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组联中心、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巴基斯坦教育文化研究中心
2015年10月27至29日,江苏社科网和江苏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巴基斯坦教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和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协办的“中巴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江苏社科网副主席徐之顺、巴基斯坦驻华公使穆塔兹·扎拉·布洛奇等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岑红主持。
徐放鸣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两汉文化发祥地,徐州自古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徐州与巴基斯坦有着良好合作关系。40多年前,500多位来自徐州的老兵参加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建设,其中数人长眠于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烈士陵园。今日徐州,已发展为拥有千万人口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辐射引领作用。2016年,徐州市鼓楼区将开建占地700亩的“中巴商贸合作淮海国际(智慧)物流园”,徐州与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将更紧密。目前江苏师范大学正与徐州市政府合作筹备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徐之顺指出,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强调,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要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新空间。这是习总书记对江苏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明确定位,赋予江苏重大责任。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江苏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方位提升改革开放水平。“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社科理论界承担着重要职责,江苏省社科联将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积极组织“一带一路”战略学术研讨,用有价值有新意的研究成果提供决策支撑,发挥思想库作用。
穆塔兹·扎拉·布洛奇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是好兄弟、好伙伴、好邻居,经济走廊的建设给两国强大的伙伴关系锦上添花。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将不仅有利于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繁荣,还将在更广范围内产生引领和带动作用。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制定措施,改善安全环境,提高巴基斯坦国际信用评级,增加投资者信心,希望能给所有来巴基斯坦投资合作的人创造好的环境。
研讨会重点讨论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进展和问题、“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以及江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机遇。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周刚、张春祥、陆树林,以及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防大学、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巴基斯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和高校的数十位学者参会并发言。
一、关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进展与存在问题的讨论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带一路”的前途。本次会议没有讨论中巴经济走廊的意义,因为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已经从计划阶段进入到实施阶段,大家更关心的是目前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展,还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除了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所宣布的460亿美元投资和签署的51个具体的合作项目之外,学者们密切关注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每一个步骤,特别是2015年9月,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港务局对外宣布,瓜达尔港务局与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瓜达尔2300英亩(面积约9.3平方公里)土地租给中国,租期43年,中国享有20年免税的优惠条件。这一最新动态让学者们感到振奋。内蒙古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唐俊认为,这表明酝酿已久的巴基斯坦经济特区即将成立。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而毫无疑问,瓜达尔港经济特区则将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中国在经济特区建设方面经验丰富,但在其它国家,通过长期租赁土地的形式建设海外经济特区却是头一次。中国如何把自己国内的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经济特区建设有效结合,如何面对瓜达尔港所在的俾路支省诸多不稳定因素,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甚至一带一路的长期发展,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唐俊认为,瓜达尔港经济特区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经济特区的行政和司法管理要明确。其次,经济特区的安全管理要明确。再次,经济特区要有多元文化的包容。最后,经济特区的规划要与瓜达尔港的规划进行对接。
中国前驻卡拉奇总领事安启光先生指出,中巴经济走廊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巴援助,而是两国战略共建,一定要保质保量,成为又一个中巴友谊丰碑。中方要借台唱戏,让中国经济特区模式在巴基斯坦最先开花结果。共商共建共享,始终应以我为主导,尽量满足巴方的要求。他认为瓜达尔经济特区建设完全符合巴基斯坦“要贸易不要援助”(谢里夫总理语)的民族自尊心理。除了瓜达尔港经济特区外,还应尽快把喀什经济特区扩大为跨境中巴经济特区,创建喀什-吉尔吉特中巴经济特区。把喀什经济特区改变为中巴跨境经济特区,由两国经营,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喀什中巴跨境经济特区的建成将把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深化我国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巴基斯坦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红旗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从能源基础设施做起,非常正确,这有助于振兴巴基斯坦长期以来受制于能源短缺的国民经济。在巴基斯坦经济有了起色之后,应着力改善中巴经贸关系极不平衡的局面。目前中巴经济关系还是以中方投资为主,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外来投资国,贸易方面中国也居于绝对的出超地位,去年中巴双方大约160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中方出口占了130亿美元。但这样的比例如果持续下去,带来的则不仅是中巴双方贸易的不平衡,更主要的是巴方心理的不平衡,一些异样的杂音难免再现,从而影响中巴关系的稳定发展。他认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中国投资主要还是以国企为主,应为中国社会资本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在丝路基金的大批投资之后,应跟进亚投行的资金来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特别是给中国的民间资本一个展示能量的机会。
