中国古代足球开展的状况:1、军事练兵2、节日娱乐3、朝廷宴乐4、妇女蹴鞠5、蹴鞠艺人6、蹴鞠外传;(四)中国古代足球文化:1、蹴鞠文学2、球场音乐3、球场礼仪道德4、蹴鞠书籍5、蹴鞠文物6、园社7、园社锦语8、商品球9、蹴鞠派生的活动(五)蹴鞠衰亡原因之探讨:1、清朝文化政策的压迫2、儒家思想的束缚3、蹴鞠演变的失误。二、中国古代足球专著(一)中国古代足球专著版本(二)《蹴鞠谱》校译(三)《蹴鞠图谱》点校(四)《戏球场科范》点校(五)《新编纂图增 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戊集》点校。三、中国古代足球史料(一)先秦时期(二)秦汉时期(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四)两宋时期(五)元明清时期。本书进一步证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回应了日本人的谬论,得到国际足联认同。本书图文并茂,有利于中国古代足球文化普及与传播。对中国足球历史经验教训以及文化精神有独立思考。


    110110  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著作)  贺文瑾(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本书以职教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现代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反思、批判、吸收、建构”为研究思路,以专业化取向为主线,积极探寻富有中国特色的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之路。主要内容与观点有:一、解读专业化取向职教教师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一体化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整合化的职教教师教育结构、本土化的职教教师教育制度是专业化取向职教教师教育的基本架构。二、阐释“双师型”职教教师是专业化取向职教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多维视角对“双师型”职教教师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辨析,探究其职业教育意蕴,并提出“双师型”职教教师具有多元化的实践标准。三、论述专业化取向职教教师教育课程的建构。主张以教师知识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