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综述:高层论坛
2018年4月13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主办的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社科联主席张异宾,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桑学成,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江苏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郑焱,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赵金松,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江苏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兴国,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等出席会议。来自江苏各高校、科研单位、市县社科联、学会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主题展开研讨。
王燕文在讲话中指出,江苏省社科界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江苏省委提出的“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努力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引擎。一是要坚定正确方向,把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实践,深入思考如何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承担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责任。二是要深化思想解放,社科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大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准江苏发展与新时代要求的契合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布局中找准江苏位置、增加江苏分量、塑造江苏优势、扩大江苏影响,进一步解决好改革的信心、思路、机制等问题。三是要探求发展规律,要善于从世界和全国大格局中审视“高质量发展”,深刻总结国内外其他地区发展的道路模式、经验教训,从中归纳出更多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积极思考、努力破解发展起来后可能先行遇到的矛盾问题。四是要拿出思路对策,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好实践探索中的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推动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专家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长江产经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分别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突破口》《新经济、新发展——从广州“天河现象”看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把握城乡建设高质量三个着力点》《大运河历史文化精神的当代认知》《高质量发展:基础条件与当前的重点问题》为题作学术报告。
会上,颁发了“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优秀组织奖”。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盐城工学院、扬州市社科联、苏州市社科联、苏州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称号。
江苏省社科界学术大会是江苏省规模大、规格高、影响远的学术交流平台。第十一届学术大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实践,先后举办开幕式暨马克思主义专场、6个学科专场、4个学术聚焦、3个区域专场、1个学会专场等14场系列活动。江苏省内高校、党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研究部门、学会、企业等400多个单位逾4000人次参会,收到学术论文3058篇。
主题发言: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突破口(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陈彦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重要论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明确地指出,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在“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内涵中,应该着重关注如下六大突破口。
第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国在过去三四十年的高增长过程中,主要靠的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驱动,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偏低,此外还存在产能过剩、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提高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质量。就资本质量而言,非生产性资本积累使得我国资本积累的质量不够高。就人力资本质量而言,高校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但教育质量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
第三,缩小贫富差距尤其是财产差距。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既需要缩小收入差距,又需要缩小财产差距。这就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等举措。
第四,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风险才能够为经济与社会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人民更有安全感。
第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要增加民生和社会保障支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要增加民生和社会保障支出。
第六,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开始接近高收入国家的下限,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要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新经济 新发展——从广州“天河现象”看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向晓梅)
广州市天河区的发展是以创新资源为依托、创新空间为支撑,创新生态为配套、创新经济为动能的“四位一体”发展,成功实现了转型、提升与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这对其他地区的创新发展有着借鉴意义:一是“人才—研发—资本”创新资源集聚及循环互动,形成人才和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循环互动。二是培育“金融—科技—高端商务”的创新经济新动能,利用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了产业的创新链;以金融为依托,吸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化;通过“金融—科技”耦合发展,成功打造产业集群;通过“总部+分支/研发+生产、中心+网络”的创新模式,促进创新型总部集聚;通过创新招商模式,促进产业集聚。三是构筑了“孵化/众创—商圈—总部”的创新空间体系,利用区位优势承接越秀老城区高端服务外溢,建成了高端商圈;通过大型平台吸聚创新要素,高端总部加快形成;通过打造成本低效益好的孵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完善了“政策激励—政府服务—设施配套”创新创业生态链,打造产业联盟,促进了企业内部协作;探索国际化服务,深化暖企行动;行政改革与商事改革相结合,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配套服务,促进创新要素集聚;通过打造完备的产业及人才政策,发挥了政策的粘合剂作用。