在肯定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与会者也对巴基斯坦的政治和安全局势表示关注。中国前驻巴基斯坦使馆参赞邓俊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姚远梅研究员、南京大学顾心阳博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王伟华博士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巴基斯坦在成为反恐战争前线之后复杂的地区国际局势,如大国博弈,多变的国内政治形势,如军人和政府的关系,以及涉及到历史、宗教、领土、资源纠纷等传统和恐怖袭击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重重问题。
国防大学科研部研究室主任潘政研究员、韩旭东研究员等学者更多地探讨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面临的有利因素,如巴基斯坦政府方面成立了较大规模的专门安全部队,以及军队和保安力量,负责对中国建设人员进行保护;更重要的,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就是最大的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宋德星教授认为,中巴关系被定性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实基础,其显著特征就在于中巴间高度的政治互信以及双边关系特有的地缘政治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巴关系又被强化了某些正能量。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倪建平研究员认为,巴基斯坦所在的中亚和南亚地区是大国博弈的重点地区,多种区域经济合作方案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会同时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和“印太经济走廊”,但只要中国谨慎应对,处理得当,就能够实现共赢的目标。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张春祥认为,中国应珍惜此次瓜达尔港建设的机会,把瓜达尔港经济特区打造成中巴经济走廊的典范工程。巴基斯坦国内的不安全因素固然很多,也很错综复杂,但不应过度解读。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教授、中国前驻巴基斯坦使馆参赞宋德亨先生也持有同样的看法。他们都希望中国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们,到巴基斯坦去进行实地考察,相信他们都会得出更为乐观的结论。中国前驻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大使周刚在主题发言中指出,中国和巴基斯坦方面目前是高度一致,只要我们坚定决心,增强信心,保持耐心,凝聚人心,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就一定会克服阻力,取得进展。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泽米尔·阿万(科技)参赞阐述了中巴关系演进的历史,分析了中巴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为已有的基础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确立了有利的条件,巴基斯坦方面对此有高度的认识,并进一步明确了投资、贸易的相关法律条款,采取了特殊的措施以确保包括中国工程人员在内的外国人在巴基斯坦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副教授龙朝晖博士的发言延伸了阿万参赞的话题,他提到,1989年,中巴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2009年,中巴双方签订了《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这是两国贸易史上各自对外国开放程度最高、内容最全面的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全方位内容。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进展,两国间也会出现税收矛盾或国际税收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相互协商或合作,而中方应在更为积极主动。
二、关于“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的讨论
“一带一路”沿线连接欧亚大陆地区,民族宗教文化非常复杂,涵盖了儒家、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文明体系,这些文明体系衍生出的思维理念也有着极大的不同,再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扰,中国要顺利推进“一带一路”,肯定会遇到不小的阻力。对于这个问题,与会学者的探讨既有战略高度,亦涉及具体的步骤。
中国丝路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耿焱女士认为,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并为瓜达尔港的启用剪彩,同时宣布中巴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意义深远。战略上,瓜达尔港的启用,是为中国打开了西大门,使几代中国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主席呕心沥血、努力争取的战略突破得以实现。
唐孟生教授认为,“一带一路”横贯欧亚大陆,覆盖区域人口多,国家间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将会直接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沿线国家间的政治互信,这是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是成功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同时,经济共赢和人文交流是提高国家间相互信任程度的两个渠道。中国要以“多予少取、先予后取”的经济理念赢得各国信任,以扶贫济弱的胸怀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以文化互鉴、文化交融来凝聚理念共识,以人文交流丰富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唐继赞研究员认为,中东地区是我国的大周边,是“一带一路”战略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河西走廊出发,经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江苏连云港、福建泉州等地出发,经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最终抵达欧洲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路”都必经中东地区,并在那里汇合。因此,“一带一路”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在中东地区顺利推进。目前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角逐日渐升温,这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增添了许多变数。主要的挑战,除了大国争夺造成的混乱之外,其他因素还有:(一)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地区形势无序。巴以争端时起时伏,看不到解决的曙光;“阿拉伯之春”的负面影响还在继续发酵;海湾阿拉伯国家王权统治面临新旧交替的阵痛;沙特与伊朗的教派角力一时难以消停;伊拉克和利比亚面临的战争后遗症凸显,等等,都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绊马索”。(二)沿途国家和民众对“一带一路”并无足够了解和思想准备,需要做大量解惑释疑的工作。(三)中东是恐怖主义的诞生地和老巢,如今又是恐怖主义泛滥的地区。虽然中东恐怖威胁的矛头尚未指向中国,但恐怖活动的与日俱增必将给我同地区国家未来合作的项目开展、资金投入和人员往来,带来一定困扰和麻烦。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时永明研究员认为,应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局势演变的趋势以及中国的战略目标等层面进一步明确“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定位,使“一带一路”的推进始终掌握正确的方向。必须明确以下两点:(一)丝路概念代表以共生为目的的国际贸易模式,着眼的是贸易便利的社会和物质基础;(二)美国地缘政治战略难以阻挡“丝路”建设,TPP与“一带一路”也不是竞争关系。将这两点昭然于世,中国在“一带一路”上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伙伴,而永远不会有敌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教师王晓晖认为,中俄蒙经济走廊是中国北部边疆的沿边经济带之一,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构建和谐包容、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都有着重大意义。目前,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具备一些有利条件:首先,中蒙俄三国面临区域发展的迫切性。其次,三国发展经贸合作的有着独特优势:政治互信优势,地缘优势、文化认同优势和互补的经济结构优势等。中俄蒙经济走廊经链接延伸后可以覆盖整个北亚、中亚乃至欧洲大陆,这与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走向基本一致,区域也多有重合,所以内蒙古自治区可以在打造当今的“草原丝绸之路”方面下工夫,助推中俄蒙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此,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加强国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管道、通讯和口岸等互联互通建设等。
