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郭婧文
2015年10月10日到11日,由江苏社科网和东南大学联合主办,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艺术国际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的“2015年中国艺术海外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共收论文30多篇,来自包括韩国、台湾地区等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海外受众接受中国文化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传统艺术海外受众的基本类型、海外受众认知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路径、如何在异质文化圈中讲好中国艺术的故事四个议题进行研讨。会议由王廷信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教授致欢迎词,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东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周佑勇出席会议并致辞。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等也出席了大会。
郭广银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东南大学艺术教育与艺术理论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艺术作为跨文化、跨国界、跨地域文明对话的最佳载体,承担了创新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希望各代表在此次研讨会上进一步探索把握海外受众对中国艺术的认知方式,探索海外受众认知中国艺术的基本路径,促进中国艺术在世界的跨文化交流。教育部社科司张东刚司长在致辞中指出,当今时代需要文化的力量,应重构人类文明的新秩序,共筑人类精神的新家园。艺术作为一门特殊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东南大学的艺术学科在全国领先,应该在美育工作和海外艺术传播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希望此次会议能汇聚各方力量,提出更多富有创见的思想和成果,推进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树立中国文化的新形象,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交流、交融。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德海在致辞中指出,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空前广泛,中国文化既需要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滋养,又需要借助合理的路径向世界表达自己的信息。富有独特风格的中国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开明、兼容并蓄的过程,在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在海外有着较高的认知度,但这种影响与中国经济的影响力相比还很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开幕式结束后,各参会代表开始围绕中国艺术海外认知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中国艺术海外传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对其历史的梳理与对现状的分析是研究海外认知情况的基础性要求,这有助于为当下艺术海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助益传播活动的顺利展开。
艺术门类方面,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认为,近30年来,有关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历史研究最为充分,但这些著述尚非专门性的研究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学术著作,不利于从艺术的角度看清楚中国艺术海外传播过程中的细节。有关具体的艺术门类海外传播的历史著作稀少,也很不平衡,除瓷器、音乐、戏曲等门类的有限著作外,其他门类海外传播的历史研究还很缺乏。有关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理论著作在戏曲、电视、美术领域较多,其他艺术门类还未多见。这种情形一方面与有关艺术海外传播的历史研究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有关艺术海外传播理论队伍研究力量的薄弱有关。台湾中央大学孙玫教授扼要地回顾了中国戏曲在西方世界传播的历史过程,讨论了中国戏曲在西方所产生的其母国所不曾有过的变异和景观。以海外旁观者的身份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戏曲在异质文化圈的变异与形态,有助于我们对传统艺术的海外传播做一番新的了解与思考。韩国全北大学的郑元祉教授细致分析了朝鲜时代即产生的男社堂牌这一传统朝鲜艺术的演出剧目、演出活动以及传承的历史路径,并涉及到东亚各国共同继承的戏曲文化元素传承状况。北京外国语大学梁燕教授以梅兰芳海外演出为观测点,对1919、1924年日本主流观众对梅兰芳演出的反响、1930年美国媒体和学者对其演出的认知和1935年苏联文化界对梅先生演出的接受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们反观传统艺术推介活动提供了另外一种观察的视角。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王永恩副教授简述了中国话剧传播过程中从“难”到渐渐被国外受众所接受的过程,并着重分析了中国原创话剧走出去的主要途径。大邱大学的金宝敬讲师从多个层面讲述了《顾氏画谱》对朝鲜后期绘画的影响。东南大学李牧讲师借助自身的经验,分析了中华舞狮在纽芬兰的身份认同问题。东南大学郭婧文硕士研究生探讨了中国内地戏曲市场与有效海外传播之间的关系。这些针对不同艺术门类的传播史与传播现状的讨论,对于艺术的海外传播与海外认知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艺术学科方面,南京艺术学院常宁生教授考察了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西方学术体系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影响,指出美术史研究必须走出并超越中西二元对立,完成中国艺术史学科现代形态的转化与整合。南京师范大学的王菡薇教授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梳理,认为20世纪早期欧美中国美术史研究与海外收藏有着密切关联。强调欧美中国美术史研究逐渐生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与中国本土美术史研究形成了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局面。中国地质大学的方浩副教授基于对2014年度东南大学中国艺术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的“中国艺术国际传播舆情简报”数据分析,认为中国艺术传播过程中传播类别发展不平衡。东南大学李盼君博士提出要将民族艺术构建为赛博空间中的“全球族”。艺术海外传播对于艺术学科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上述的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敏锐地发现传播活动对于学科转型的影响。
