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江苏社会科学》创刊于1990年,是由江苏社科网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作为江苏社科界的品牌学术期刊,在全国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创刊25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扎根学界、传播先进文化,引领学术创新,刊发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刊优势,荣获了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等多项荣誉。为了谋划刊物的进一步发展,在创刊25周年之际,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进行研讨。
2015年12月20日,由江苏省社科联主办、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江苏社会科学》创刊25周年暨传统学术期刊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中宣部出版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领导以及《新华文摘》、《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孔子研究》、《山东社会科学》等多家刊物的负责人3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江苏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兴国和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分别主持,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致辞,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双传学、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沈建国、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旺洪代表有关部门先后发言。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学术期刊的任务与现实
“25周年是回顾总结、展望未来发展的良好契机。”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在致辞中指出,办好一份学术期刊,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坚持和坚守。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导向。国际层面格局面临大变革、大冲突、大调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内我们面临的形势比以往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社会多元、多变、多样化。这样的变化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反映到社科理论界。因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学术导向显得更为不易也更为重要。第二,要积极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社科理论界提出了要求。社科理论界必须肩负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第三,要引领学术生态净化和优化。与社会大环境类似,当前社科理论界同样存在浮躁、肤浅现象和简单追求成果数量的问题,不关注原创性、不关注成果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存在简单移植和照搬西方理论观点的现象。学术研究应当具有更高的格局和视野,思考理论研究对时代、国家、社会、地区的价值;必须研究真实的中国,讲中华话语、提出中国观点、形成中国理论。净化和优化学术生态是每个社科理论工作者的责任,而作为思想理论平台和出口的期刊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担负的任务更艰巨,必须坚持严格的原则和标准,引导优良学风的形成。第四,要合理布局和定位。当前社科理论研究和期刊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社科理论期刊应当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第五,要积极应对新技术、新媒体挑战。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期刊要么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发展壮大,要么就面临萎缩、被淘汰命运。因此,期刊的发展必须要积极应对新科技、新媒体的挑战。
“社科理论期刊与社会相连、与时代相通,生命力来自于学者,影响力来自于读者,与学者、读者、社会、时代共享,在共享中坚守和创新,应成为学术期刊恒久的价值追求。”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双传学提出,新形势下,要在共享视域下推动期刊发展。以共同导向促共享。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必须凝聚社科理论期刊的最大公约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学术引领促共享。学术期刊不仅是展示学术成果的窗口,更引领着学术的未来。优秀的学术成果往往是通过学术期刊得以最先展示,尖锐而深刻的学术讨论往往是通过学术期刊得以展开,优秀的学术人才往往是通过学术期刊崭露头角、进而受到学界关注。引领学术,需要担任期刊主编的期刊人和学者密切联合。以有效传播促共享。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只有传播好、才能共享好。学术期刊要引领和推动社科界打通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大众话语,让三种话语相通、相容,有机统一、相得益彰,创造出适应当代传播业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价值表达和学术表达。以推动融合促共享。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以强大的优势嵌入学术期刊的生态空间,已经不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必须主动创设期刊移动的新阵地、加快推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播样式再造,发挥大数据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分析优势、发挥融媒体的叠加优势,让社科理论期刊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提出,江苏的学术期刊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江苏,要做到立足江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学术期刊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在国际上的排序,更在于做到与世界同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旺洪指出,学术期刊转型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学术期刊的发展与现行体制之间矛盾问题;二是纸质学术期刊的价值和优势在何处以及与数字化刊物的关系问题。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沈建国认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数字化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大势所趋。微观上,作者希望快速大量地占有信息,及时反馈读者评价;编者希望快速占有大量编辑信息,判断来稿质量与水平等;读者希望及时便捷地阅读到内容,并对问题进行解答,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宏观上,数字化能够有效推动期刊往精品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发展。沈建国指出,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绝不仅仅是一种内容的平移,而是向基于数字媒介的特性的全媒体出版形态转型。“十三五”期间,是我国期刊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期刊业“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不是基于传统期刊本身的相关指标如发行数量、人均期刊拥有量等指标的增长,而是传统期刊的全面转型。基本思路就是以融合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业态优化升级,构建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的现代期刊出版新格局。
《新华文摘》杂志社前总编辑张耀铭指出,电子数字化对传统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巨大,作为学术传播的主要平台的学术期刊也经受着数字化的巨大冲击,原来的作者、读者、编者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读者阅读方式和作者写作方式的变化以及新出现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倒逼着学术期刊必须转型发展,积极主动拥抱与面对数字化浪潮。《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执行主编朱剑深入评述了综合性社科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进展与存在问题,他认为,在现有高校学术期刊与地区综合性社科期刊数字化合作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校跨地区合作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应进一步拓展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和集约化发展的路径。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是联合构建以专栏为基本单元的数字化传播平台。《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康敬奎分享了苏大学报跨校跨地区合作与数字化传播的相关经验。
尽管在具体问题上有所侧重,但是关于传统学术期刊面临的严峻形势、构建学术共同体和数字化传播等方面,与会专家学者达成了高度一致。大家深感在制度创新和学术期刊技术革命任务日益紧迫的今天,召开此次研讨会意义重大,此会议更加明确了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史栓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