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让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焕发时代风采——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综述:文学与历史学专场

发布时间:2018-11-09 | 信息来源:江苏社科网

2月8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社科网主办,盐城工学院承办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在盐城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1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人文传承与时代精神”这一研讨主题进行交流研讨。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盐城工学院院长叶美兰、盐城师范学院院长方忠,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蒋东仁、盐城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陈玉林等出席会议。盐城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薛浩主持会议。在主题报告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左玉河、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方忠、叶美兰,分别作了题为“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核心轴”、“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与审美实践”、“人文社会视野下的科技史研究—从中国邮政史的研究说起”等学术报告。

让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焕发时代风采——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综述:文学与历史学专场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夯实文化自信基础

与会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领悟什么是文化自信,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把握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的意义。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张勤认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基础上,同时也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新传统。中华文化有着绵延不绝的勇于变革的传统,强调变革的自主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自新”传统,形成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得到最为充分的展示,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人类文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南京财经大学范渊凯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文学的创作导向、价值观念、时代精神等问题高度重视。文学的伦理内涵、文学活动的规范准则、伦理对文学评价及其发展的作用等是当前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廓清文学与伦理的逻辑关联,阐明两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科学认识文学与伦理之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道德对文学的功用,提炼并设计出伦理在文学鉴赏、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活动中具体的实践模式,丰富文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为新时代文学伦理研究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淮阴师范学院姜春提出,我国当代文艺活动日益市场化与商业化,促进了文艺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导致了文艺创作与批评领域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鲁迅文艺思想与精神面临空前的挑战,甚至受到了怀疑、排斥与责难。“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应继承与发扬鲁迅文艺精神,对鲁迅文艺精神进行充分吸收借鉴,并紧密结合当下的市场化语境赋予其新特质,承担起社会进步与服务人民的使命。

重视挖掘地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

江苏自古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吴韵汉风”是江苏历史文化的显著特色。与会学者认为,应因时代发展,对江苏各地的优秀历史文化因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挖掘弘扬苏北新四军文化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价值。盐城工学院徐成提出,苏北新四军文化作为革命文化的一部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与时代进步和民族自立自强的追求相一致,在当时就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接受和认同,有效推动了根据地建设和新政权的巩固。新四军文化对当今传承民族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治理、社会经济发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等方面,也富有独特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传统地方戏剧进行弘扬、创新和传承。盐城师范学院孙晓东表示,发源于古楚国域内的淮剧,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其通俗文化基质一直支撑着它从它萌芽到初成戏剧,再到初具规模。这种剧种风格基质的形成,是该剧种自身的文化生活积淀和它受众群体相互选择、相互影响的结果。同时,村闾俗众们不断地作为“表现主体”和“审美主体”介入其中,固化了淮剧通俗文化基质的剧种风格。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马克则提出,无锡的曲唱曲种源远流长,种类多样,不论是昆曲、评弹还是锡剧等剧种,都推动了无锡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受地域以及周边城市各艺术形态的影响,无锡的曲唱曲种在时代的进程中,有的被别的艺术形态取代,有的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而只有尊重剧本的文化性,保留传统文化因子,继承传统唱腔的精华,才能让曲唱曲种得到“原汁原味”的传承,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而不失其味。同时还要进行植根于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心理需求基础上的“由内而外”的创新,更好地彰显艺术作品本身的精髓。

重视和发挥传统文化载体的现代价值。南京大学刘欢萍在江南文化视域下对乾隆南巡刻石进行探析并提出,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催生的大量刻石,在江苏共有263处。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时为江南的山水名胜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对江南地域名胜及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发挥着深远影响。在今天南巡刻石具有文物、文献价值,是江南的独特文化遗产;是江南名胜的独特组成部分,具有审美、艺术价值。而目前学界对于乾隆南巡的研究,仍多侧重于政治、经济、历史的层面。从江南地域文化尤其是刻石的角度研究南巡,是一项新颖且极具价值、有待深入的领域。

