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海峡两岸老年服务发展论坛暨江苏省家政学会2013年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4-01-11 | 信息来源:

 

    海峡两岸老年服务发展论坛暨江苏省家政学会2013年会于2013年11月3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召开。江苏省老年学会会长、原副省长王荣炳作了“发扬中华孝道文化,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的致辞。来自海峡两岸从事老年事业的学者、政府官员以及老年服务的实践者们参加了此次论坛,并提交了近100篇论文。海峡两岸与会者们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从福利服务保障、人力资源开发、老年产业及机构服务、政策研究、精神赡养、老年服务教学与实践等多个角度探索老年服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 参加论坛的大陆研究者们的主要研究及成果

 

    1.宏观政策层面研究。江苏省老龄委牛飚主任的“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在分析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宏观展现了全省老龄事业发展情况:一是养老社会保障全覆盖,保障制度、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二是医疗保险全覆盖,医疗支付水平显著提高,医疗结算更加方便,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发展,老年体检和健康教育、管理广泛开展。三是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老年机构、社区、居家、信息服务等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四是老年精神关爱愈来愈受到重视,老年文化、教育、体育活动老年人参与率大幅提高,老年精神关爱服务项目不断创新,丰富多彩。吉林农业大学的张黎老师的“健康老龄化社会现状及构建措施”中指出:经济、文化教育、卫生资源均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应从政策制定等多方面满足健康需求和社会需求等不同角度,推进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南师大金女院的周薇老师则探讨了新加坡老年社会福利,文章在分析新加坡富有特色的社会保障理念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该国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由政府、社区、以及各类社会福利组织提供的福利及服务。

    2.江苏老年人口问题研究。南师大黄润龙老师的“江苏省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家庭”研究,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指出江苏孤寡空巢老年户发展迅速,且地区间分布不平衡。建议政府应增加投入,及时发展社会非盈利涉老组织。南师大金女院的刘琛、金邦荃老师等调查研究了南京市中老年人营养知信行与受教育水平的关系。指出,受教育水平对中老年人群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影响显著,高中及大学文化程度群体营养知识和经济收入明显优于小学和初中群体。而体质指数主要与年龄相关,高龄老人二端比例增加。

    3.老年人再就业及人力资源开发。金女院张戌凡老师论述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她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老年人口储量三个角度阐述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以及劳动力结构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以寻求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从文化、政策、经济三个层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性困境,以明确推动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智慧老年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极力消除线性年龄观下的老年歧视,努力探索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路径。

    4.老年产业发展。(1)老年产业政策研究。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曹炳泰主任,分析了江苏省养老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基本做法、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2)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福建钱晓云、张迅捷探讨了“福建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和对策研究”,指出当前福建省“9073”养老方式运营模式,即居家养老占90%,社区养老占7%,机构养老占3%。在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福建省养老服务发展的特点,同时分析了该省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3)养老机构及服务研究。南京大学的陈友华教授则重点分析了我国的养老机构的存在问题并反思,提出关于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的政府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大量需要机构住养服务的却因支付能力不足的失能半失能老年对养老院的需求高与健康高收入的自理老人占据大量床位的矛盾、政府扶持养老机构的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保障制度的碎片化以及福利不足与福利过度并存。导致了公平性受到挑战。金女院的老校友甘克超老师通过亲生感受和实地探访,从服务项目、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分析了美国佛罗里达州某市的养老服务。(4)养老服务体系的地方立法研究。来自浙江宁波的朱晓卓老师在分析现有养老服务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提出养老服务的地方立法应遵循社会普遍性、政府职能和社会责任兼顾、养老服务保障水平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想适应、以搭建养老服务体系为主循序渐进、地方养老服务立法体现相对独立性和创新新原则,对老年人权益保护为立法核心、明确养老服务业的法律地位,根据地方社会需求确定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以规范化和专业化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养老服务社会保障为立法基础和建立养老服务纠纷处理机制方方面面提出相应的立法思考和建议。(5)养老服务产业化理论及实践研究。无锡的杨韵辉、廖家明的“优先发展养老服务与解放劳动生产力”,针对现实中片面看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结合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现状,提出通过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促使养老服务的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社会总消费上升,促进提高经济总量,解放劳动生产力,有效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积极应对老龄化。来自九三学社的金健的改革养老机制双轨制,公益事业变朝阳产业的研究指出,改革现行养老机构双轨制,实现托底到人等多种扶持政策并举,公平市场无形手和政府调节有型手,把服务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为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江苏华瑞老龄服务产业研究院的李粉山则提出“突破瓶颈制约,创新养老模式”,他探讨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分析制约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并提出如何打造江苏特点的新养生养老体系。(6)养老服务产业产学研研究。来自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田小兵的“抢占养老服务和产业发展的先机”,从产学研相结合的角度讲述了他们过去三年的探索和实践。

