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省历史学会等联合召开“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4-09-18 | 信息来源:

 

    2014年9月13日,由省历史学会、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与南京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以“反思甲午、鉴古知今”为题的“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省历史学会会长周新国、南京政治学院佟海青副院长,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陈飞部长等出席会议。来自军队及省内的专家学者等60余人参加会议。

    省历史学会会长周新国在致辞中指出,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对中国、日本乃至亚太地区战略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认真总结甲午战争的经验教训,防止战争重演,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陈飞部长在致辞中指出,这场战争决定了中日两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同时推进了二十世纪软弱民族的政治崛起。他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打击非常之大,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后患无穷;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同时,甲午战争的失败也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促使觉醒的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于日本来说,甲午战争的胜利使其更加狂妄自大,但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在1945年遭到可耻的失败。

    南京大学历史系崔之清教授在题为“耗散中国对决凝聚日本——关于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的发言中指出,对于甲午战争的研究,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学者所研究的重点问题。从中日两国情况的对比,不难看出中国失败的深层次原因:首先在战争动员方面,日本是举全国之力进行战争动员,而中国则仅是举淮军动员;其次从舆论氛围来看,日本全国充满战争的气氛,对华战争成为日本朝野的主流话题,而中国则是一片和平,百姓甚至许许多多的官员不知道要打仗;第三在战时体制方面,日本当时成立了战时大本营体制,而中国则没有战时体制,仍依靠和平时期的体制去打仗;第四从战略指挥来看,日本是集中统一的战争指挥,而清廷战略指挥分离,陷入了兵家之大忌;第五,日本是高度的中央集权,中国则是地方政府的专政,谈不上集中统一;第六,日本社会处在现代化进程中,而中国社会则在转型中出现危机;第七,日本的军队整合较强,而中国的军队为一盘散沙。正是由于这些显著的不同与差异,造成了在甲午战争中中国遭受惨败的厄运。历史的经验很值得记取。

    南京政治学院汤晓华教授在题为“深刻总结历史教训,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发言中指出,甲午战败是晚清军事改革失败的必然结果。一是清政府的军事改革是在面临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统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情况下,不得以进行的改革,这就必然导致晚清政府在这场变革中,既缺乏主动性,也缺乏远见性。二是晚清军事改革的局限性必然导致改革只能停留在器物层面。晚清政府和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在思想上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不肯承认西方制度的先进性,固守旧有的体制不放,他们甚至真诚的相信中国的文武制度是保持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的精华,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改革始终不能在军事思想、军事体制、作战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三是晚清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必然导致军事改革进程步履维艰。任何军事变革都必须有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与之相配合,否则难以深入持久地进行。晚清政府在进行军事变革时,不但没有同时进行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反而使新的军事变革同旧的封建制度产生了尖锐矛盾。他认为,社会历史条件对军事改革的制约作用是决定性的。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生产关系方面,当时的清王朝虽然使城市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主体仍然是落后的封建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难以产生强大的经济实力,加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严重制约了军事改革的视野和发展道路。他指出,我们今天要着眼未来,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的改革,正确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目标和指导原则,在战略全局上加强统筹谋划,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深化军队政策制度改革,并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

    省历史学会周新国会长与周隽合作的题为“日本‘皇国史观’思想的演进与甲午战争”文章中指出:“皇国史观”是日本近代天皇制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是日本军国主义动员的精神主脉,其思想因子,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以汉字书写的日本古典《古事记》一书;至中世,伊势神道的五经典之一《倭姬命世纪》宣称:“大日本神国也,依神明之加被”。此种神化日本的“神国论”和由传说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大帝”臆想的“八纮为宇”理论直接推衍出日本海外扩张和侵略的思想因子。1894年发生的甲午战争,使日本在此次战争中得到了从未有的巨大的战争利益,并成为日本“皇国史观”确立的标志,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八纮为宇”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此战改变了东亚几千年来的华夷秩序,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霸主。从此,日本岛国心理的狭隘民族主义与皇国史观的神国论,大和民族的优越感与八纮一宇思想,武士道精神的好战与法西斯主义的残暴疯狂等心态交织在一起,使日本和亚洲人民深受侵略战争毒害,这个历史教训极其深刻而惨痛。

    会上发言的专家还有:海军指挥学院赵克增教授的“对甲午战争中两个全局的历史考证”、省社科院陆仰渊研究员的“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南京师范大学经盛鸿教授的“论甲午海战中的刘步蟾”、南京师范大学谢世诚教授的“中朝宗藩关系与甲午战争”等。最后,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陈谦平教授做了会议总结。

 

               (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   杨颖奇)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