孙红旗教授强调人文交流在建设“一带一路”当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文交流是所有一切的基础,只有互相了解,才能增进理解,消除误解,有了问题也能得到谅解。为此,他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其主要途径就是适应“一带一路”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孔子学院布局。
三、关于江苏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和作用的讨论
旁遮普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玛萨拉特·阿比德教授一行四人,包括一位企业家,谈到了旁遮普与江苏的特殊关系,期待双方之间借助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东风,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2015年8月,江苏卫视全媒体大型跨国新闻行动《“一带一路”江苏风》摄制组曾到达巴基斯坦采访,经过江苏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孙红旗和阿比德教授的联络,摄制组成功地采访了拉合尔江苏文化中心、旁遮普大学等有关单位。作为江苏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阿比德教授寓其观点于叙述之中,即江苏和旁遮普是中巴两国经济、教育、文化都非常发达的省份,在打造“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过程中,有理由、有条件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她认为目前江苏和旁遮普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突出,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方面还可以更进一步。
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记者王南先生认为,江苏省和旁遮普省在各自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促进中巴两国合作,以及促进中巴两国与第三方合作方面,拥有两国其他省区暂时所不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在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方面还具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并且能发挥出较好的示范效果和引领作用。两省都拥有较广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资源与渠道,再借助各自的地缘和区位优势,以及目前尚于拟议之中、但未来有可能实现的连云港—瓜达尔港铁路通道/黄海—阿拉伯海的中巴大陆桥,在吸引和推助第三方支持和参与中巴经济走廊方面,一定会发挥出特殊的作用。不仅哈萨克斯坦可以借助中巴铁路、中巴大陆桥开避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前不久达成的伊朗核问题协议,也使伊朗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加强伊朗与巴基斯坦、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出现了更加明朗的前景。此外,江苏省邻近日本、韩国等国和地区,旁遮普省毗邻南亚、中亚和西亚其他国家,对于影响和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支持和参与中巴经济走廊,这都是一种宝贵、难得的资源和优势。通过江苏省和旁遮普省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未来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巴大陆桥,一定能将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地区,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南亚、中亚和西亚地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
巴鲁奇公使和阿万参赞认为,江苏北部地区,如连云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出海口和转口贸易港口,地位十分独特,而江苏徐州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也可以发挥联系东西、承接南北的作用。他们这么认为是基于徐州市和广东物流协会已经合作制订了在鼓楼区开建占地700亩的“中巴商贸合作淮海国际(智慧)物流园”的宏伟蓝图。据此设计,以广东惠州和江苏徐州为支撑点,向东分别延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和日本、韩国等地,向西分别延至东南亚和中南亚等地,将构成一个大致呈现平行四边形的物流网络,中国两个最发达的省份将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领头雁。
孙红旗认为,无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江苏省都具有得天独厚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地理区位优势。 (一)进一步建设好硬件设施,打造“丝绸之路”的“双桥头堡”。 1.发挥连云港既有的桥头堡优势,争取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自由贸易港区。 2.将南京建设成为江苏的第二个丝绸之路桥头堡,形成海陆丝绸之路在省内的二次对接。 (二)进一步发挥软实力,加强对海陆丝绸之路的研究和人文交流。1.发挥高校研究机构的优势,为融入丝绸之路战略提供决策咨询。江苏是教育大省,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之首,由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江苏高校陆续成立了一批研究国际问题的专门机构,201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15所高校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得到政府的资助,其中江苏师范大学的“中国—巴基斯坦教育文化研究中心”即是专门研究中国和丝绸之路的驿站——巴基斯坦以及中亚国家关系的实体研究机构,已经起到智库作用。2.发挥姐妹省市的特殊纽带作用,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20年前,江苏省就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确立了“姐妹省份”关系,南京和旁遮普省省会拉合尔也结成了“姐妹城市”。江苏省还在旁遮普省与巴方共同建立了一个“江苏文化中心”,以此作为扩大江苏影响力的窗口 。江苏应扩大这种优势,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目前,江苏省“茉莉花”奖学金惠及巴基斯坦和中南亚其他国家留学生的还比较少,政府应该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作为教育和文化大省,江苏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中南亚国家的年轻人来江苏学习,培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年轻一代,同时也应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鼓励江苏年轻人到中南亚国家学习,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撒播“丝路花雨”,彰显江苏的软实力。3.输出江苏省工业园区和商贸园区的经验,培育未来的市场。江苏的软实力是多方面的,除了教育文化之外,还有一种无形的资产,即工业园区和商贸园区建设的经验,而这正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所短缺和渴盼的。现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经济特区建设已经提上日程,江苏作为在境外建设工业或商贸园区数量最多的省份,正可以大显身手。(执笔:孙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