会议共征集论文240篇,经大会学术委员会评审,评出获奖论文66篇,其中一等奖23篇,二等奖43篇。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周晓燕)


主题发言:


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社科院 左玉河)

让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焕发时代风采——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综述:文学与历史学专场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到了国家战略的新高度。

文化自信的背面是文化自卑,而文化虚无主义则是导致文化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目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缺乏深度和力度,对其以文化研究和历史研究的名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分析批评不够。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掘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经过创造性转化后必定能够获得创新性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使命是以现代阐释的方式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厘清哪些是应该吸取的精华,哪些是必须剔除的糟粕。同时,立足新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做出合乎逻辑的马克思主义新阐释,以促成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但是,在继承、发扬或者转化中要有批判精神,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核心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

让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焕发时代风采——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综述:文学与历史学专场

江苏是大运河文化带的起源地、核心带,江苏“大运河文化带”不是单线形态,而是网络形态,她的文化积淀极为丰富、极具活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江苏而言,是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当代先进文化构建的重要抓手。

空间上,大运河文化带一线处于“胡焕庸线”划定的面向海洋的东南区域范围内,连通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海河五大东西走向的河流,连通海洋和内陆,有力整合了中国的四大文化板块,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当今的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富积带和传承发展带,新型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兴盛带,特色城镇特色乡村文化景观带,生态文明建设网络带(水道网络、水生态网络、水安全网络、水运输网络、农业供水网络等)。

时间上,“大运河文化带”在起源与初步发展期体现出区域性意义,在隋唐宋大运河形成发展期、元明清三代京杭大运河形成和发展期展现出全国性和世界性意义,她实际构成了唐宋以来的中国经典文化核心轴。近代以来大运河沿线文化进入衰弱期。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则进入了文化复兴期。新时期的使命和要求,不仅会让大运河文化带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新水平,其他问题的研究也会陆续迎来新的突破。


新时代的现实生活和审美实践(盐城师范学院校长 方忠)

让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焕发时代风采——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综述:文学与历史学专场

当今中国的文艺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一个新的伟大时代,我们的文艺肩负着新的使命。为什么人而创作,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问题,新时代的文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首先就要求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新时代洪流,把握新时代特征,熟悉社会现实生活,真正把人民当作源头活水,自觉地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将自己的创作与人民的事业紧密融合在一起。其次,要充分了解人民在新时代的思想、感情、意愿和梦想,深切了解和体认人民的喜怒哀乐,与人民思想相通、情感相融,像柳青、路遥等人民作家那样真正做到与人民心连心,同群众打成一片。第三,要在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深入开掘,汲取营养,体悟生活的本质,吃透生活的底蕴,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审美创造,从而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新时代的文艺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文艺,反映着一个国家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是软实力的具体表现。

新时代,理应出现一大批为人民书写、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传达人民心声、表现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的精品力作,融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于一体的文艺杰作。


人文社会视野下的科技史研究(盐城工学院校长 叶美兰)

让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焕发时代风采——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综述:文学与历史学专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进一步实现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发展,以促进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此大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将在我国得以更迅速发展,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技史研究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毕竟,在运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文明有悠久的历史,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以及近代与当代的很多创造。中国又有着善于吸收并发展外来文明的优秀传统,如科学启蒙之于明末,马克思主义之于“五四”,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把引进与创新结合起来。重视科技史研究的价值,一方面,因为科技史研究是发现传统科学现代价值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科技史研究也具有超越学术本身的一些特殊价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科技史研究既有差异也有联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思想启发和便利手段,而人文社会科学则关怀引领科学研究和应用走向正确方向。科技史研究往往要求较为专门的知识基础、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当各门科学学科的知识已经有相当程度积累的时候,更是如此。关注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即科技外史问题,是科技史研究的另一重要维度,在这个角度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科技史研究,又有着诸多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

收藏
Baidu
map