    5.老年服务问题研究。南师大金女院的金一虹老师分析指出,我国老龄人口中高龄和失能老人呈持续增长之势,需要专业化护理的高龄老人在迅速增加。由于高龄老年人口、现有老年保障体系中资源配置以及长期护理的劳动分担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因此需要从社会性别角度,对老年护理需求以及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做进一步分析。南大陈友华老师则分析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内容与属性,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定位以及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者间折关系。他指出,从养老资金来源、养老地点与养老服务供给三个基本维度可将养老划分为若干基本的类型,政府在保障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各有其优缺点与实用范围,不存在孰重孰轻问题,无需每个社区单独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6.关于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中国老年学学会精神关爱南京研究中心及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心连心研究中心负责人张伟新所做的“率先开展精神关爱与心理慰藉的研究与实践”,对江苏省老年精神关爱和心理慰藉的政策演变、创新服务、发展模式、示范创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和实践了一条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协调发展之路。郝志辉的“老年精神健康之老年再婚问题探讨”,则从心理健康的视角分析老年人再婚的有利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以及应对措施。

 

二、 参加论坛的台湾研究者们的主要研究及成果

 

    1.老年再就业问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何德菁、林舜慈老师探讨台湾老年人“活跃老化”(即积极老龄化)概念对再就业需求,,作者分析了台湾现行的政策,指出退休并非就是快乐,它需要准备、学习和行动。退休再就业主要为维持日常生活结构的延续,降低因退出职场不适应的相关压力,以及提升自我价值与生活满意度。退休带来的角色转变以及经济保障的不确定性,都是另一个生活的开始。透过再就业方式,以维持积极老化包括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参与的连动,可以降低角色改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老年产业发展。台湾的李宁远博士的“台湾银发事业之展望”中归纳了富有特色的九类银发产业,即教育、养护、食品、医疗、健康、保健、美容整形、养生村、护理之家、生命礼俗等对我们启发很大。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全中妤博士则探讨了家庭服务业与居家养老的熟年商机,文章指出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最适合银发族的需求,但由于家人照顾老人的能力不足,缺乏知识及情绪调节不易,因此需要政府与民间组织协助推进居家的照顾服务。文章从老年人的需求及可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的家事管理专员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一商机的可行性。

    3.精神赡养及代际互动。台湾的郭玟伶、林舜慈女士的文章将视角放在“国中生知觉祖辈教养参与、子职角色与祖孙亲密感”的探讨上,文章指出,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家庭关系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延长老年人成为祖父母的时间,使得孙辈与祖辈相处的时间变长。作者通过探讨,希望能让祖孙议题更被重视。罗廷瑛研究具有很强的台湾历史特点,她的研究对象是台湾的荣民,利用大学生的相关课程教育机会,在荣民之家,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提升服务对象的生命意义。陈欣怡等人研究了台湾养老院老年人的忧郁(抑郁)情况,以及运动频率与自我效能问题。他们的研究发现,规律运动能够促进和维持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而丧偶者抑郁的可能性高于已婚以及未婚者。指出:老年人如果能养成从事规律运动,能提升自信心与自我效能,预防及减缓抑郁情况。台湾的孙若馨女士则研究了台湾老年人参与乐龄自主服务学习团体后的变化,乐龄自主服务学习团体是由台湾教育部推行的老年人继续学习中心,促使老年人通过不同形态的学习活动,达到终生学习的实践。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通过参加此类团体,在健康、安全、以及社会和家庭参与层面上均有所提升。

    总体来说,2013年海峡两岸老年服务发展论坛取得了预期成果。从提交的论文来看,基于调查研究而提交的论文比例大,主要成果集中在老年产业发展方面。和大陆研究者相比,台湾从事老年服务业研究的微观研究突出,他们的老年社会工作研究视角值得我们学习。此外,台湾学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当代台湾老年政策实践新动向。如有台湾教育部推广的乐龄自主服务学习团体很值得我们借鉴,又如李宁远博士归纳的九类银发产业、郭玟伶、林舜慈女士的“祖孙议题”也很有启发。 (省家政学会  周薇)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