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省社会学会在南京召开“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会长、省社会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就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展开热烈讨论。
宋林飞会长在讲话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根据资源、土地来制定方案和指标,要解决好不完全城镇化带来的身份、保障、就业等问题,避免城镇化中出现的“拼资源”、大城市病等现象。新型城镇化要建立一个健康的体制机制,解决好农民市民化和土地两大核心问题。在此过程中,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把良好的环境、优势的技术以及人文积淀留在城市。
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认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人和城镇聚集的匹配度,如人口结构、文化结构、产业结构等,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城镇化的规划方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张鸿雁在发言中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主要存在十大问题;人口流动与空间集聚方式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农民进城问题;非法制型城市化管理模式问题;城市化建设的短期规划效应问题;没有本土化的城市化建设和规划理论问题;中国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土地浪费问题;城市发展战略定位雷同问题;新的城市贫困与就业问题;非典型城市化社会问题;城市文明与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市民化问题;城镇文化保护问题。面对这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张鸿雁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法治管控型的城镇化规划;二是城镇相对充分就业;三是特色城市生活与文化空间产业;四是特色产业即一镇一品;五是城镇生态系统的建构;六是城镇文脉挖掘创新与人文记忆;七是城镇生活配套和十分钟生活圈;八是景观建筑特色和空间正义;九是小城镇与大中城市构成的城镇区域网络;十是公平与合理的开发盈利模式。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施国庆在发言中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生计(就业、谋生)的城市化。这里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区别,其中包含社会保障的配套,如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衔接问题。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解决人的生存、居住、生产,还要考虑转入地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要让其过渡到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就业渠道。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朱力教授指出,政绩导向造成基层矛盾,改革缺乏连贯性和延续性,没有制度化的改革发展手段,这在客观上促使老百姓不相信制度和政策,从而导致了城镇化中的利益冲突。
南京政治学院许祥文教授则认为,对于一些一般性的农村,不要急于进行城镇化建设,因为城市在医疗、就业、公共服务、教育等方面都没有准备好,吸纳力不足,在这种条件下贸然进行城镇化只会加重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负担。
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冯必扬指出,城镇化对农村发展存在着正负功能。在正功能上,城市化的推进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所帮助。但在负功能方面,城镇化造成了农村人才急剧萎缩;农村发展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土地不断减少;城市化使城乡二元结构变为三元结构(市民、农民、农民工),不利于农民的身心健康(留守儿童、妇女、老人),产生农民工把青春献给城市、伤病带回农村等负面效应。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原所长陈颐认为,现阶段有意在城市长期工作生活的是在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创业初步成功的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他们往往买不起房,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廉价住房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农民工住房成为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卫在发言中指出,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模式可以概括为“两步转移”模式,即“农民非农化”+“农民工市民化”。其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制造同城不同权的公民权利壁垒;导致虚假城镇化率;限制内需的扩大;影响城市的活力。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发展模式应是党委、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社区同为发展主体,实现多元发展与合作,让多元的社会利益和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省社会学会 后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