二、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方式与路径研究
中国艺术海外传播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也有许多需要总结的方法策略。在全球化与大众传媒语境下,如何使中国的艺术适应当下时代的变化,完成有效的传播,是学者们着重关注的地方。
实践经验方面,韩国东国大学的姜春爱教授在大量资料整理后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戏剧在韩国的传播路径。她以贝赛托戏剧节、世界国立剧场节和其他戏剧节为主要分析对象,比较了各戏剧节的传播路径与传播情况,并指出中韩之间构建基础性研究数据库是必要的。天津音乐学院的张蓓荔教授则主要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跨文化传播的三个结构性要素,分别是传播的理念及标准、传播的基本路径、传播的方法。张教授以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六年在欧美各主流艺术节、演出季交流、考察的经历,思考与探索了中国传统音乐跨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与战略。河海大学周丰副教授分析比较了中西绘画史上对“水”这一符号的不同解读。南京工业大学张安华讲师探讨了海外受众认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几种不同路径。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应该以艺术人文情怀传递艺术的美,以艺术的美扩大中国的软实力,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强调艺术的独特性。各学者以自身丰富的经验为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可参考的、实用的意见与建议。
传播策略方面,中国文联出版社朱庆社长基于互联网艺术资源建设与传播展开讨论,强调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整合中国传统艺术资源,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希望将尽可能多的专家、艺术家资源采集到素材库,在此基础上推动艺术交流、建立评估模型、保证商业价值,形成一个艺术生态圈。南京大学的周凯教授表示面对拥有丰富资源与深厚内涵的传统戏曲艺术,对其海外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介绍中国传统戏曲海外传播的基本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当地媒体合作交流、加强本土化传播、创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品的制作”等传播策略,为中国戏曲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有益的参考。南京师范大学陶小军副教授探讨了近代中日书画市场中交流活动各自的特点,及其对中国书画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东南大学岳晓英副教授以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和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为例,探讨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对艺术传播的重要性。华中师范大学瞿文妍讲师指出大数据时代对本土IP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意义。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张莹讲师则认为电影艺术在传播过程中对实现“中国梦”有重要作用。
三、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理论研究
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活动不仅仅是一项实践的过程,我们更需要将视角转换,从传播的角度重新审视艺术的相关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科的发展与成熟。
韩国大邱大学李吉淳教授认为设计过程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应以中国的中庸之道为支撑,才能有效地促进作品的完成。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梁国伟教授认为中国戏曲以“气”为核心的这种程式化表演,需要以“交感”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在细致分析“交感”传播方式中的传承、观演、传播三方面后,梁教授梳理了戏曲艺术在传播过程中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价值及其体现。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则从国家战略、实践活动、理论研究三个方面对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作出分析。对近十五年的实践活动与近三十年的理论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系统的提出了这三个方面各自的特点、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浙江财经大学张波研究员认为海外观众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表象认知往往是肤浅、短暂的,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喜欢中国传统艺术的,应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和意义。南京艺术学院翁再红副教授通过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的解读,认为从“遴选”到“转义”再到“输出”,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三个相辅相成的阶段,中国艺术的传播应对其有所思考。中国地质大学王安妮讲师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强调了构建舞蹈传播理论的重要性。
在大会闭幕式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黄厚明副院长表示,此次会议覆盖艺术门类广,观点丰富,对艺术学科的发展、建设有所帮助,并祝贺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王廷信教授做会议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科背景、学科架构密切相关。选择艺术传播这样一个新的视角,以海外认知这样一个话题来谈艺术,容易发现新观点,希望在大众传媒与经济发展较好的时代下重新审视艺术。 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学者前来参加,反映了艺术学科的发展愈加成熟,态势愈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