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2013年1月6日在江苏省委党校举行学术年会暨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兴国,省科社学会会长王庆五分别致辞,省科社学会副会长周毅之、省委党校巡视员廖进作主题发言,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教育厅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
汪兴国在开幕式致辞中对我省科社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两点希望:第一,科社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拓宽视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任务,以及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都为我们社科理论界深化研究、推陈出新带来了重要机遇,也都需要我们从事科社理论研究的同志认真研究阐释、及时作出回应。应当把科社理论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去研究,不仅立足江苏、放眼全国,还要面向世界,紧跟世界科社理论研究的前沿,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视野,不断拓展科社理论的研究边界。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进行协同创新,跨学科、多层次、系统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在江苏的具体实践,努力把省科社学会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科社理论研究的高地。第二,科社理论研究要注重应用,紧密联系实际。习总书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并不是贬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而是强调我们理论研究的作风、学风、文风都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应当紧扣时代关切、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大局,实实在在地对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因此,我们的科社理论研究应当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和回答党情、国情、世情、省情的新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着力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实践模式的研究。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率先遇到,需要我们社科理论工作者及时找准研究对象,率先研究、率先探索。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实施“六大战略”、“八项工程”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服务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社科工作者的智库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走过三十五年。理论为先导,实践出真知。以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起点,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大内涵作出新的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和最近的新进中委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断作出新的论述,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这次的研讨会在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五年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渐成熟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历史运动、理论形态、制度类型。只有三个方面都在实践中取得相应成果后,才能在理论上趋于完善。此次十八大报告从道路、理论和制度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前所未有的全面阐释,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成熟的标志。
省委党校巡视员廖进研究员从文本解读的视角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集大成之作,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成创新。报告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二大到十八大的历史进程,总结了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四大成功,准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色,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整个报告从史和论的结合上理清了产生于不同实践基础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相互关系,并由此提出要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之前与改革开放之后的成绩。
省委讲师团团长尚庆飞教授具体阐述了毛泽东及其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始于毛泽东时代,没有毛泽东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就谈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不能彻底否定毛泽东。同时,也应看到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是模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框架,直到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才实现了真正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挽救了党,也挽救了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改革开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重新回到毛泽东时代的提法也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仍属于量变,如果是质变就会脱离社会主义。
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科社学会会长王庆五教授在发言中具体分析了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六十年”与“三十年”的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的六十年与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是两段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前六十年的艰辛奋斗基础之上;而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几乎断送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是邓小平在关键时期进行拨乱反正,实施改革开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概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文章续写下去;两个时期从本质上讲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无法割裂开来,应该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南京大学姚润皋教授谈了如何构建作为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一个理论体系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哲学基础和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于“实践论”和“矛盾论”;邓小平针对后毛泽东时代人们思想上的许多禁锢提出“解放思想”;江泽民针对现代化建设十多年后出现的“不求进取、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等思想上的惰性,提出“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按照现在的说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中最核心的是“实事求是”。构建这个理论体系还要有一个方法,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就是“统筹兼顾,把握平衡,形成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此外,科学发展观的体系还需要构建一系列的观点,比如价值观、政治观、战略观、发展观、民主观、文化观、党建观,以此搭起科学发展观的骨架。最后,还要有系列的范畴进入理论,比如发展的特征、发展的内涵。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需注重“三个把握和三个防止”:把握理论的系统性,防止简单化;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化,防止片面肢解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进行中的开放性,防止把科学发展观固定化凝固化。
省委党校副校长桑学成教授总结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毛泽东用了27年来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独立地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邓小平探索了11年,拨乱反正,全面改革,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三个阶段,江泽民主政13年,按照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第四个阶段,从十六大到现在10年时间,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了最重要两件事:一推动科学发展,二促进社会和谐。
九十年涵盖三十年,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竭力探索,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新境界。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经验表明,艰辛探索、曲折前行是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发展的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理论创新以及制度建设是一个漫长的事业,是党和人民奋斗积累九十多年的成果,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中国。
南京师范大学俞良早教授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解读,认为马克思论证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不能用来论证俄国问题,总结了以下四个理论观点:首先,俄国当时的农村公社提供了现成的公有制形式,比西方更容易走向社会主义。其次,俄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走不同于西方的新的发展途径。然后,俄国当时生产力低下,农民占人口大多数,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向社会主义需要一个新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途径。最后,俄国无产阶级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时候掌握政权,慢慢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俄国发展的特殊性,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矛盾。上述这些理论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南京师范大学王永贵教授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定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做出理论性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一般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但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国情和特色,有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背景。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社会主义在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发展模式具备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种特殊性的产物。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来一一对应中国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会带来很多困惑,比如姓“资”姓“社”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来看,从而赋予中国一个较为丰富的社会组织和物化实体,有利于实际建设中的开拓创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的把握,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前提,其中,立场问题至关重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把握好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江苏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徐民华教授针对当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基本不清楚,以至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的问题,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全景式的回答。认为现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应当转变为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仍旧无法替代资本主义,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离不开当代资本主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变得更为丰富,包括坚持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具体提出党务公开、抛开“主义”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
