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江苏妇女工作“三区”建设目标体系研究专家座谈会在宁召开

发布时间:2014-04-02 | 信息来源:

 

    3月25日,省妇联、省妇女学研究会联合召开“三区”建设目标体系研究专家座谈会,来自省委办公厅、省委党校、省社科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扬州市委党校、江苏大学等近20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围绕省委提出的“三区”建设的价值意义、目标内涵、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讨论与交流,省妇联副主席李玉娟主持了座谈会。

    一、关于“三区”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2012年,省委罗志军书记在省委妇女工作会议上提出,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妇女事业发展的先行区、妇女权益保障的示范区、妇联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区”的“三区”建设目标。去年12月省妇代会上,明确了要加快实现妇女工作“三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因此,省妇联、省妇女学研究会把开展江苏妇女工作“三区”建设目标体系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省妇联副主席李玉娟说,在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三区”建设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是对江苏各级妇联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今后五年全省妇女工作的提前谋划,对未来一段时期江苏妇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引和统领作用。省委办公厅党群处处长祁松介绍了“三区”建设目标的酝酿形成过程,“三区”的提法是在综合了江苏省情、妇情与妇联工作实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三区”建设作为江苏妇女工作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意义十分重大。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严翅君教授认为,近年来妇女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提出“三区”建设更是扬长补短,遵循“木桶”理论自加压力,弥补短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卫分析了“三区”建设的机遇、挑战,认为“三区”建设是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二、关于“三区”建设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对于“三区”建设的整体思路与研究方法,专家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施国庆教授认为,“三区”建设是一个行动,要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厘清“三区”目标内涵,包括目标、愿景、内涵、相互关系、模式,还包括制度设计、整体方案、预期效果,并涉及妇女工作内容、保障措施、赋权妇联和妇联能力建设等深层次问题。“三区”建设需要妇联做好战略规划、战略设计和实施方案。“三区”之中妇女事业是大的愿景,权益保障是兜底工作,妇联工作是组织保障。扬州市委党校刘澄教授认为,开展“三区”建设研究,首先需要定位是政府角度还是妇联角度,定性是学术研究还是工作指导性研究。“三区”建设最大问题是与政府的合作,政府统计数据是“三区”研究的指标支撑,政府的认可决定着研究的成效。指标纳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才能落到实处。研究可以划分为课题研究和指导妇联行动的工作指南两个部分,建立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南对妇联而言更加适合。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钱焕琦教授认为研究要注重依据,要借助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已有的数据,设计“三区”建设的目标体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专家们一致认为,“三区”建设目标体系研究挑战性强,需要开展合作研究,吸纳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参与,集思广益才能取得创新性成果。

    三、关于“三区”建设的目标内容与指标

    专家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研讨了“三区”的目标内涵、主要内容与指标设置。严翅君教授认为,指标体系研究最重要的是“三区”内涵界定。“三区”之中,妇女事业是整体要求,权益保障是核心内容,妇联是组织行动的实践者,各有不同的指标要求。其中,实践区的核心在于创新,包括思维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等。省社科院社会所所长张卫研究员分析了“三区”的不同内涵,认为“先行区”要求在团结凝聚妇女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区”要求在妇女地位平等、权益保障上率先垂范,“实践区”要求妇联组织建成可信赖依靠的“妇女之家”。建议参考江苏基本现代化指标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妇女权益保障可设置清晰明确的指标,并增加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容。省社科院战炤磊副研究员认为,“三区”之中,“实践区”的核心要义在创新,包括主体、要素、举措和绩效的创新;“示范区”的要求更为具体,需要凸出成就、总结出可复制的经验,设置明确的下限指标;“先行区”较为宏观,是对妇女工作的整体性要求。指标设置应在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人口家庭政策变化等宏观发展框架下进行。刘澄教授认为,“三区”建设有不同的要求,其中,“先行区”要有标准,比如政府经费投入等;“示范区”要有经验,做好江苏妇联创新工作经验的成熟成型与推广;“实践区”要有特色,特别要体现妇女自身发展特点。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于晓琪认为“三区”建设研究需要先虚后实,逐步量化,先行区、示范区、实践区作为一级指标,下面设二级指标。从内涵来看,示范区谈亮点,实践区谈正在做的工作,先行区谈创新。祁松提出了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强调具体指标要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标相契合,具有妇联特点,体现特色;时间节点设计要因地制宜,鼓励基层创新,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江苏大学文法学院唐华彭副教授认为,指标设置工作任务庞杂,比如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运用、指标测量的可操作性和效度等,都需要认真推敲。

    四、关于妇联在“三区”建设中的作用

    专家们还对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期望和建议。张卫所长认为,面对社会问题的“并发症”,补齐民生、社会发展等事业是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妇联工作需要在工作理念上由“扬长避短”转向“扬长补短”,抓住三个创新关键点:即完善妇联工作责任体系,营造促进妇联工作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立形成妇联整体合力的运行机制。金一虹教授建议妇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面对妇女儿童被侵害等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发出性别平等的声音。刘澄教授认为,性别统计在联合国相关文件中有明确要求,但是政府部门还没有实施,这对于妇女研究和妇女工作是重大缺失,需要妇联的关注和推动。(省妇女学研究会)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