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马克思美学思想管窥

发布时间:2017-05-10 | 信息来源:

       马克思美学思想受到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主要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堪称自成体系而博大精深。这里,笔者从艺术的美、艺术与意识形态、艺术生产、艺术典型四个方面,管窥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艺术之美的诞生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将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尺度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他认为,美的本质特征不在于客观事物的形式结构,也不在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有本质的不同。动物的活动仅为了生存和繁衍,实践活动不局限于此,是自由的、有意识的,能获得审美愉悦的。在实践之前,人能有意识地将产品的结果提前设想出来,并转化为现实,而动物无法做到。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创造了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美的前提条件。审美活动是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形成的,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中体现出来。经过人的改造,自然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变为了“第二自然”,人的本质力量也因“第二自然”而产生。当人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中,并处于“主体—对象”的相互关系中,才产生了美。

  马克思还认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化的感性活动。人不仅以认识的和实践的方式确认自身,还以感性的方式直观自身。人能直观自身的生命活动,能享受个人的乐趣。人按照“内在尺度”来创造美,它既不是单纯的客观事物的尺度,也不能单纯等同于人的尺度。动物的生产只同它的肉体相联系,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能凭借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中去。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思考,当人按照精神需要的尺度、超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生产。

  艺术属于特殊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性,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建立的一套思想观念体系。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凭借宣传和教育,意识形态能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让人们对特定的思想观念产生认同感。意识形态不仅能维护统治阶级的物质生产关系,也能支配精神文化的生产。

  马克思是从以下几个层面对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首先,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艺术能呈现不同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的局面,能折射出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存境遇,能体现艺术家的价值立场。艺术不是脱离现实的,不是纯粹表达个人情感的,它与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能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比如,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流露出深刻的悲剧性,是沙皇专制的产物,反映了黑暗的、惨无人道的制度,表现了俄国知识分子阶层内心的痛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次,艺术与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的关系。政治、法律、道德是与经济基础距离较近的意识形态因素,而艺术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与经济基础距离较远的意识形态因素。因此,凭借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艺术才能与经济基础建立联系。马克思还认为,应探索艺术通过“中间环节”与经济基础相联系的方式。

  第三,艺术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因素的转变较为快速、直接,而艺术的演化较为缓慢、滞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已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即使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艺术可能仍会继承自己的传统,保持固有的特质,延续过去的发展道路。

  艺术属于特殊的精神生产

  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他将“艺术生产”划分为“广义生产”和“狭义生产”。“广义生产”即“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处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狭义生产”即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生产,处于资本主义时期。在前资本主义阶段,艺术家为政治或宗教而创作,他们的劳动不与资本交换。比如,为了表达自己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弥尔顿创作了《失乐园》。在资本主义时期,艺术家的劳动带有功利目的,他们为金钱而创作,其劳动直接同资本相交换。比如,作家受雇于出版商,凭借写作赚取稿费,出版商把他们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发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不平衡的关系。在古希腊时期,物质生产水平极其低下,但其艺术作品是永恒的。社会分工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使功利与审美相分离。人类开始追求审美,而不是以财富为目的进行艺术生产。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然而,到了资本主义鼎盛时期,经济高速发展,艺术作品却失去了神圣性。在“文化大工业”的引领下,艺术家片面追求数量、速度,沦为赚钱的机器,与艺术作品相对立,不再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越,难以创造出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奇观。

  马克思还强调,艺术生产具有社会性。他反对将艺术生产看作与社会分工无关的、纯粹个人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只有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运用当前社会提供的生产条件,受各种社会组织的影响,才能进行艺术生产。艺术生产涉及生产、复制、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是出版商、剧院、传媒公司等相关部门集体运作的结果。马克思并不否认艺术家个人的独创性,但个人的创造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艺术生产是“社会个人的生产”,即艺术的社会生产以个人的生产为前提,个人的生产只有借助一定的社会组织才能实现。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艺术典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换言之,艺术典型既有概括性、代表性,又有个体性、生动性。它让我们思考现实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鲜明性、独特性打动我们。

  为此,马克思一方面主张对艺术典型进行个性化的塑造,反对将其公式化、符号化;另一方面认为对个性的描写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马克思还认为,艺术典型包括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必须将二者相结合。典型环境是现实的社会环境,展现了一定社会条件下的阶级关系和人物关系。刻画典型环境时,应将微观的生活环境与宏观的时代潮流相结合。典型环境为典型人物提供物质条件、思想观念、文化传统。随着典型环境的变化,典型人物的思想、行动、性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若没有典型环境,人物形象只是某种观念的存在,与社会和历史无关,虚幻而又空洞,呆板而又僵化。即使人物性格发生变化,也难以理解。

  马克思曾对拉萨尔的历史悲剧《济金根》进行了批评。马克思认为,济金根形象塑造的失败并不在于性格缺陷,而是他以骑士的身份来否定骑士制度。济金根只采用“骑士纷争的方式”进行起义,没有与农民和城市联合。换言之,他想要革命,却无法摆脱落后的阶级。因此,应从阶级立场来分析问题,而不能停留在人物性格方面。可见,抽象地、孤立地塑造人物将缺乏真实性、可信度和感染力。只有将典型人物融入典型环境,人物形象才会更加立体,更加饱满。

  除此之外,马克思还从艺术悲剧、艺术批评、文艺心理等角度对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的语境下,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并以开放的学术眼光,与中国传统美学相融合,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国化、民族化。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张佳琳)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