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要想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中国梦,就得坚持走中国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是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理论要不断概括,更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
中国特色之关键就在于制度,江苏省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兆德教授将其归结为八个字:“一元为主,多元并存。“一元”分别体现在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为主和按劳分配为主”、政治制度中的“共产党领导”、文化制度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元”相对应的体现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党合作”、“百花齐放”,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多党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作出了严格的区分。这种特色是基于中国现阶段具体国情形成的,“一元为主”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多元并存”有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增加社会的活力和生命力,当下中国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主,权力的集中有利于各项工作的推进,因此,把握好制度特色至关重要。
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三十年”这个时间概念背后暗含的意思是,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制度的建立,以及制度建立后保持稳定,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我国的制度建设面临各方面的问题,且制度建构跟不上实践需求。
南京财经大学胡连生教授运用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深入探讨按劳分配的有关问题,直指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别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按劳分配与贫富差距的关系,探讨了我国公有制企业家的高薪问题,收入再分配问题以及资源垄断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消极影响,得出结论:将公有制企业家一概比作西方的职业经理人,一律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否认了这部分企业家属于公有制企业的事实,没有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收入分配多少的根本依据应该是劳动,社会保障属于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形式,和劳动者按劳分配的一种曲折形式,社会保障理应注重取富济贫,扶平济困。
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王明生教授认为,应从制度层面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将其作为桥梁,协调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径。我国的现状是:制度上的参与不能满足需求,导致非制度参与不断出现,例如群体性事件、网络民意的爆炸等;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参与的话语权不均衡,强势群体操控话语权,导致利益分化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博弈,阻碍社会发展。由此,他提出四个应对措施:第一,科学借鉴西方理论,构建中国特色民主理论。着重强调“有序”二字,在当下社会挫折感普遍较强的时期,政府应不断提高政治制度化的程度。第二,关注弱势群体,加强政府的道德责任感。第三,积极扩大公民理性参与的渠道,预防非理性参与的不断产生。第四,重视参与的有效性,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既不过分节制公民政治参与,也要抑制公民过高的政治预期。
江苏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陈蔚教授认为,此次十八大相较于之前十六大、十七大的进步之关键,在于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分为三大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政治体制改革。其中,十八大报告中对政治体制改革认识的升华尤为重要,绘就了人民民主如何实现的清晰图谱。首先,明确了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的人民民主,以及以人民政协为主的涵盖统一战线的协商民主。然后,用“三个注重、一个保证”清楚地阐释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究竟是如何有机统一的。最后分两个层次明确了实现人民民主的七大任务,第一个层次即全民推进依法治国、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第二个层次则是强调如何具体落实好第一层次的内容。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高晓红教授将十八大报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专门论述归结为三个“新”:新提法、新思路、新指向,从整体上把握十八大报告和政治体制改革道路,认为此次政治体制改革的主线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在明确改革目标后,首要任务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走出有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图好画,工程难做。制度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实践,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还有基本文化制度、基本生态文明制度,还有相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各种体制机制,一个国家制度的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四、立足实践,解决新问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的报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江苏省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周毅之教授认为“自信”对当前中国来说非常重要,是中国共产党非常宝贵的政治心态。“三个自信”说到底是对国家的价值自信。道路自信,是对当下正在推动的社会历史运动的合理性自信;理论自信,是对这一个历史运动的理论说明的真理性自信;制度自信,是对当下社会规则的正当性自信。这种自信,是对这个国家价值的认同和共识,对中华民族来说至为重要。当下的中国已经远离革命时代,不再处于意识形态狂热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尚未定形,未能提供合理性、真理性、正当性的经验证明,也不拥有如同美国那样的意识形态霸权,同时还面临其他强势意识形态的打压,容易出现意识形态的不自信。部分党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晕晕乎乎,在新的形势面前迷失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分不清界限,对西方逻辑随声附和,没有立场。因此,需要强调“三个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明体系。具体表现为“三个立足”:立足经验事实,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指向来阐释当下的发展逻辑,而不束缚于“主义”的框架;立足当下的实践价值,而不是受束缚于某种抽象的价值观念。一个“主义”是否有价值,要看一个国家对当下问题的解决情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评判标准;立足于独特文明样式进行深层次探索和思考,要成为大国,必须深层次探索中国为这个世界提供了什么普世的价值成果,对世界有何什么物质贡献?现代化成果我们是受益者而非提供者,物质生活的样式常常依赖于制度样式提供的社会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
江苏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董连翔教授指出,91年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是紧紧依靠群众而获得的,源于群众对这条道路的自觉跟进,对这个理论的认同,在这个实践当中获利。在目前坚持这条道路的过程中,群众基础受到来自这三个方面的挑战和考验。近十年间从未有过的几万人上街游行的规模在启动事件中出现,近几年空前的信任危机,都表明官方的权威性与信任度成反比。过去有三个假设:一是群众性无差异性,二是无距离感,是三群众要组织起来才有力量,但现实中我们将这种关系打得粉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说到底是政党的合法性,群众工作的终极目标是群众的认同。执政党应切实贯彻“共建共享”理念,坚守主体在民的立场,各级组织深入追踪群众需求,把握群众需求的变化,高度关注做好群众工作,其中有两个着力点:解决好干部任用考核机制的价值导向,以及权力运作的公开机制。江苏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王金水教授从执政党建设方面作了论述,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实际上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道路的探索。执政规律是任何政党都予以高度重视并且予以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共的执政经历了历史和现实的检验,在党和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重要的转折时期,中共能够高瞻远瞩,及时转变自身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探索出一条从追求人民解放到人民富裕再到人民民主,从强调国家本位到注重人民本位,从硬实力建设到软实力和巧实力的构建,使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汪国培从如何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如何融入到学科建设和教学当中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学有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通过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加强自身社会辨别能力,认清社会主义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科学地看待和理地分析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复杂现象,进而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还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且具备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新人才。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在帮助学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中设置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通过教学科研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成果,深刻领会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本次会议是立足于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近期一系列讲话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学习深入研究十八大新思想、新观点、新任务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为科社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新思路新指向,对推动学术界展开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省科社学会 刘瑜 成晓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