天河区创新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培育重大平台,促进高端集聚,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坚持以改革优化创新生态,营造创新发展大格局;坚持干部队伍创新能力建设,从而引领创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基础条件与当前的重点问题(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院长 刘志彪)
高质量发展与以往的高速度发展在评价标准、历史条件和背景、实现的手段和工具、政府作用的范围和领域等多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被认为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建设的总纲领,是一切经济工作的总任务、主要特征和目标。这种系统论视角下的高质量发展,有其前提和基础条件:非均衡战略转向均衡战略,产业体系建设从部门分类角度转向要素投入协同角度,商品市场化配置转向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要转向在效率基础上的共享性分配,空间上在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之间找到平衡点,将“绿色”内部化为收益、福利和财富,出口导向的全球化要转向基于内需的全球化,建设好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机制。
当前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三大重点问题。一是防范金融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防范金融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要求结构性去杠杆,分部门、分债务类型,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精准扶贫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一,不能随意拔高或者降低标准。污染防治要做到“四减四增”:调整产业结构以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要求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要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破立降,主要是指破旧结构、立新动能、降成本。三是对重大结构性失衡进行纠偏,包括房地产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实体经济内部的失衡。
把握城乡建设高质量的着力点(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沈和)
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高质量发展思想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要义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城乡建设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升整体水平,促进公平正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江苏而言,这既是紧迫任务,也是战略目标,既要系统谋划,更要扎实推进。实践中,必须是抓住主要矛盾,遵循客观规律,深化改革创新,落实关键举措
从江苏实际看,推进城乡建设高质量要努力把握三个着力点。
一是着力补短板,高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是城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建设高质量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乡村落后这一短板。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既包括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也包括由此带动而形成的资源振兴、财富振兴、民族振兴。
二是着力抓创新,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理念,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空间优化;突出多维融合要求,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城镇生态融合、产城融合、“四化”融合和多规融合;突出转型升级趋势,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城镇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突出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着力上水平,高质量推动城市群建设。主动对标上海,提升发展定位,在参与上海为龙头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提升城乡建设高质量的国际化水平。调整城乡布局,落实1+3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推进城乡资源深度融合与转型升级中,提升城乡建设高质量的生态化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升级,在增强对要素特别是对优秀人才吸引力承载力中,提升城乡建设高质量的市场化水平。
大运河历史文化精神的当代认知(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
大运河是人工水运水利工程,是人的外在性创造。 “大运河历史文化精神”,指的是对大运河在形成过程、本体结构、功能展现、历史地位等方面所塑造的精神层面文化现象的归纳,其本质即是江苏先民在创造“大运河”及其文化的历程中所逐渐形成、积淀的独特行为智慧。“大运河历史文化精神”是从“大运河”这一巨大的“人工之器”中可以寻求的“文化之道”。
人地结合与人地和谐。大运河形成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沿途的自然水体,并与人工工程相结合;运河沿线城市空间与运河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运河水体与各自然水体交汇的关系;先民在运河治水过程中敬重自然,不畏艰险,不断提升人地和谐的广度和深度,以促进地域文明持续发展。
创造自我与开放包容。大运河使得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连通,海上丝路与陆上丝路相连通,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相连通,放大了江苏特色和江苏效应,拓展了江苏文化创新的来源,丰富了江苏的文化成就,提升了江苏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江苏文化特色。
主体建构和网络布局。大运河河体是主体,但各支流的开挖、疏通,逐渐形成江苏运河网络,将大运河的线状功能扩大为网络状动能,促进城乡之间深切互动,形成合力,协同发展;确保沿海食盐、海产等向全省及全国的辐射;农业精致化程度不断加深,促进了江苏的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持续提高。
重视实践和理论提升。江苏大运河的工程实施、治水管水、水上交通、水运经济、涉水城乡建设、水文化资源开发等实践成就突出;同时,江苏先贤也十分重视运河治理和管理的理论研究与科学总结,有多部论著、地图等传世,体现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宝贵地域精神。
农工并重和商读相辅。运河推动区域发展,江苏尤其是苏南、苏中一带高产农田和精致手工业都有显著发展,许多手工业成就饮誉海内外并且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当代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达的运河交通条件下,沿运城镇商业繁荣,多样文化融入,在相对富裕的经济生活带动下,江苏人高度重视办学和教育,重视书籍刻印流通,重视文化艺术创造,使江苏成为全国人文发达之地,尤其沿运城市更是如此,这一优良传统一直传承到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